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三股势力”即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相互渗透,彼此勾结,在我国活动猖獗,在行动上日益显示出暴力化、恐怖化色彩及本质.对我国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经济安全等各个方面构成了严重威胁和现实危害。我国必须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严厉打击“三股势力”的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2.
许勇 《前沿》2011,(16)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已经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制度与民族关系,但个别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形势依然严峻,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组织势力仍采取各种形式,制造分裂舆论及恐怖活动,以破坏社会安定,个别地方还发生了严重的暴力恐怖打砸抢或群体性事件。因此,研究民族问题与政治稳定这一问题在当前具有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江晓燕 《新疆人大》2009,(11):23-24
暴力恐怖犯罪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它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其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最高利益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使其成为境内外"三股势力",即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进行暴力恐怖活动的重点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些暴力恐怖  相似文献   

4.
王东 《观察与思考》2010,(10):48-49
“和平使命-2010”联合反恐军演在9月9日至25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和马特布拉克训练场举行,这是上合组织框架内的第7次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演习的目的十分明确,针对的是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对维护地区安全和震慑这三股势力具有深远的影响,充分体现了上合组织框架内地区军事合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际恐怖主义活动集中于一个狭长、连续的“弧形地带”,即中东—中亚—南亚—东南亚恐怖主义活动地带。受这一“弧形地带”包围与影响,我国面临以“东突”为代表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三位一体”的威胁。同时,“藏独”分裂势力恐怖化和国内少数刑事犯罪分子对社会实施暴力恐怖犯罪活动也时有发生。为应对这一形势,公安反恐情报部门一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二要树立“情报主导警务”思想,三要加强国内及国际间的反恐情报交流与合作,为我国反恐斗争作出新的努力和贡献。  相似文献   

6.
崔亚洲 《公安研究》2007,151(5):72-74
公安边防部队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处突反恐工作,主要是针对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等严重危害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新疆公安边防总队长期处于打击“三股势力”的最前沿,应针对“三股势力”犯罪的活动特点,掌握十个方面的基本原则,科学组织战斗行动,坚决、彻底铲除“三股势力”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7.
王俞懿  潘奕辉 《传承》2014,(12):120-121
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这三股势力对国家安全、军事安全的危害正在与日俱增。特别是这三股势力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恶势力相勾结,打着各种旗号实施分裂中国的目的,实质上已经形成了对国家军事安全的破坏。我们必须增强遏制和打击"三股势力"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保证国家军事安全。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末期,世界上出现了民族分离运动的倾向。先是前苏联解体后分裂成16个国家,紧接着南斯拉夫也分裂成几个国家。此后世界上民族分裂势力遍及欧亚、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影响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隐患也依然存在。极少数民族分裂势力与国际上反华势力相勾结,利用所谓的“台湾问题”、“西藏问题”,以及“民族和宗教问题”不断制造事端,企图达到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罪恶目的。我国的恐怖组织“东突”也和境外的恐怖势力相勾结,接受“基地组织”和“车臣”恐怖组织的训练…  相似文献   

9.
策划制造新疆"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境外"三股势力",是指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恐怖势力。代表这"三股势力"主要有三大组织。"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简称"东伊运",是最具危害性的"东突"恐怖组织之一。其宗旨是通过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伴随着国际民族分离主义浪潮的兴起,境外“东突”恐怖势力趁机兴风作浪,逐渐加强了对我国新疆地区的民族分裂活动,且日趋猖獗,已经对我国新疆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构成严重危害。2001年10月,中国政府郑重向世界宣布,“东突”恐怖势力是国际恐怖主义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缘起西部边疆民族地区与西亚和南亚接壤,是联系内外的交通枢纽与对外开放的窗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方面都面临着较大风险。“双泛主义”是活跃在伊斯兰国家的极端宗教思潮,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极端,变得高度政治化,并与恐怖主义谋求合流从事民族分裂活动。自20世纪90年代“双泛主义”传入新疆便与分裂势力相互勾结,以“宗教”和“人权”问题为幌子,在边疆地区从事民族分裂活动,严重危及我国边疆安全。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面临的暴力恐怖主义威胁主要来自于西藏独立势力、新疆"三股势力"。其中,最具现实威胁并已经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是新疆的"三股势力"。"三股势力"是指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目前我国的反恐工作在法律保障、反恐机制建设、反恐安全防范措施等方面不尽完善。进一步探讨、完善反恐的应对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新疆民族分裂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破坏涉及宗教、教育、文化宣传、经济等领域和政治渗透几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宗教狂热空前膨胀,非法宗教活动猖獗;把学校作为培植分裂势力的重点,以民族分裂为目的的非法团伙不断出现;分裂势力的渗透使经济发展滞后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进程受阻;以分裂国家为目的的反动舆论宣传持续升温;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外分裂势力的渗透、颠覆活动不断加剧等。民族分裂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加剧有深刻的外部和内部原因及条件。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基本对策:常抓不懈;加强“四个认同”教育;加强周边友好和对外宣传工作等。  相似文献   

14.
宗教极端主义势力是以宗教名义从事暴力恐怖活动的政治组织。它具有政治性、隐秘性、团伙性和暴力性的特征。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的活动对我国新疆地区的民族关系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打击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是维护新疆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受非正常宗教活动影响.特别是“藏独”等民族分裂势力、国内外敌对势力以部分寺院和合法宗教作掩护.对少数民族地区民兵实施渗透、心战、策反,民兵政治工作遇到了严峻的挑战。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特点.大力加强民兵思想政治建设.确保党对少数民族地区武装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民兵政治合格.是搞好少数民族地区民兵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9·11事件之后,恐怖主义活动这一‘怪胎’日渐趋出,对世界各国的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我国的恐怖主义势力也开始复出,他们伙同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和极端宗教反动势力相互构结,大肆进行“东突”、“西独”活动,企图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武  相似文献   

17.
在2001年上海APEC会议期间,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朱邦造指出,确实有一批民族分裂分子想通过暴力恐怖的手段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建立所谓的“东土耳其斯坦”,我们称之为“东突”分子。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至2001年,“东突”恐怖势力在中国新疆境内制造了至少200余起恐怖暴力事件,造成各民族群众、基层干部、宗教人士等162人丧生,以400多人受伤。2002年9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正式将东突伊斯兰运动列入安理会颁布的恐怖主义组织和个人名单次前中国美国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4国就次共同向安理会提出这一要求并提交相关资料这也是中国与 美国等有关国家进行反恐怖合取得的 一项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8.
<正>"参与民族分裂、暴力恐怖、宗教极端活动或者包庇、纵容民族分裂、暴力恐怖、宗教极端行为的村委会成员职务将自行终止。"这是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修改后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中新增加的内容。办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其中,为了改善村委会年龄老化、知识结构偏低的状况,鼓励青年、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工作,新疆人大此次修订的办法增加规定,村委会成员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由于其在经济文化、地区发展水平、开放程度与其他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易受西方敌对势力和周边国家宗教极端势力思想的影响。民族地区应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紧抓牢宗教管理、加强学生日常思想教育、拓宽民族地区就业渠道、坚持法制管理、坚决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完善出入境行政管理、做好高危群体的思想转化等方面遏制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铲除宗教极端势力渗透产生的文化土壤和经济土壤是国家和民族地区防止宗教极端势力渗透的长远之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出于“分化”、“西化”的政治图谋,极力插手所谓“新疆问题”,加上“两泛”思潮(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的影响,境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分子的犯罪活动十分猖撅,他们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疯狂制造暴力恐怖事件。严酷的斗争现实使我们深深感到,我区公安民警在体能素质、实战技能、应急应变能力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对敌斗争的需要,亟需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现将我区近年来从实战需要出发开展民警实战技能培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汇报如下: 一、针对新疆暴力恐怖案件多发性的特点,在打击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