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建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四代领导集体,都把“三农”问题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位置。他们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继承和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和教训,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农”思想,这些思想的相互继承与有机结合,又进一步形成和发展了我党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农”理论。这些理论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指导我国今后的农村改革、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社会改革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秦军  陈三三 《理论前沿》2007,495(6):34-35
“三农”问题的解决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直接关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邓小平农业思想对新时期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仍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云坤 《理论前沿》2004,(23):10-11
“三农”问题实际上就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农民收入低、农业不发达、农村落后。“三农”问题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我们思想认识和工作方面的原因。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历来是我党高度重视的问题。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作为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他们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 ,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农”思想。这些宝贵思想为我党开辟中国的革命道路、中国的改革道路和中国的跨世纪发展道路做出了突出贡献 ,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认真研究和全面领会三代中央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 ,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精神实质 ,对于实现我国 2 1世纪发展战略目标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内""外"兼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内”“外”兼顾。一方面,必须把发展农村、提升“三农”、培育和提高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即内发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同时,必须着充分发挥工业支持农业和城市带动农村的作用(即外哺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便利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6.
农民"居民化"是化解"三农"问题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出台了多项措施解决“三农”问题。但是,“输血式”支农不能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唯有增强农民的自我造血功能,农民“居民化”是化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解决了新时期怎样建设党和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重大问题,同时也给党的宗旨及其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指明了方向,能否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农村、农民中去,为农村、农民、农业“三农”建设服务,作为占全党30%左右的农村党员,就是一股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因而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就是加强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不动摇,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能否稳步推进的重要步骤。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在农村、农业、农民“三农”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模范作用。农村常有一种说法,就…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实现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一、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制约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党为解决“三农”问题先后作了三次大的路径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对“三农”发展思路的重大调整和创新。建设新农村与解决“三农”问题密切相联,共同由新村貌、新产业、新生活、新风尚和新组织五“新”构成。用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历史性的战略工程,是中国“三农”问题最好解决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董经纬 《理论前沿》2005,(19):46-4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在发展关键时期的内在需求,也是广大人民的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难点问题都在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邢台是个农业大市,但不是农业强市。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农业发展较慢,农民增收趋缓,城乡二元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邢台市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放在更宽领域、更高层面、更广视角上来重新审视,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和今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江泽民同志始终十分重视“三农”问题 ,他的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是我们党制定新时期“三农”政策的理论基础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三农”的地位与作用、农业保护、科教兴农、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改革和发展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江泽民“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论坛》2007,(6):F0003-F0003
昆明市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树立大农业观念,不断加大对“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投入,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种植养殖业、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及小城镇建设,促进了昆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何伟 《理论前沿》2006,(4):10-12
困难群体的问题说到底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形成主要是由制度和政策造成的。应将转变农民身份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困难群体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工业反哺农业的不断发展、深入,农村面貌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观,农民人均收入在不断地增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然而“三农”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解决农民问题首先是要解决权利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建立保护农民私权利的体制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作为最基层政权机构的农村政治上层建筑——乡镇政府代表着国家在“三农”领域践行政府服务观。在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的“以农促工”时期,“无产阶级政府必须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府服务观在“三农”领域的践行中带有“工业/城市/市民偏向”的特征。“以工促农、以城支乡”发展战略的出台、农业税的废止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为马克思主义政府服务“三农”的切实践行提供了现实依据,使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成为时代发展的必要和必然。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需要培育利于乡镇政府服务“三农”的宏观财政环境、建立精简、高效的服务“三农”的乡镇机构以及搞好乡镇政府服务“三农”的人力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6.
牟定县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实施“三个三”:建设好“三支队伍”、狠下“三个功夫”、建设“三三个环境”,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为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将“三农”问题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之中通盘考虑,而不是就“三农”论“三农”,这是邓小平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视角。在此视角下,邓小平把稳定农村、发展农业、富裕农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三个总抓手。邓小平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留给我们的历史启示主要有:必须以人为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改革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必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本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紧密结合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和策略,积累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宝贵经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规划强调指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这是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阶段,从形势需要出发,顺应民意作出的重大调整和战略转变,是对“三农”问题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是富民强国的重大举措对于加快改革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三农”问题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1“.三农”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温饱是…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加入WTO后的"三农"战略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入世后 ,“三农”的发展战略关键在于把握住机遇参与市场竞争 ,提升农产品及服务的科技与绿色含量和多样性 ,调整供给、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培育、蓄积中国“三农”的国际竞争力 ,必须从基础做起。从资源配置、结构关联、支持方式、农民教育、农业科普、高科技注入、政府服务与农业企业及农户诸方面进行深化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