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过沙坡头     
冯健 《瞭望》1986,(30)
从银川乘包(头)兰(州)铁路南下,穿过“塞上江南”的银南灌溉区万顷碧畴,沿黄河青铜峡西岸南进,然后折向西行,过中卫县,就到了举世闻名的包兰铁路“盲肠地带”沙坡头。 “各位旅客:前方就是沙坡头!……” 往年车过沙坡头,乘务员们要赶忙关闭车窗,防避风沙;有的乘客甚至要戴上口罩。今天,车窗外天朗风清,列车播音员的话音未落,乘客们纷纷集拢到车窗前,兴奋地望着窗外。 这时,蒸汽机车正加足马力,牵引着十多节客车,准备爬上这个千分之十二以上坡度的大沙岭。 沙坡头是腾格里大沙漠不断向东南侵袭,象楔子  相似文献   

2.
时下,我们常能看到一些“乘人之喜”的现象,如有些同志在升学、受奖、乔迁、提拔时,总有一些人在“祝贺”声中借机“宰”喜:“恭喜你呀!请大家‘意思意思’吧。”弄得当事人左右不是,请客吧,囊中羞涩;不请客吧,别人会说你小气。毋庸置疑,“乘人之危”是一种落井下石的不道德行为,历来为人们所不齿。实际上“乘人之喜”也是一  相似文献   

3.
送“红包”     
礼堂里,锻工车间主任宣布:“本年度先进班组已经评出,是锻工甲班。” “哗——”伴着掌声,甲班班长阿华从主任手里接过了优胜锦旗和奖金。 一散会,大伙儿将阿华团团围住。 “班长,这锦旗挂在班里,这奖金大家吃一顿吧。”胖子阿海建议道。“吃有什么意思,我看还是去唱卡拉OK吧。”喜欢唱歌的小王抢过话说。“我看还是分了吧!”青工长发试探性地说。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现场短新闻评奖在大邱庄举行,当天禹作敏来看大家。他介绍了大邱庄的一些情况后说,以前有人批他,说:“抬头向前看,低头向钱看”口号不对,怎么能向钱看呢?他反驳说:你没有钱能办事吗!现在大家都讲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什么,记白了还不是钱?农民理解问题就那么简单,讲求经济效益就是向钱看。禹作敏还讲了个故事:有一次,有个领导干部到大邱庄。禹作敏问:“你这局长一月拿多少钱?”“二百多吧。”“想多拿点“吗?”“不想。”“你说这不是神经病吗?通过正当渠道多收入一  相似文献   

5.
刘群 《瞭望》2004,(26)
我一直以为“太子龙”是一个独立的词,是一个从中国古代某部文献典籍里查阅出来的带有某种传奇色彩的词汇。想像一下吧,龙之家族,又兼有皇室之尊,极富东方文化底蕴。随手从书柜上抽出《说文》,可以在上面找到这样的解释:“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相似文献   

6.
文化的根柢     
“穿衣戴帽,各有所好”,这是不错的.然而“服饰文化”似乎有时也关系大局.“胡服骑射”曾是老中国改革的重大举措.而西服革履也曾被看作是改革开放、而“中山装”则被当作保守僵化的象征.西服革履侵入中国,至迟在本世纪初吧,世谓洋服.“五四精神,时代前面” 的北京大学于五四后整顿校风,规定制服,穿什么呢?学生公议,决定的是“袍子和马褂”.这究竞算是倒退投降还是维护国粹的尊严?  相似文献   

7.
去年年底那阵攀比风刮来时,有些单位开始还能抗一抗,后来“群众意见”来了:“人家手里拎着,袋里装着,就我们厂正经!”有的干部也劝领导:“多发点儿吧,照顾群众情绪嘛!”后来怎么着?跟风跑了。这叫“民不可欺”啊!  相似文献   

8.
李会贤 《各界》2014,(11):91-91
父亲在世时常说:“做人,允许说错话,但不能说假话;可以做错事,绝不能做坏事。”这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我们哥儿几个常跟他辩论,错话假话、错事坏事都不好嘛,能有多大区别呢?父亲说,你们慢慢去悟吧!  相似文献   

9.
记者在福州市采访,常有人这样劝说:“去写写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吧,他们是代表群众愿望和要求的公仆!”而当记者去采访福州市的几位主要领导时,他们又动员记者:“多写写市民群众吧!”采访中,记者不仅为福州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廉政勤政的扎实作风所感动,更为福州市领导与市民这种水乳交融的和谐关系而感到欣喜。  相似文献   

10.
我这辈子好像生来就与政工有缘,从师范学校毕业不久,就当上了政工干事,结果一干就是20多年。虽然职务、单位有所变化,但“捉刀弄文”的行当一直未离手,对个中的酸、甜、苦、辣颇有感受。怎样才能做到不为酸而软倒,不为甜而腻倒,不为苦而吓倒,不因辣而却步,对工作一如既往拥有热情呢?我的体会是要念好“正”、“静”、“实”三字经。何谓正?正直、正派也。我们干政工的,写文章也好,作报告也好,往往是处在教育者的位置,必须注意为人师表,坐端行正。这是这一行的职业要求,也是党的事业的要求。大约是出于这种职业习惯吧,在发…  相似文献   

11.
凌亢 《瞭望》1992,(48)
记得大概是1990年下半年吧,我在《瞭望·珍珠滩》上发过一篇文章,题目是《马列责我开面》。那是因为有感于当时滋生的一种论调,仿佛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理论上将过去所固守的东西否定得过多了,而提出了一些在他们看来是“靠不住”的诸如“商品经济”、“初级阶段”之类的东西,他们认为,这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所当为。所以我  相似文献   

12.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过于注重功利,他们认为:只有“得”才是快乐,才是幸福;而“舍”呢,就意味着痛苦。因此,一事当前,他们总是只想“得”而绝不愿“舍”。其实,在“得”与“舍”的问题上,隐藏着许多深奥的道理,值得我们细细探究。先说一个自然界的例子吧——以色列有两个被称为海的湖,一个叫加黎利海(又称太巴列  相似文献   

13.
“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在年终总结、个人鉴定、组织生活会等一些场合,经常能听到这一类“评语”。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且不说“远学”马列主义,就说“近学”邓小平理论吧。从笔者调查了解的情况看,有些党员干部包括领导干部在内,学习的“认真”程度还不够高、自觉性还不够强。诚如一位党员干部所讲:“我们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的,上班时我没有发现哪一个同志‘能认真学习……’的。是不是下班后回家学习?别人不敢讲,反正自己没有学。下班回家又忙着做吃的、做家务、看看电视什么的,一天就过去了…  相似文献   

14.
同那些政工“老革命”们相比,25岁的我顶多算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但我却同他们一样,打心眼里爱上了这一行,因为这其中虽清贫如水,却有“精神高于一切” 的享受;虽辛苦有加,却能感受到人世温暖真情。现在的我,也像一位“老革命”说的那样,每天不写点什么,心里就像少了什么东西似的。 1998年3月,我放下手中的游标卡尺,拿起这千钧重的“笔杆子”,走上通讯报道干事的岗位。几年下来,姑且自我评价一番吧。“懒” 乃本人工作之最大特色,便是不用“笔” 写字,“鸟枪换炮” 咱改用电脑干活。以往写一篇小稿子,往往是写了抄…  相似文献   

15.
欣迪 《瞭望》1993,(39)
黑龙江省阿城市有个继电器厂。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省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仅增长2.3%,而阿城继电器厂工业总产值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6%,利润增长78%。在黑龙江省众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这有点“鹤立鸡群”的味道。阿继厂有何增效奥秘?问起厂长金科,金科却说:“没啥,没啥,只是老实办厂而已。”老实办厂也能出效益?这似乎与“老实人吃亏”的古训相悖,也与时下凡事讲个“灵活”、“变通”的时尚不大适宜。但老实办厂确实能出好效益,金科自有一番说法。  相似文献   

16.
梦前呓     
前几天在一个小说讨论会上,听一位青年作家说,南方有位青年作家有个“观点”,他很受“启发”。我想,或者还不好说是“观点”,是一个“感想”吧。也或者不算是“启发”,是“共鸣”的情况吧。先不咬文嚼字,我这里记下的,也只是“印象”,是大概意思。说:一个作家面对一堆素材,要刽子手那样,手里拿着尖刀,找着要  相似文献   

17.
庄子贷粟     
庄子家贫,一次去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好吧,我正要向老百姓征收赋税,获得邑俸!到时候一定借你三百金,可以么?”庄子一听,非常生气,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半路上有个声音叫我,我回头一看,原来是车辙中的一条小鲫鱼。我问:“小鲫鱼啊,你在这里干什么》”它说:“我是东海的水官,现在困在这儿,您老先生能给一点儿水救我一命吗?”我说:“那有什么不可以!我就要南游吴越,我将请求吴越之王激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你看怎么样?”鲫鱼听罢气愤地说:“我一不小心离开了水,困在这里,急需斗升之水就能活命,而先生您却这样…  相似文献   

18.
你问我的一生象什么吗?象个老是搭错车的旅客:不是时间错了,就是地点错了,或者都错了。七错八错,以致行年六十几,回顾一生,自己都说不清该算哪一号人。比如吧,知识分子臭的时候,我算知识分子;香了,我却不算了。又如,刚赶上考职称这班车,却有一张“60次车”的车票塞到手中——该退休了。 有人说了:“你这家伙可能有奶便是娘,哪里能赚钱就往哪里钻,所以搞得那么复杂”。误会了,朋友。正因为我缺少时下流行的“一切向钱看”的伪商品经济意识,又死抱着“为人必须有远大理想”这个  相似文献   

19.
唐朝诗人贺知章在《咏柳》诗中有句云:“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文约喻切,意境鲜明。如果有谁说“腊月朔风似剪刀”,它“裁出”的只能是冻人的“虚花”(即雪花),而不是嫩柳的“细叶”吧。如果社会问题也可用自然现象来比拟,20年来,我们国家发生的巨...  相似文献   

20.
一提起“广味儿”,人们自然会想起广东的烤乳猪,“龙虎斗”;想起老广东们趋之若骛的早茶和“小广东”们乐斯不疲的“音乐舞厅”……不过,在广东呆得久了,又往往会对广东人生活的紧张、忙忙碌碌,以至那种无处不在的竞争感到不习惯。也许,这就是另一种“广味”吧?前不久,我们在广东铁路部门采访,有三件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我们初次领略了这种“广味”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