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崇,唐代"开元之治"的重要人物,在唐武则天、中宗、睿宗和玄宗时屡次出任宰相。毛泽东对《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关于姚崇的记载都仔细阅读并有批注,尤其是在《新唐书》124卷"姚崇传"的天头留下了"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10个字的批注。作为一千多年前的宰相,姚崇究竟具有怎样的政治智慧与品格,能赢得毛泽东如此高的赞誉呢?  相似文献   

2.
唐朝时有一个叫卢怀慎的人,“一不留神”做了宰相。按照隋唐官制,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均称宰相。和卢宰相同朝为相的还有姚崇。姚崇“精于吏道”,办事干练,为人正直沉稳,有“三朝贤相”的美誉。卢宰相自知本领比不上姚宰相,遇到事情便干脆全推到姚那里去,自己半点责任也不肯承担,只管陪吃陪喝陪玩,大家都叫他“伴食宰相”。  相似文献   

3.
<正>有唐一代,风云人物迭出。然而,能真正走进毛泽东视野中的人物并不多见,这其中能被毛泽东誉为“政治家”的更是屈指可数。纵览毛泽东的评批手迹,曾得到如此盛誉的人物只有三位:姚崇、朱敬则、张说。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姚崇,这位不仅被毛泽东盛赞为“政治家”,且还是“大政治家”的唐代著名宰相。姚崇(650-721年),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省陕州区)人。姚崇在唐武则天、睿宗、玄宗时三次出任宰相。史籍载,“崇少倜傥,尚气节。长乃好学,仕为孝敬挽郎,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0,(19):87-87
姚崇,字元之,唐朝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他先后在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任宰相,尤其是在唐玄宗时期,“以麇慎为师”,十分注意廉洁,协助唐玄宗兴利除弊,开创了开元盛世。  相似文献   

5.
徐美君 《廉政瞭望》2012,(14):46-46
在封建王朝,权力斗争无处不在。臣子若想身居高位并长盛不衰,大智慧与小权谋必不可少。怎样才能得到上司的器重.真正放手让自己大干一场呢?深谙权谋与智慧之术的唐朝宰相姚崇,不仅让自己官运亨通.还成功地庇护了后代。  相似文献   

6.
由王宝森引出的用人话题佐言自从北京出了王宝森,人们议论最多的是用人问题。最近读史,对用人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元和十四年,唐宪宗问宰相:"玄宗之政,先理后乱,何也?"宰相回答说:"玄宗用姚崇、宋则理,用李林甫、杨国忠则乱,故用人得失,所系非轻"。唐...  相似文献   

7.
<正>毛泽东在《新唐书·姚崇传》一书的天头写下了10个字的批注——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作为唐武则天、中宗、睿宗至玄宗时期的四朝元老,姚崇正直敢言、举贤任能、吏事明敏,被后人誉为“开元盛世第一功臣”“救时宰相”。他以民生为重、不信邪的精神,更为后人所推重。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07,(4)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冬,宋璟继姚崇之后再任宰相。宋璟有个小舅子,多次考试不中,他也知道姐夫不以权谋私,但总觉得当那么大的官给小舅子弄个差使还不算出格吧!于是大胆地来求见宋璟。  相似文献   

9.
饶禹 《当代党员》2013,(2):22-23
2012年9月30日,秀山县盛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姚崇紧盯着电脑屏幕。“数量:100公斤!价格:每公斤47元!’’姚崇小心翼翼地点下鼠标。“成交!”姚崇兴奋地叫出了声。三天前,姚崇在秀山“天地网”中药材交易平台挂单销售金银花。  相似文献   

10.
实干兴邦     
李泾一 《求是》2013,(4):51
习近平总书记近来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既是历史的总结,也是现实的警示,更是对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要求。古往今来,凡事成于真、兴于实,败于虚、毁于假。盛唐时期的姚崇,历任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宰相。他临死前,有人问他有什么为政经验,他只讲了四个字"崇实充实",意思是说,  相似文献   

11.
电视剧《唐明皇》有一个感人的镜头:唐明皇吃蝗虫。在李隆基即位之初,国家是很艰难的。这时,在全国主要粮食产区又发生了严重的虫灾。遮天盖地的蝗虫快把田里的庄稼吃光了。当时人们把蝗虫视为神,认为得罪它就要受天灾惩罚。所以,遍地蝗虫没有人敢去碰一下。而蝗虫繁殖力又极强,如不及时扑灭将给农作物带来毁灭性灾难。面对这一关系国家安危和人民生存的严重情况,李隆基在宰相姚崇的鼓励和支持下,亲临灾区指挥灭虫,为了破除对蝗虫的迷信,他还当众吞吃油炸蝗虫。这个治国安民的举措,感动了全体军民,也  相似文献   

12.
唐懿宗时期,宰相杨收建了一座白檀香亭子,众人送礼,有王羲之的真迹等等,杨宰相很高兴。宣州观察使李璋,暗暗记下亭子的尺寸,等亭子竣工。一张华美的地毯恰如其分地镶嵌在亭子里,自然喜得杨宰相心花怒放。礼物的价值不在于地毯本身.别的宝贝价格高得多了去了,关键在于没有人像李璋这样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3.
明代江陵县令范理由于为官清廉,被当朝杨宰相推荐提升为德安太守。范理受到重用后,同僚们劝他应该备重礼感激杨宰相。范理答曰:“宰相为朝廷用人,我为朝廷出力,皆是为公办事,并非私人之交,公不私谢嘛!如果我用重礼酬谢宰相,岂不亵渎了宰相的仁爱?”范理所奉行的“公不私谢”的做法,在当今的社会现实中,不仅值得被提升的“官”儿们所仿效,也很值得那些能提拔人当“官”的“官”儿们借鉴。按理说,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把那些德才兼备和符合“四化”要求的干部提拔到各级各类领导岗位上来,这原本…  相似文献   

14.
宋太宗打算任用吕端当宰相,私下里跟一些朝臣征求意见。听到的是一片反对之声,理由是吕端这个人太糊涂,不堪大用。太宗困惑了,他想知道吕端糊涂在什么地方,于是知道了下面的事。有一年,吕端刚被提拔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上朝时从一群文武官员前经过,一个小官似乎对他的能力很不服气。于是对着他的背影轻蔑地说:这个人竟也当了副宰相了?  相似文献   

15.
郭庆晨 《党课》2014,(9):80-82
一提到为官清廉自重,就不能不想到陈执中。陈执中,字昭誉,北宋仁宗朝大臣,官至宰相,掌军政大权。官居高位,权倾朝野,正是天马行空、呼风唤雨的大好时机。然而,做了宰相的陈执中却从不以高官自恃,更不以权谋私,而是处处严于律己,一直为官清廉。  相似文献   

16.
从公仪休嗜鱼拒鱼说开去文水千多年前,鲁穆公的宰相公仪休是一个嗜鱼如命的人。他担任宰相以后,鲁国各地有许多人争着给公仪休送鱼。可是,公仪休正眼不看,并令家中管事之人,一条鱼也不准接受。他对弟弟说:“你以为这帮人是喜欢我、爱护我吗?不是。他们喜欢的是宰相...  相似文献   

17.
范富文 《世纪风采》2013,(12):40-43
清朝末年,民间曾流传这样一副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写的是李鸿章,李乃安徽合肥人,曾任宰相;下联写的是翁同和,翁乃江苏常熟人,曾任司农(相当于现在农业部长)。  相似文献   

18.
气度与高度     
蔡建军 《党课》2013,(12):95-97
北宋的吕蒙正是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宰相,第一个状元宰相。他有敢于顶撞皇上的胆量,也有唯才是举的气量。皇帝虽然生气,但还是舍不得弃之不用,这不仅是因为吕蒙正为官做人公正无私,也在于心境豁达,气度非凡。  相似文献   

19.
偶翻遗弃一旧书:说的是有个皇上喜弈,他让宰相每天派个棋手进宫陪他下棋。可是前来陪弈的棋手总被皇上杀个大败。时间长了,皇上觉得奇怪,便问宰相:“爱卿,偌大的国家,竟没有遇到一个高手赢过朕的?”宰相笑着回答:“皇上是皇上,自然而然的准赢了!”“下棋嘛,比的是棋艺,赛的是高低……”皇上不悦却讪笑着对宰相吩咐:“去、去、去,明天找个高手来,要是真的赢了我,我就赏这只瓷茶壶!”这壶非同一般,如纸一般薄,似叶一般轻,水晶般透明,左边镶一条金龙,右边着一只彩凤,搁上名山好茶,水晶般透明,滚开的水儿一烫,透过茶…  相似文献   

20.
甄鹏 《理论学刊》2006,(3):95-96
一、宰相的概念“宰相”一词,在中国古代一直不是正式的官职名称(除了辽朝),而只是丞相等执政官员的通称。那么,宰相的含义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宰相就是在国家最高决策层中参议政事、起百官领袖作用的人。具体分析,宰相必须具有如下要素:1.处于国家最高决策层。处于国家最高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