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十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一堵不可抗拒的巨大“水墙”。另外,海啸可以传播几千公里,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印度洋海啸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灾难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于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之后又发生了10多次强烈余震。震中在印尼苏门答腊岛亚齐特区印度洋海域水下10公里。这是一次40年来强度最大的地震,特别是因海下地震而引发的世所罕见的海啸,给印度洋沿岸地…  相似文献   

2.
在天津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来自西方的金融家几乎众口一词地用“Tsunami”(海啸)来形容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这个词立即让我们联想到印度洋海啸的可怕场面:高达数十米的狂涛巨浪,凶猛地冲向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间一切都被洗劫一空。海啸通常由海底地震所引发,由此搅动海水涌起惊天狂潮。当今美国所爆发的金融危机就是如同海啸一般的狂涛巨浪,其震源便是2007年爆发的次级贷款危机。  相似文献   

3.
发达富足、风光旖旎、港口便捷……说到“沿海地区”,人们总会想到这些美好的词汇。当日本遭遇特大地震和海啸灾难后,世界媒体又不约而同地为这类地区新加了前缀——“脆弱”!几十年来,有80%的美国人生活在沿海地区,75%的日本工业产值来自“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填海造地修机场、靠海建核电站,修人工岛、  相似文献   

4.
严婷 《当代党员》2009,(1):13-13
这个冬天有点冷。发端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如同海啸一般迅速波及五洲四海。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哪个地方可以成为商场海啸的天然避风港,重庆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5.
风云激荡2008     
2008是奥运之年,也是多事之秋.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海啸危害全球经济,冷战后延续近20年的世界秩序发出撕裂的声响;全球化在金融海啸中遭遇重创,但进程不会停止.俄罗斯在南奥塞梯对美国"亮剑".中国海外华人华侨不堪西方的傲慢与偏见大声说"不".金融海啸惊醒美国霸权梦,呼唤一个有监管的全球化时代.  相似文献   

6.
金融海啸具有爆发快、来势猛、传染性强、范围广、影响深、周期性等特性,如何有效地防范金融海啸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本文的研究兴趣与重点在于,以金融衍生品为研究重点,运用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阐述美国金融海啸发生的原因、影响,从法律与经济政策相配套的层面,提出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防范机制,以请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超越GDP 近年来,虽然中国的GDP获得了高速增长,但是很少听到中国人说自己的幸福也高速增长了。GDP增长一直是中国发展的核心目标,也一直是20世纪西方主流发展模式的中心。在金融海啸的摧毁之下,这个中心受到了震撼,虽然西方抗金融海啸的主旋律仍然以GDP为主调,但是一股另类的潜流却在呼唤“超越GDP”。  相似文献   

8.
徐莹 《宁夏党校学报》2008,10(4):99-102
面对全球公共问题的不断涌现,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日趋明显。澳大利亚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印度洋海啸救灾中所谋求的同本国政府、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以及当地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反映了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治理过程的基本路径。在多层次地重新建构中国的大国形象过程中,中国也应注意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日本时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宫城县以东海域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和海啸。这是日高的一次。截至当地时间3月28日15时,强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造成10901人死亡,17649人失踪。  相似文献   

10.
于俊东 《党建文汇》2008,(12):18-18
金融海啸的余波仍在侵袭着金融业,近期汇丰、花旗、高盛等着名金融机构纷纷传出裁员的消息。有关专家预计,受本轮金融风暴的影响,全球银行业将有200万人丢去工作。  相似文献   

11.
金融海啸使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实体遭受重创。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并非只有挑战没有机遇。政府要制定出相关政策积极应对金融海啸,以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化"危机"为"机遇"的应对措施:抓住机遇,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换代;适时地对现有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增加投资,集中解决民生等领域的历史欠账。使这次"金融危机"成为中国提高国际经济和金融地位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2.
2007年8月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演变为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人们在关注这一危机的同时,又开始重新回顾、思考资本主义的"替代"问题.此次"金融海啸"的爆发,使我们对"替代全球主义运动"有了进一步认识,为我们探寻一种充满公平、合理、正义的全球化替代方式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前进动力.  相似文献   

13.
刘洋 《理论研究》2009,(3):38-40,63
2007年8月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演变为"金融海啸"。此次金融危机虽然起始于美国,但却迅速发展到整个世界,欧美发达国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业、出口业已经受到巨大影响。人们在关注这一危机的同时,又开始重新回顾、思考资本主义的"替代"问题。此次"金融海啸"的爆发,使我们对"替代全球主义运动"有了进一步认识,为我们探寻一种充满公平、合理、正义的全球化替代方式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前进动力。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2,(10):20-20
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计划从本年度起修建世界最大规模的海啸观测网,将在北起北海道近海、南至千叶县房总半岛近海海底154处埋设地震仪和水压计等观测装置。一旦发生海啸,相关数据经由光缆能瞬间传输至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气象厅等相关机构。  相似文献   

15.
泰组 《党建文汇》2009,(11):17-17
马尔代夫10月17日召开全球首次水下内阁会议,总统和内阁官员在水下签署倡议书。呼吁各国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暖。路透社报道称,马尔代夫总统穆罕默德·纳希德以及副总统等11名内阁官员当天穿着黑色潜水服,身背水下呼吸装置,头戴防水面罩潜入6米深的水下开会。会议历时30分钟。  相似文献   

16.
这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被称为金融海啸,人人谈啸色变,唯独有一特殊现象,就是连西方许多人都重看中国的发展,都在争说中国模式,认为一场金融海啸反使‘中国模式’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并拿中国模式来和其他发  相似文献   

17.
本月11日,一场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的大地震震动了日本,震惊了世界。这场里氏9级地震立即引发了巨大的海啸,给日本东北沿岸地区造成严重的破坏。海啸预警声,纷纷在环太平洋沿岸地区响起。  相似文献   

18.
时事测试     
去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8.9级地震引发的海啸是近几年来自然界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的一场灾难,截至今年1月20日,灾难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22万人。为此,国际社会开始把对灾难的预防摆到桌面上来,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胡蕊 《奋斗》2009,(1):40-42
2008年秋,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以迅猛之势由华尔街袭向整个欧洲、亚洲和拉美,并最终引发了新一轮的全球性经济动荡。最初,“次贷危机”这个曾经陌生的词汇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随着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人们开始了种种不解、猜测与担忧,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海啸会不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击垮一个又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20.
书林漫步     
《理论与当代》2009,(3):47-47
《金融海啸撞击2009年》;《成败就在刹那间》;三杯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