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2年1月9日。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休息室里,毛主席清泪两行,他紧紧握住陈毅夫人张茜的手,声音十分缓慢、沉重地说:“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他是我们党内的一位好党员、好同志。”又说:“林彪是反对我的,陈毅是支持我的。” 磨砺成至交 患难益知已 陈毅与毛泽东的第一次见面,是他和朱德率领“八一”南昌起义的余部奔上井冈山的时候。他们虽是  相似文献   

2.
《湘潮》1986,(12)
一九八六年三月十二日下午,胡耀邦同志就如何搞好电影“三大战役”、“巍巍昆仑”的创作发表了重要谈话。他说: 我为什么要提倡创作反映“三大战役”的电影片呢?我是从这几方面考虑的:不管毛主席有多大错误,但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对我们这个民族的功绩,那是非常伟大的。而毛主席的功绩,从事业上讲主要表现在解放战争,他最光辉的一段就是解放战争的三年半。毛主席理论上的成就当然是延安时期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五  相似文献   

3.
<正>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进行了四渡赤水的作战行动,最后顺利突出敌军的重围挺进云南。据聂荣臻回忆:"陈毅同志对我说过,毛主席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  相似文献   

4.
《湘潮》1986,(1)
湖南省《峥嵘岁月》第一集《陈毅同志寻找湘赣游击队》一文中说:“谭余保同志知道陈毅同志来了……。早几天,有一个叛徒送进一封信来,说陈毅同志要来见他,谭余保一声令下‘拿下斩了!’这叛徒还未来得及分辩,人头已经落了地。”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原突围,军史早有定论。陈毅同志曾说过:中原解放军的同志们,为了完成毛主席交给的战略任务,为了革命的全局,艰苦奋斗,英勇牺牲,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1963年7月31日,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我们奉命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话剧《雷锋》.象平常一样,我们在做演出前的准备工作.忽然,保卫局的处长找到我,他把我拉到一边小声地说:“今晚,毛主席看戏.”他见我有点似惊、似喜,紧张得不知所措,忙补上一句说:“不要告诉任何人.”我说;“和我一起带队的还有政委.”他忙说:“只你一个人知道.”说完走了.  相似文献   

7.
1958年初夏,陈毅就任新中国第二任外交部长时,冀朝铸在外交部小礼堂给新部长贴出了一张小字报,措辞尖锐地批评陈毅在外交场合不注意礼节:“过去周总理向外宾敬酒,酒杯总是低于外宾。为什么陈部长敬酒,总是把酒杯举得比人家高呢?这样不够尊重人家,反映了外交作风问题。”云云。陈毅记住小字报的内容,也记住了冀朝铸这个名字。在下午外交部的整风大会上,陈毅立即作出“反应”:“有的同志贴我的小字报,提意见说我向外宾敬酒酒杯举得太高。同志哥,你才不懂哟,酒杯举得比人家,这才叫尊重人家哩!总理举得低,是因为他手臂受过伤。”说到这里,陈毅话  相似文献   

8.
1956年1月10日,当时我任中共宁乡县委第一书记。这天,龙禹贤同志打电话通知我:“小舟同志要你今天下午6点半前见他。”当时,县委没有小车,我挤上公共汽车,赶到长沙,在街上随便吃了点东西,便去见周小舟。周小舟同志见到我后,第一句话便是:“你带手枪没有?”我莫名其妙,说:“没有带。”他说:“这很好,咱们去见毛主席。”我一听,真是高兴极了。当晚,我和周小舟同志一起赶到长沙老火车站内北  相似文献   

9.
1962年初春,北京。 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县以上各级负责人参加的“七千人大会”。会议期间,陈毅特意到江西代表住地,看望参加会议的同志,并在家里宴请了来自当年赣粤边游击区的大余、信丰和南雄等县的负责人。席间,陈毅几次谈起大余彭坑周篮嫂的情况。他无限感叹地说:“彭坑那个周篮嫂,对我们支持真是太大了!回去后,请代我向她问好!” 陈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他没有忘记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在赣粤边度过的艰难岁月,没有忘记那位普普通通的农民革命大嫂周篮。  相似文献   

10.
张际春同志是我们党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优秀政治工作领导干部,是党的七届候补中央委员、八届中央委员。“文化大革命”前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和国务院文教办公室主任。我曾在他身边工作,他那高尚的品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际春(宜章人,1900—1968)早年在湖南第三师范学校读书,在那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6年入党。1928年参加了湘南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从此,他一直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为革命事业作过出色的贡献。毛泽东曾说过:“张际春是个好同志。”张际春虽位居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国务院文教办公室主任,但他仍刻苦学习马列、毛主席著作和党中央的指示。他给毛主席、  相似文献   

11.
1956年3月的一天,刘少奇同志要召开一个小范围的会议,把我叫去,将要开什么会,开会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参加会议的人等都一一告诉了我。别的我都听清楚了,就是提到出席会议的人名时,因当时有点紧张,同时对他的口音还不完全熟悉,所以没有听清楚。这时,他马上把眼前的笔和纸递给我,说:“请你把我刚才说的话写在纸上,让我看看。”我立即写了出来,他看我把“陈毅同志”写成  相似文献   

12.
林彪自1958年以后,就拼命吹嘘他“一贯拥护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光荣历史”,特别鼓吹的是1929年闽西斗争时期直到古田会议,他“都是拥护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是“正确路线的代表”。而攻击朱德、陈毅是“错误路线的代表”。闽西斗争时期林彪的确是“拥毛反朱”的。但林彪为什么“拥毛反朱”?这得从当时的朱毛分歧说起。 朱毛分歧的由来”  相似文献   

13.
对待老同志。王震说:你们要实事求是,不要造谣,不要胡闹,你们把老一代革命家都说成“反革命”,毛主席领导的革命怎么还能取得胜利?在史无前例的十年内乱中,王震先是被责令“离职休养”,后又被下放到江西省,并成为“文革”中第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再次访问了毛主席的堂弟、毛泽建烈士的胞弟毛泽连老人。老人告诉我们,毛主席生前多次对他说:泽连老弟,欢迎你和毛家、文家、杨家各位亲戚来我这里做客,只是不要住得太久,也不要经常来。以后来先要经我同意。我们的革命是胜利了,但国家很大,很穷,你们今后各自的困难要靠自  相似文献   

15.
难忘的见面     
彭嘉株 《世纪风采》2007,(10):12-13
“可把你们找到了……我是党代表陈毅,是代表党中央毛主席来接你们下山的,一路经过吉安、安福、莲花,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你们……”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年龄在三十六七岁、黑红脸膛、双眼炯炯有神,头戴礼帽,手持文明棍,身穿长衫,一副富商模样的人,我们怎么也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个人是毛主席、朱总司令派来的党代表。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见到陈毅同志,  相似文献   

16.
出发前的请示1967年的下半年,全国形势很乱,大部分机关处于瘫痪状态,基本上是由当地的驻军支撑。中央号召各地两派联合,建立新的机构即革命委员会。陈伯达出于关心河北地区(属陈分管的地区)问题,他向毛主席请示,想去河北地区看看,促进他们的大联合。主席听了以后当时犹豫一下,对陈说:现在外边那么乱,是否一定要去呀?如果一定去,那时间不要太长。陈伯达回来对我们说:“主席是出于对我的安全考虑,其实没关系,我又是管华北地区的。”12月22日,汪东兴就通知王保春和中央警卫局二处处长邬吉成到他的办公室当面交代:“伯达同志这次外出去河北,地方…  相似文献   

17.
他在逆境中     
《湘潮》1984,(11)
一个生活的新起点展现在小舟面前。一九五九年十月二日,他来到老革命根据地浏阳县原大瑶公社。十月五日,他和大瑶公社党委书记有过一次长达三小时的谈话。他说:“我的问题,就是省委扩大会议印的那些材料。我不承认我是反党、反毛主席,只是如实向中央反映了一些情况。”周小舟以一个普通干部的面貌,出现在大瑶人的面前。由于他胸怀坦荡,乐观开朗,没有一点架子,公社的同志逐渐解除了对他的戒备。相处的日子  相似文献   

18.
徐文涛  谢明 《党课》2014,(4):100-103
1945年10月初,当向东北进发的新四军第3师3万余人的部队路经山东临沂时,从延安刚刚回到山东的陈毅接见了该师营以上干部并传达了党的七大会议精神。会后,陈毅将洪学智单独叫去:“这次在延安,毛主席还委托我回来后要同你谈一次话,毛主席对你很关心。毛主席让我问你一下,你对现在的工作职务是否满意。如果不满意,毛主席说,可以考虑另作安排,而且马上就可以安排。”  相似文献   

19.
<正>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一次副总理陈毅将要去成都,临行前向毛泽东告别。陈毅的浓重四川口音唤起了毛泽东对一位老友的思念,他向陈毅问道:“你们四川有个王光祈,你知道吗?”陈毅答:“不知道。”毛泽东说:“你到成都时可以问一问是否有人知道。”到了成都后,陈毅在宴会上遇见成都市副市长李劼人,向他打听王光祈的下落。李劼人说:“王光祈是我中学同学、少年中国学会会友。  相似文献   

20.
1945年10月初,当向东北进发的新四军第3师3万余人的部队路经山东临沂时,从延安刚刚回到山东的陈毅接见了该师营以上干部并传达了党的七大会议精神。会后,陈毅将洪学智单独叫去,"这次在延安,毛主席还委托我回来后要同你谈一次话,毛主席对你很关心",陈毅说:"毛主席让我问你一下,你对现在的工作职务是否满意。如果不满意,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