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这笛子陪伴我半个世纪了,简直就算是我的第二条生命。” 郑行余一直喜欢音乐,参军前就喜欢吹笛子,于是他一个战友的父亲就送了他一支笛子。不久,当他成为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的时候,就带着这支心爱的笛子。吹笛子成为他在战场上的一大乐趣。特别是对着朝鲜冬天的皑皑白雪,他就情不自禁地想家,想老母亲。  相似文献   

2.
戏说吹捧     
快乐大叔 《党课》2011,(7):103-103
爱因斯坦爱拉小提琴,他自己就说,他拉小提琴的水平,比他的物理学水平高。所以,要想吹捧爱因斯坦,你就别说他的物理学成就如何伟大,否则,他定会从心里瞧不起你:“你也配谈物理!”你就对他说:“哎呀,老爱,您的小提琴拉得可是太好了,梅纽因都说比不得您老人家了。”他听了一准儿会高兴。  相似文献   

3.
《北京支部生活》2007,(3):66-66
去年夏天,我和翟某前往澳门旅游,顺便到赔场玩了玩。翟某将自带钱款输光后找我借钱。我们关系一直处得不错,就借给他5万元。谁知很快这5万元就被他输光了,他又找我借钱。我不想再借钱给他了,翟某看出了我的心思,他立即给我写了借据,定于三个月后归还,我就又借给他5万元。但直到现在翟某也未偿还借款。我找他要他还钱。他的态度却很强硬,说借钱给他人赌博形成的债务不受法律保护。请问他的说法对吗?  相似文献   

4.
“从小到大.许多方面我都非常失败,简直一塌糊涂。”他说。 “小”是指他念书的时候。他上小学时多门功课常常不及格,而到了中学,物理成绩甚至为零分。他在拉丁语、代数以及英语等科目上的表现同样惨不忍睹,就连体育也不好。虽然他参加了学校的高尔夫球队.但他在参加唯一的一次重要比赛中一败涂地。在学校,没有人不认为他糟糕透顶。他孤独、落寞,在社交场合从来就不见他的身影。在别人眼里,他这个人仿佛根本就不存在。  相似文献   

5.
苗体君 《世纪桥》2012,(6):33-36
彭德怀最大的特点是平时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生平的业余爱好就是读书、下棋。他一生读书成瘾,惜书如命,书给了他才智,也给了他奋发力量。彭德怀平时不大喜欢照相,记者给他照相时,他一旦发现就会马上敛起脸上少有的笑容,扭头就走并说:  相似文献   

6.
怀念老彭     
完完全全没有想到,老彭竟先我这个重病在身之人而去。去年冬至那一天,我们还一起被一老朋友所邀去双流吃羊肉。我和他夫妇二人来去同乘一辆车,大家在车上谈兴较浓。这才多久?才一个多月,怎么就走了呢?二月一日下午我去医院看他,他躺在床上,正在吸氧。他见我进了病房,就说:“你又来看我了,谢谢你。”停了一下他又说:“林温如手术后恢复得很好,能下楼打牌去了。”他又告诉我,华文江也病了,就住在这层楼的17号病床。言谈中,他的神志十分清楚,精神也还可以,怎么第二天的傍晚就传来噩耗,这怎么能让人相信呢?他是非同寻常地…  相似文献   

7.
白帝城之谜     
公孙述命名自帝城?白帝城的来历,现在一般都说与公孙述有关。 公孙述字子阳,是西汉末年陕西兴平市人。他的祖辈和父亲都当过官。公孙述年轻时就当了天水郡清水县的县官。他父亲怕他上任后不会处事,派了个老管家陪他去。那知这个管家去了一个多月就回来说,少主人根本就不听他的。没有老管家,公孙述却把清水县管理得井井有条,一下就有了名气。  相似文献   

8.
徐剑梅 《求贤》2008,(5):44-44
第一次碰到英国人,是几年前在新华社汤姆逊高级英语新闻写作课的老师,名叫罗伯特·李。他说,他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卡车司机。于是他中学一毕业就去了一家运输公司,17岁就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他开着卡车环游了整个欧洲,回来换了工作,找到了家报纸,从最底层干起,晚上上夜校自修新闻专业,他又实现了许多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9.
罚站和罚款     
肖遥 《廉政瞭望》2014,(14):67-67
我家小孩的作文《惩罚》上写道:“今天我的作业家长没签字,被罚站了,不过,和我一块站的还有甲、乙两个同学,甲同学是对自己的字太自信,就给自己签了字,以为老师发现不了,结果老师站在他面前问“是谁签的?”他就发起抖来,老师像幽灵一样绕着他转了几圈,他就招了。  相似文献   

10.
他5岁的时候,全家从美国搬到了香港。他就在当地的一所小学读书。上学第一天.调皮的他就把同桌女生的辫子给剪掉了。校长对此极为恼火,罚他打扫卫生一周,他却利用这段时间到后山偷桃子吃。  相似文献   

11.
美国前总统威廉·哈里逊,小时候沉默寡言,人们甚至认为他是个傻孩子,常常拿他开玩笑。比如拿一枚五分钱硬币和一枚l角的银币放在他面前让他选。每次,哈里逊都是拿那枚5分的。一位妇女看他可怜,就问他:“孩子,你难道真的不知道哪个更值钱吗?”他回答说:“当然知道,夫人,可要是我拿了一枚1角的银币,他们就再不会把硬币摆在我面前,那么,我就连5分也拿不到了。”  相似文献   

12.
暮云 《廉政瞭望》2014,(8):60-61
在王勇平去职男压天,他半夜醒过来,突然有些感触,就作了一首待,他的老婆一看就笑了。铁道部领导后来找王谈话时问他,你想在波兰千几年?王勇平回答:“干到退休吧。”今年,他59岁。  相似文献   

13.
艾迪 《党课》2012,(15):103-104
许多事情,慢慢来就来不及了。我一个年长的朋友,自从青藏铁路通车后就计划和妻子坐火车去一趟西藏。59岁那年,他对妻子说,再等一年我退体了,我们就去西藏,就凭我这身板,喜马拉雅山不到顶也能爬到半山腰。可就是这年查体,他被查出肺癌,且是晚期。他对妻子说,对不起,没法陪你去了,我的身体看来等不及了。我一个年仿的朋友,因为忙事业竟然三次推迟了婚期。2008年。他终于敲定了良辰吉日,他娇美的未婚妻回川西老家通知亲友,却被永远埋在了汶川地震的废墟瓦砾下。朋友一辈子无法原谅自己的是,他没能让自己心爱的女人穿上那件美丽的婚纱。  相似文献   

14.
在我军战史上,有这么一位人物。20多年的战斗生涯中,他七次负重伤;刚刚26岁,他就成为红六军团政委,率部执行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的任务;不到30岁,他就担任了八路军第359旅长兼政委,是八路军的青年才俊之一;33岁那年,他率部进驻南泥湾,很快把该地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刚刚38岁,他就协助李先念成功地指挥了著名的中原突围,为解放军保存了一支有生力量;三年解放战争中,他纵横西北战场,被敌人誉为“彭德怀的拳头”;这位传奇人物,就是开国上将王震!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13,(3):56-56
马德在2013年第一期(下)的《杂文选刊》上撰文说,有一个穷人,后来有了钱。有了钱之后,他就养狗,先是狼狗,后是藏獒。什么厉害,他就养什么,他要让它们看家护院,看守住他的钱财。后来有钱人当了官,他不养狗了,养人。  相似文献   

16.
唐宝民 《廉政瞭望》2013,(14):72-72
唐史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元载在诛杀了宦官鱼朝恩以后,深得皇上的器重,权势很大。有一天,他的一个父辈亲戚从宣州来到京城,希望元载能给他安排一个官做,但元载觉得他的能力不够,就想把他打发回老家。但还是想让地方上关照一下这名亲戚。于是,元载就开诚布公地和这个亲戚谈了,建议他依然同老家生活,并说已经准备好了一封推荐信。让他带回家去找当地官员。  相似文献   

17.
钉子     
《新湘评论》2014,(4):59-59
有一个坏脾气的男孩,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个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7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钉子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容易。于是,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他告诉父亲这件事情。父亲又说,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给拔出来了。  相似文献   

18.
邵火焰 《前线》2013,(12):199-199
我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一生的最大业余爱好就是读书。他五岁的时候就能读《三字经》,虽然那时还有很多字不认识,但并不妨碍他阅读的兴趣,因为父亲已口授他学会背诵了。八岁的梁启超就能提笔作文,九岁时就一口气写下了一千余字的文章。  相似文献   

19.
唐宝民 《党课》2011,(15):108-108
一次去同学家里,同学的父亲给我讲了当年送他上学的事。“那时候他上小学二年级,从我家到学校有1.5公里路,早上6点上自习,5点半就得从家走。天还没亮,他不敢走,我就陪着他一起走,送他到学校。后来,  相似文献   

20.
尚清源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大学教师,母亲是一所小学的校长,优越的家庭环境使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在顺利度过了小学、中学的学习生活后,他报名参了军。在部队里,他积极要求进步,加上他性格开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不久就入了党。同时他还先后自学了商务英语、经济管理学等课程,并取得了专科毕业证书。在部队这座大熔炉的锤炼下,他很快从班长晋升为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