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霍尔巴赫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哲学的杰出代表,是这一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把百科全书派分散的哲学思想加以系统化、形成为一个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我们知道:大凡一个哲学体系都必定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各种学说都可以用这种原则来加以说明。那么霍尔巴赫哲学体系的基石,他  相似文献   

2.
编者的话     
《当代亚太》2011,(3):1
冷战结束后,东亚安全形势表现出两种方向相反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东亚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东亚也存在传统的领土冲突以及持续增长的军备竞赛。在这种相互矛盾的发展趋势下,东亚地区在安全方面  相似文献   

3.
中印两国政府希望加强双边关系.本文旨在评估政府的这种热情能否对两国大众、政治参与者以及专家间的相互认知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对民意调查、出版物和官方文件的分析,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两国问的相互认知明显地表现为矛盾心理和不信任情绪.  相似文献   

4.
连玉如 《德国研究》2001,16(4):16-21
什么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以下简称德国)的"宪法冲突"①?简单地说就是德国宪法有关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分权规范"与德国政治实践相互矛盾,德国各阶层人士对政治制度现实普遍不满.这一冲突的来龙去脉如何,都有哪些化解冲突的方案,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绪论 笔者认为,在中国山水画的历史中,精神和形象这两个问题总是相互矛盾和冲突的.迄今,对外形的忠实描写和追求画作所象征的内在性这两个问题一直是人们探讨的主题.这是早期孔子曾提出的君子所应具备之素质的‘文质'①意识起作用的结果,即想把事物外形模样的文和内在本质的质(根底)融入绘画中.  相似文献   

6.
连玉如 《德国研究》2003,18(1):10-16
"迟到的民族国家"与"超前的民族国家"乍看起来是一对相互矛盾的概念,但对于21世纪初的德国来说却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用这两个概念来探讨"新德国问题"的发展前景,是本文作出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政治文化对21世纪中美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国在21世纪的崛起将是不可避免的,而美国作为当前惟一的超级大国,在21世纪仍将对世界发挥不可替代的影响。中美关系如何发展,不仅会影响两国的历史进程,而且还会影响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利益矛盾,也有不少共同利益。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两国政治家和战略家如何认识、判定、把握双方的利益矛盾和共同利益,而这种认识、判定和把握,在相当大程度上受政治文化的影响。中美都是文化大国,两国政治文化既有很大的差异,也有许多共性。这些差异和共性从相反的两个方向影响着中美关系,而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就取决于差异和共性的消长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印两国政府希望加强双边关系。本文旨在评估政府的这种热情能否对两国大众、政治参与者以及专家间的相互认知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对民意调查、出版物和官方文件的分析,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两国间的相互认知明显地表现为矛盾心理和不信任情绪。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东盟国家之间大都存在着领土边界争端,其实这种争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东盟国家之间的陆上疆界或岛屿主权的争端;另一种是东盟国家之间因海洋资源的获取、领海及大陆架疆界的划分问题而出现的争端.本文认为,东盟国家间所产生的这种领土边界争端的原因主要是"殖民主义的遗产"、历史纠葛和国家之间经济利益的争夺.这种争端不仅给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造成不稳定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东盟的安全协调体制.  相似文献   

10.
郭春生 《俄罗斯研究》2003,(2):29-35,76
随着苏联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到勃列日涅夫时期,知识分子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政治阶层.但在这一时期知识分子遭受了种种不公正的待遇,这影响了他们的政治立场,使他们与苏联党和政府之间产生了隔阂与矛盾.到戈尔巴乔夫时期,在公开性与民主化的影响下,这种隔阂与矛盾突然间爆发出来,使知识分子成为苏联剧变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1.
在法语表达中,人们有时有意识地把通常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两个概念或判断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用这种相反相成的方法来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或意味深长的哲理,往往能产生奇特的效果,大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并使语言形象、文笔生辉。这种奇特的修辞手段在修辞学中被称为矛盾修饰法(l′Oxymoron)。例如:  相似文献   

12.
戴高乐是当代法国人的精神化身。他一心追求战后法国的"大国梦",并认为阻碍其"大国梦"的主要因素可能来自德国和美国,为此,必须借助苏联的力量来制衡。戴高乐的这一认识与思考对冷战时期的法苏关系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形成了国际关系史上独特的,将法苏关系建立在"第三方"基础之上的"戴高乐外交"。但是,法国与美国的矛盾以及对德国的担忧,终归是同一阵营内部的矛盾,而法苏关系则是冷战时期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外部关系,具有很强的相互利用性质,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冷战时期的法苏关系的脆弱性和反复性。  相似文献   

13.
一绪论笔者认为,在中国山水画的历史中,精神和形象这两个问题总是相互矛盾和冲突的。迄今,对外形的忠实描写和追求画作所象征的内在性这两个问题一直是人们探讨的主题。这是早期孔子曾提出的君子所应具备之素质的‘文质’意识起作用的结果,即想把事物外形模样的文和内在本质的质(根底)融入绘画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东亚正在发生着民主的危机"这一观点进行了剖析.本文首先指出,广义上的民主包含着政治体制和治理方式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既是相互联系又是有所区别的.东亚的危机尽管也有政治体制上的问题,但主要的还是治理方式不能适应民主的体制.其次,本文对世界各国的民主化进程进行了广泛的比较,确定了东亚现阶段民主进程的历史定位,指出东亚当前的多元民主政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还处于民主政治发展阶段的较低的层次上.  相似文献   

15.
郭小沙 《德国研究》2005,20(1):15-20
2004年德国内政与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互不信任.政党与政党间的不信任、政党内部的不信任、政府与社会的不信任、德意志民族与伊斯兰移民的不信任,从而所造成的复杂矛盾和严重对立,甚至对抗,构成去年德国内政与社会动态的主线.  相似文献   

16.
施展:冯老师,我最近写了两篇关于俄罗斯的文章①,文中有些非常规性的设想,可能是我作为一个非专业的俄罗斯研究者因无知而无畏吧.但也正因此,心中难免惴惴,想听听您的批评意见. 冯绍雷:这两篇文章我读过了,都还比较有意思.你的第一篇文章探讨了俄罗斯的帝国性,这是一个长久的话题了,它与俄罗斯内在的巨大矛盾性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我注意到你也引述了别尔嘉耶夫的观点,俄罗斯内在的矛盾性正是他孜孜求索的谜题.你这篇文章有意思的部分在于最后关于"欧亚合众国"的设想,设想通过这样一种政体结构,化解掉俄罗斯的帝国性与现代性之间的矛盾张力.严格来说,这种探讨并不是一种严谨的经验性研究,但是作为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政治学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论述还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7.
《未来的夏娃》是法国十九世纪作家维里耶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看似一部科幻小说,其实它把读者带入了一个非常奇特、复杂的想象空间.在这里,科学、秘术、超自然现象、意志决定论这些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力量,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创造一个完美无缺的女人-合为一体.如果说,创造一个理想的女人这一梦想是主宰整个作品的主旋律,那么,在它的背后还回荡着另一个声音,一个与之对立的弦外之音.本文试对这两种相互对立的运动--梦想与反梦想进行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特点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我国社会矛盾中普遍的、长期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的历史阶段、历史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与原有思想道德层面的非法律刚性约束、属社会约定俗成范畴的人民内部矛盾不同,新时期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人民内部矛盾主要集中在利益诉求方面,突出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延滞性矛盾。这种矛盾原因发生和结果体现有一个时间  相似文献   

19.
“人是环境的产物”和“意见支配世界”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哲学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哲学史上常常称之为法国唯物主义的“二律背反”。这种二律背反代表着的社会政治观点当然是唯心主义的。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它在当时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那末当然,它其中必定包含某种积极的因素。本文试图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法国唯物论哲学中这一“二律背反”中的合理性及其革命意义作一点历史分析,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人口与经济是社会经济体制中两个相互制约的环节,生活资料和劳动工具以及人本身这两个方面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经济体制的决定性因素。“人口-经济”这个体系的内容和性质,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研究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因素两者的相互联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最重要问题之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以生产方式本身的发展,首先是生产力的进化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点出发,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对居民产生决定性影响,而同时也不否认人口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