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两种分配方式的内含和依据是什么?按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两种分配方式能否有机结合起来,怎样实现这二者的结合?或者说实现这二者结合的机制是什么?本文将对这些诸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学术界。 一、分配方式的种类及其依据 马克思把收入的分配方式划分为两种:其一是按要素分配,其依据是表现为社会规律的…  相似文献   

2.
当今中国不存在实施马克思意义上“按劳分配”的条件,所以不能实施马克思意义上的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劳动要素是生产要素之一,所以,按要素分配已包含了“按劳分配”的内容,“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提法是不合逻辑的。  相似文献   

3.
是按劳分配,还是按要素分配?马镔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劳动力日益走向市场,按要素分配的范围正在发展。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有的学者则认为按劳分配不复存在,应由按要素分配取代。其实,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内部的分配关系,它是与资本...  相似文献   

4.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正确认识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如何正确认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经济性质以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是当前理论界争议较多的问题。现实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中,职工根据按劳分配原则领取货币工资,然后用货币工资购买个人消费品,这部分个人消...  相似文献   

5.
论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刘健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对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设想有三个主要论点:一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和自主的结合,社会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二是在整个社会中不存在商品交换关系,劳动时间作为劳动量从而也作为分配...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实行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有人据此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己经过时了 ,应该用生产要素价值论取而代之。而实际上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不排斥按要素分配。创造价值和创造财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实行按要素分配并不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相似文献   

7.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起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的一元论,承认只有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应该扩大生产劳动的范畴,认为凡是有益社会的劳动都创造价值,各种非生产劳动要素虽不是创造价值的要素,但却是创造价值的前提,创造使用价值的要素,因而现实中生产决定分配的内涵要求我们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分配关系。文章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方式的基本特征与必然要求,按要素分配不存在剥削,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具有逻辑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耿素德 《理论前沿》2002,(19):32-33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石,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党的十五大报告和江泽民同志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七一"讲话,都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经济更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政策问题,其结合的理论基础既有生产力根源,又有所有制基础和产权依据;根据制度选择的环境因素及其决定的特点,两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企业制度模式应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从经济运行看,两种分配方式也可以实现有机地结合。其结合的效应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影响。为此应当采取全方位的,且具有长远性、根本性和战略性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按要素贡献分配,是我国分配理论与分配政策上一个新的突破。我学术界围绕按要素贡献分配理论形成以要素价值论为依据和以劳动价值论为依据的两条研究线索,进而产生许多争论。研究按要素贡献分配,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方法,要正确区分不同经济范畴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与必然要求。要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要素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收入分配原则和实施在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变化,文章就按劳分配原则及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提出和发展,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依据、实践及现实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王祝明 《工会论坛》2009,15(6):74-74
自国有企业改制以来,职工持股、工会持股和股权激励先后遇到了制度上的障碍或存在现实中的局限性,劳动分红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国家、社会、企业、股东与劳动者多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两极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其结果是在居民收入普遍提高的同时,个人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为了防止走向两极分化,国家在制定政策时,要注意反对两种倾向:一是把收入差距拉大与两极分化相等同,以牺牲效率为代价,重新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另一种倾向是对收入差距的拉大熟视无睹,甚至忘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结果走入两极分化的死胡同。国家应从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等方面入手,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建立高效公平的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6.
按要素分配是以各种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和贡献为前提的。人力资本理论从分析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入手,揭示出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和贡献,突破了传统的按要素分配格局,较好地解决了按要素分配中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系统、严谨的劳动价值学说,主要内容包括:商品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出发点,商品的两重性是由劳动的两重性所决定的,马克思以劳动二重性的原理为依据,科学地阐明了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  相似文献   

18.
按劳分配原则因技术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实施,现实社会经济活动中实行的所谓按劳分配,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按劳分配。实现公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社会平等,其必要条件是资源分配规则的科学和合理,以及执行规则的公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资本参与市场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同所谓的按劳分配相比,既简单快捷,又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19.
浅谈按贡献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实质是按贡献分配。按贡献分配则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 ,即按劳动要素分配与按非劳动要素分配的结合。因此 ,按贡献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 ,这个原则既体现了分配关系的社会主义性质 ,又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0.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切实贯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同时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