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益集团的博弈能够平衡其利益格局。然而,我国目前的状况是强势集团太强,弱势集团太弱,这势必出现由某个利益集团影响甚至操控公共政策的情况,从而破坏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与正义性,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政府如何平衡强弱势集团之间的博弈,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自由主义民主弊端的日益凸显,在西方出现了参与式民主理论复兴的潮流,其中巴伯的强势民主理论备受关注,巴伯在诠释民主"强"、"弱"意义的基础上,批驳了自由主义弱势民主的缺陷和弊端,提出了以"参与"为核心的强势民主理论作为对自由主义弱势民主的修正和补充.巴伯的强势民主理论不仅推进了西方民主发展的进程,也为当前我国的民主制度建设提供了有益镜鉴.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强势文化,要以积极、主动和创造性的精神,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文化建设的能动作用,提高做好新时期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提炼和推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在抵御外部消极文化侵蚀的过程中,加强比较性宣传教育,围绕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具有说服力的回答,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是国家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反腐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增强党的执政力的重要方式,所以我们应该在坚持现有工作格局的基础上,推进党风廉政制度建设进一步深化.在分析推进党风廉政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党风廉政制度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廉政制度建设应讲究科学性、注重制度的宣传以提高党员自律意识、对制度的执行建立监督机制三方面的内容,希望对廉政制度建设产生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5.
朱镕基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郑重地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一术语。自此,“弱势群体”与“弱势主体”是各类报刊杂志上出现频率极高的概念。由于社会弱势群体和社会弱势主体两个概念从字面意思上非常相近,所以极易使人发生误解。不少人将两者简单的概括为从属关系,即弱势主体即为弱势群体之一员;混淆两者关系的提法也屡见不鲜。有鉴于此,本人认为有必要对弱势群体和弱势主体这两个概念作出必要的界定。一、弱势群体社会的高速发展在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也造成了诸如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而且随着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反腐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健全的制度治理腐败 ,已成为当前社会共识。现存的反腐制度 ,在设置的指导理念上欠科学 ,内容上欠合理 ,体系上欠完整 ,运行机制上欠正常。这正是今天反腐的制度建设诸种着力点。要坚持理性化 ,确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等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指导 ;坚持系统性 ,从党内党外两大系统及其联结上编织严密反腐制度网络 ;坚持创新性 ,从反腐的组织、运作、保障等制度类型和方式上开拓创新 ;坚持重点论 ,从治本与治标两个方面加强对一把手的制度监督 ;坚持统一性 ,从反腐的教育、监督、处罚的三位一体的协调统一上 ,展现和发挥反腐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党内法规解释制度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背景下,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引导党员确立党内法规信仰,更好化解党内法规稳定性和实践变动性之间的矛盾,党内法规解释制度具有独特的制度价值。当前党内法规解释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仍需通过完善党内法规解释的原则、充实党内法规解释的内容、进一步明确党内法规解释主体及其责任、促进党内法规解释名称的规范化等加强对一般党内法规解释机制的建设,并建立规范的党章解释机制。  相似文献   

8.
解决村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提高村干部的思想认识,但更主要的是要从制度上尤其在程序性的制度上不断加以完善,关键是必须注重村务公开制度建设的关联性与适用性。要建立上下联动的村务公开协调运作制度;改变村务公开制度实施主体的错位状况;从法律上完善村务公开及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9.
以行动者为中心的制度主义——基于转型政治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西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制度中心观"普适性的反思和对低制度化政治体系的经验体认,试图建立一种适合分析低制度化转型政治体系的"以行动者为中心的新制度主义".为此,从行动者所掌握的政治资源、行动能力、利益和价值偏好等角度,把政治行动者分为精英(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文化精英)和政治弱势群体,主要讨论了政治精英的特征及其内外部关系,及政治弱势群体的特征.从行动者的角度,分析初始制度的三种选择模式、制度的重要性与自主性、制度绩效、制度变迁与转型、观念与制度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认为制度的初始性选择取决于相关的不同行动者之间的博弈,最初的制度选择模式具有强烈的路径"锁定"作用,但这种作用是通过既得利益者的强制手段来维持的;不同制度的重要与否对不同的行动者来说是不一样的;制度的自主性来自其维持的行动者的政治资源与行动能力;制度绩效的评价不仅体现在它带来的绩效增长,而且还关系到绩效在不同行动者之间的分配公平与否,制度的变迁与转型实际上是行动者之间利益的调整与重新分配.  相似文献   

10.
与城镇劳动者相比,农民工劳动权存在着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弱势,其中,制度性弱势具有根本性。农民工劳动权除受法律的一般保护之外,还应受法律的特殊保护,只有如此才符合公平原则,也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然而,对于农民工劳动权的特殊保护应以一般保护为基础,并契合权利的弱势状况。对于特殊保护所引发的负效应,应在把握好特殊保护尺度的同时,采取一定的策略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11.
从人治反腐转向制度反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腐败斗争目前基本上还处于由人治反腐模式向制度反腐模式过渡、并主要采取人治反腐手段的阶段。人治反腐在现阶段是相当重要的,但不是长久之计、治本之策。要从根本上治理腐败,就必须建立反腐保廉的长效机制,实行制度反腐。制度反腐所要解决的关键,是要对权力实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为此,必须以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为前提,以建立健全法治反腐的法律和制度体系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团结》2006,(4):4-6
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民革制度建设,在总结民革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进一步推进民革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一)加强参政党的制度建设,是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两个5号文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  相似文献   

13.
公务员制度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晓涛 《学理论》2010,(7):33-34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仅是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机遇,更是挑战。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要清醒认识到我国公务员制度可能存在缺陷,进一步明确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推进公务员制度创新,实现公务员制度的战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于廉政制度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腐败本身的多样化特征,传统的廉政制度似乎已经不能有效地遏制腐败.迫切需要进行廉政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制度化环境与制度文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度化环境"是指制度变迁和制度发挥其功能的社会环境,包含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社会群体四大要素。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阻碍制度化建设的因素,这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加强制度化环境建设要改造人情关系经济、监督产权、政治文化传统、社会群体。  相似文献   

16.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既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也涉及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围绕带根本性的重要问题,着眼于新的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以获得规律性的认识,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保证改革深入、持续、健康发展。一、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建设一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防止腐败分子进入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班子;另一方面建立竞争择优机制,真正把优秀人才选拔到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中来。前些年,…  相似文献   

17.
关于制度合理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伲永贵 《学理论》2009,(21):43-44
人类认识中的缺陷和其他人为因素会对制度过程的合理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从认识的视角,对制度过程中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使人们正确认识制度的合理性,对我国制度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外国政党的兴衰成败中、从我们党的历史中、从当前党的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中汲取经验教训,深刻认识新时代驰而不息抓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作风建设系列重要论述的梳理,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作风建设的新要求,探索构建适应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体系。  相似文献   

19.
倪星  黄辉 《理论视野》2013,(3):44-47,51
中国反腐败活动已经从运动式治理走向制度建设,为了使廉政制度更好地运转起来,需要官方与民间更好地进行沟通,在与学术界、社会意见领袖、新闻媒体等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凝聚智力共识,进行顶层设计,构建系统性的战略规划和改革路线图,并在一把手监督、财产公开等关键领域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20.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就是要加强制度创新。制度创新需要将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制度实施机制均纳入制度体系当中,使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均实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有机构成,同时,切实强化制度实施机制。制度创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提高制度创新的科学性、协调性。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突破重要领域的诸多制度性障碍,把科学发展的思想、理念、思路,以各项刚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为载体强化贯彻于各项工作中,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