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伟 《检察风云》2023,(5):34-35
<正>人们通常认知中的智能建筑,是利用计算机、通信、AI等技术为住户提供服务。其实,改善居住体验的建筑智能化还体现在材料和结构上。智能建筑材料的创新对于建筑的发展至关重要,能够极大地优化设计和建造理念,提升建筑的品质,延长其使用寿命。里程碑:智能化恒温建材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美国芝加哥大学分子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智能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2.
《刑警与科技》2007,(1B):27-27
日前,弗曼科斯在上海地区的相关领域内赢得了两项重要奖项:由上海智能建筑网、建设部建筑智能化技术专家委员会以及上海市智能建筑专家委员会评选的“上海地区最具影响力品牌”:同时,在千家网的历时一年的调研与评选中,弗曼科斯入选楼宇对讲类产品的”十大职能建筑品牌”,并名列第六。  相似文献   

3.
彭婵 《刑警与科技》2006,(3A):94-97
安防与建筑的结合日趋紧密,智能化建筑越来越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智能建筑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性的同时,安防工程系统的运行状态却不容乐观。[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徐远 《刑警与科技》2014,(21):193-195
智能建筑的定义 智能建筑作为建筑工程与艺术、自动化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复杂系统工程学科,其定义也一直在不断地发展、补充和完善. 国际智能工程协会的定义:在一座建筑中设计了可提供响应的功能以及适应用户对建筑物用途、信息技术要求变动时的灵活性.智能建筑应该是安全、舒适、系统综合、有效利用投资、节能和具备很强的使用功能,以满足用户实现高效率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从医疗建筑突发事件的特征出发,给出了基于建筑信息集成管理平台处理突发事件的指导思想.进而,通过对智能建筑特性的分析,按照六层结构模型、以一体化集成模式对智能医疗建筑进行了系统集成.然后,给出了基于案例推理人工智能理论技术的医疗建筑突发事件应对方案.同时,构建了源案例模型、目标案例模型和相应案例生成算法.最后,提出了医疗建筑突发事件应对的生成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智能建筑安防信息化技术发展创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开拓人们眼界的同时,也给生活、工作带来了全新的交互体验。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人脸识别分析、三维地图展示等技术应用,结合智能建筑人、车、物和数据管理业务,打造一套智能建筑安防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将智能建筑安防信息化技术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为"智能建筑"向"智慧建筑"建设目标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撑和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马晓东  周雪 《刑警与科技》2013,(12):118-119
<正>随着建筑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建筑内设备子系统的数量和规模持续增加,各子系统的信息量和子系统间的信息交换量也日益增多,要求建立整体的、综合集成管理与服务的体系已势在必然,尤其要解决各个弱电子系统之间的整合、集成,于是具有统一软件平台,以信息管理为基础,以整合应用为目的的智能建筑综合管理系统(IBMS)应运而生。简单来说,智能集成管理系统就是把不同功能、不同技术、不同厂商、不同要求、不同操作平台,不同接口的不同设施和系统,用统一的系统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目前全球最大的智能建筑市场在中国。本文论述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措施,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柯正义 《刑警与科技》2014,(15):138-142
由于智能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而且智能建筑工程项目具有不可回复性,风险一旦发生,其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因此智能建筑工程项目全方位风险控制系统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功胜 《刑警与科技》2004,(6):104-109,112
闭电视监控系统(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 CCTV)能实时、形象、真实地反映被监控的对象,人们利用这一特点能及时获得大量丰富的信息,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它在智能建筑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和其他保安设备配合应用,构成严密的保安系统。闭路  相似文献   

11.
去年11月底,我作为中国老年代表团的成员到日本东京参加第七届亚太地区老年学大会。在会议期间,顺便了解了日本的智能建筑情况,包括市场情况,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日本安防产品的市场化。不仅看到它很可能是我国智能建筑产品一个新的发展可能性,而且,由此联想到我国智能建筑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睿林 《刑警与科技》2014,(22):188-192
中国的智能建筑行业正处在一个黄金发展期,有经济转型、城镇化、节能减排、智慧城市、物联网的五大发展机遇,同时结合广电、通信、电信、移动的三网融合,包括云计算、大数据这样的网络系统信息,将智能建筑的整体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GDADRI)成立于1952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大型综合性设计院之一,具有甲级勘察设计、甲级工程咨询、甲级市政工程(桥隧、给排水)、甲级建筑装饰设计、甲级智能建筑设计、甲级建筑工程总承包、甲级工程建设监理、房地产开发等资质。自1993年进入全国勘察设计单位综合实力百强行列以来,一直在全国主要建筑设计院综合评比中名列前茅。研究院现有职工61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25人(含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工程设计大师1名,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18名,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31名、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对数据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数据中心作为数据信息存储的重要场地,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对智能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防止人为的侵害成为了数据中心智能化建筑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设计出一种具备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先进性的综合性安全防范管理平台,才能使数据中心内的数据与人员得到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5.
<正>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伴随着各个行业的迅速智能化,这种矛盾越来越突出,尤其消防系统的相对滞后已经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现代智能建筑一般规模较大,建筑功能齐全,其内部各种设施复杂,机电设备多,这些特点都使火灾的危险性显得尤为突出。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和普及,势必对其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施工、运行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把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纳入到现代建筑智能化系统中,提高楼宇自动化水平,迎合当前通过楼宇自控技术实现更多更高的要求的需要,是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也是当前发展的一个紧迫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当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与社会》2015,(1):82-83
四联简介四联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于1992年,公司注册资本6600万元,总部位于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建筑智能系统及建筑节能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四联智能拥有机电总包一级资质,建筑智能化、消防双甲资质及其他多项设计施工资质。四联智能致力于满足客户对建筑智能和建筑节能技术的个性化需求,公司业务涵盖政府、教育、金融、医疗、电力、公共事业等多行业多体系,公司连续十年荣获全国智能建筑行业"完成工程额前50名企业/60名称号"称号;2010年至2012年连  相似文献   

17.
王功胜 《刑警与科技》2006,(7A):136-144
进入夏季,强对流天气增多,电闪雷鸣的天气时有发生,智能建筑系统大部分是电子设备.它们的集成电路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很小,因此应该充分加强防雷工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保安系统(Security System)是智能建筑中的一个重要功能,它主要特点是能有效保证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没有授权的非法入侵,避免人员受伤害和财产受损失。本文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建筑物安防系统的组成及设计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防盗报警系统做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楼宇智能建筑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楼宇弱电系统正在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尤其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已深深感染每一个人,各种数字化技术的井喷,为楼宇智能建筑的数字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石。而视频监控系统,作为安保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已深刻感到了数字化风暴的降临。  相似文献   

20.
钟皓 《刑警与科技》2004,(7):118-12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住宅小区和现代建筑楼群的物业管理与安防网络通信系统呈高速发展状态。通信网络技术是一个技术复杂、规模庞大的系统。社会生活对通信网络的需求日益加深,公共安全数字化网络监控与通信系统对其可靠性和效率提出了高质量的要求。安防系统中的蓝牙技术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项专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