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合同责任研究(上)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颁布,正式确立了中国合同责任制度。中国合同责任理论结构,包括合同责任的概念、合同责任的归责原则、合同责任的构成,以及合同责任方式及其具体运用等;中国合同责任的制度结构,是指具体的责任制度,包括缔约过失责任、合同无效责任、先期违约责任、加害给付责任、实际违约责任和后契约责任。本文立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合同责任的规定,结合实际,上篇重点研究中国合同责任的理论结构,下篇分析各种合同责任制度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从提出要约到后契约义务履行完毕,才是合同外延的完整界定.合同责任的内容包括缔约过失责任、合同无效责任、违约责任、后契约责任.我国新合同法在不同的领域和不同阶段,采用了不同的合同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3.
合同责任是民事责任的一种.新合同法对合同责任做了较大的改进性规定.合同责任的内容应包括缔约过失责任、合同无效责任、违约责任和后契约责任.合同责任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和严格责任两方面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世贸组织与合同法的违约归责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原有的合同法的违约责任归责原则实质上是过错责任原则。从世界法治观念的演进历史看,原有的归责原则存在一定的缺憾。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的形势,我们不得不借鉴英美法系的合同违约归责原则。二、基于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认同,我国新的《合同法》(1999年 10月 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接纳了违约责任的严格责任原则。三、新的《合同法》的违约归责原则的改变,究其本质是违约责任的扩张化,具体表现在前契约责任。附随义务责任和后契约责任方面的扩张。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次对缔约过失责任作了规定。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基础应是诚实信用原则。对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应注意其与侵权责任竞合,注意违约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的区别,对《合同法》第42条中“其他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的界定,以及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6.
合同责任的归责原则是合同责任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合同责任归责原则究竟是什么 ,有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 ,我国《合同法》确定的合同责任归责原则是一个体系 ,是由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原则构成的。这两种归责原则在具体表现上分为三种形式 ,即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它们各自调整不同的合同责任归责问题  相似文献   

7.
合同责任的归责原则是合同责任制度中的核心问题。关于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合同责任归责原则 ,学者们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 ,我国《合同法》在科学吸收以前立法合理规定的基础上 ,充分借鉴了国外立法的有益经验 ,确定了以严格责任为主 ,兼采过错责任的二元归责体系。这一归责原则体系的确立既保持了中国特色 ,又充分体现了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新《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了合同诈骗罪.文章结合司法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合同诈骗罪的认定、违约责任及合同效力做了一些探索合同诈骗罪的责任承担方式;合同诈骗罪成立后合同的效力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合同诈骗罪的认定进行了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9.
按照合同法的一般原则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 ,应承担违约责任。由于违约责任存在的前提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 ,因此 ,违约责任制度保护的是当事人因合同所产生的利益。但是 ,如果合同还没有成立 ,一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 ,因过错使另一方蒙受损失的 ,如何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并使有过错的一方当事人承担责任 ,则是违约责任未能解决的难题 ,传统民法理论重视违约责任而忽视缔约过失责任 ,有时甚至混淆了违约责任和缔约过失责任。这对保护当事人在缔约阶段的信赖利益是非常不利的。一 缔约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合同法》第122条关于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规定,在文义上涵盖过宽,其适用应有所限制。我国司法实务在处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案件时又不适当地禁止违约之诉,只允许当事人选择侵权责任,有违《合同法》第122条规范的意旨,应予改正。  相似文献   

11.
赠与合同是现实生活中常见合同的一种,《合同法》专章进行了规定。赠与人的责任可归纳为瑕疵责任(包括故意不告知受赠人瑕疵、保证无瑕疲、附义务的赠与)、缔约责任和违约责任等三种,其承担责任的条件、责任方式、赔偿范围等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违约责任制度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合同法》中若干新制度的阐述和分析,明确了我国违约责任制度的创新点对于保障合同安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合同法》中若干新制度的阐述和分析,明确了我国违约责任制度的创新点对于保障合同安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运用法经济解释方法,将中标通知书的法律性质理解为能产生合同生效的承诺,将责任理解为违约责任,符合《合同法》立法初衷和立法精神。工程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招标人悔标并拒绝签订合同,不是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而是要承担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15.
试论后合同义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同法》将合同关系作为动态发展过程予以调整,将诚实信用适用于合同关系的各个阶段,科学地规定了后合同义务。此义务有告知或通知义务、协助义务、保密义务、忠实义务。但《合同法》没有规定违反后合同义务的责任,有必要从理论上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当代合同法理念将合同理解为一种过程,认为合同法不只保护一纸合同书,而更倾向于对合同关系过程的调整。由此,合同义务出现了扩张,产生了后合同义务的概念,我国新合同法第92条对此作了相关规定,但理论界对此系统深入研究较少,文章试对后合同义务的界定、后合同义务的理论基础、立法状况、义务形态及违反后合同义务的责任作一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制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是我国民事立法史上一个创举,体现了我国民事立法指导思想上的成熟和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本文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违约责任的主要内容、该法对违约责任的新规定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违约责任作为合同法的一种民事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价值。而有关违约责任的价值取向,新修订的合同法采用严格责任原则,这一举措有重大意义。英美法系严格责任原则的立法及判倒,对于我国合同法对违约责任的确认,具有借鉴作用。严格责任原则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在实践中的适用存在例外。  相似文献   

19.
缔约过失责任是我国合同法中所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 ,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应具备一定的条件。缔约过失责任有相应的适用范围。缔约过失责任既不同于违约责任 ,也不同于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20.
新合同法在违法责任的归责原则上采取的是单一的严格责任。本文对这一制度安排提出质疑,对单一严格责任主张者的理由逐一加以分析商榷,并指出适用单一严格责任可能带来的对既有法律传统、群众法意识、合同法律体系以及合同法价值取向等的冲击和扭曲。文章最后主张:我国合同法在违约责任归责上应采取以过错责任为主、严格责任为辅的二元归责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