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道路承载着“中国梦”前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梦”就是现代化之梦,社会主义之梦,民族复兴之梦。在“中国梦”的三种含义里,现代化是形态,社会主义是灵魂,民族复兴是主体。中国道路从来连接着“中国梦”。“中国梦”是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处境刺激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崔健 《人民论坛》2023,(9):16-20
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有生气、最多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封闭到开放、由衰落到复兴的历史,亦是一以贯之持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3.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系统阐述了关于中国梦的思想。2012年末,作为总书记的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旋即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习近平的讲话,把中国梦概括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对中国梦的内涵进行了拓展,使之有着比民族复兴更广阔的含义。无疑,中国梦首先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这是由历史决定的。其次,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基于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党史国史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为主题的专门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党史国史记录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从觉醒到不断实现的社会发展过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开创了发展道路;学习党史国史,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5.
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新发展要求中的本质规定与战略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二者协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理论逻辑上,共同富裕是民族复兴的物质之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精神所依,二者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基础、精神指向;在实践逻辑上,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行路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共同富裕打牢了各民族繁荣发展的基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着民族团结的伟大力量,二者互构逻辑,通过坚持全面系统发展、推动文明建设、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坚持党的领导,协力共进形成强劲推动力,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6.
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与共同目标,也是一面能够最广泛、充分、持久地调动全民族一切积极因素的最富感召力的精神旗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定地担负起的神圣使命,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旗的先锋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统一起来,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7.
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维护祖国统一是爱国主义的表现,是动员和鼓舞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原有动力;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也是重要的基石。实现中国和平统一是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体现,符合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就是民族梦、复兴梦,归根结底是人民梦,”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开创、坚持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找到了一条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整体概念,从思想的整体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有助于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实践中,更加坚定、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坚持中国道路是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为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提供了实践遵循。党的二十大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为新时代新征程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
张楠 《传承》2013,(14)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而民族复兴既是中国梦的目标追求,又是其动力导向和评价标准。对民族复兴的把握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实现中国梦要处理好中国梦与个人梦、贡献与索取、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重视价值观教育,注重社会正能量的传播以及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将更有利于“中国梦”从梦想到现实。  相似文献   

11.
张楠 《传承》2013,(12):92-93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而民族复兴既是中国梦的目标追求,又是其动力导向和评价标准。对民族复兴的把握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实现中国梦要处理好中国梦与个人梦、贡献与索取、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重视价值观教育,注重社会正能量的传播以及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将更有利于“中国梦”从梦想到现实。  相似文献   

12.
卷首     
《协商论坛》2011,(10):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找到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中国人民付出艰辛努力、作出巨大牺牲,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这条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并为此而进行了不懈的奋斗。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中心任务,但都是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的。以…  相似文献   

14.
宋林飞 《群众》2013,(7):33-33
新近捧读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编撰的《中国梦30问》一书,感到耳目一新、令人振奋。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已成为响彻中国大地并日益引发世界倾听的时代最强音。正确阐释、热情宣传中国梦这一时代命题,高举起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旗帜,对于引导人们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信心决心,积极投身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13,(3):1-1
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后不久,习近平同志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向世界庄重宣示“中国梦”,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3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会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再次畅谈“中国梦”,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党新的领导集体向中国和世界作出的重大昭示。  相似文献   

16.
少年中国论     
经过百年奋斗,今日中国具备了少年体格、少年自信、少年前景,梁启超所呼唤的少年中国已经转化为美好现实。少年中国的最大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包括硬实力的复兴与软实力的复兴。这是民族之梦,也是个人之梦。还要看到,少年中国正面临成长的烦恼,需要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对外,主要是跨越“修昔底德陷阱”,走好和平发展道路;对内,主要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走好和谐发展道路。为此,少年中国需要培育少年精神,养志气、去骄气:养朝气、去暮气:养静气、去躁气:养勤气、去奢气,只要人人永葆少年中国之精神,一定能够实现少年中国之梦想。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认识论角度看,标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选择,明确了民族复兴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指向;从价值论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提供了根本遵循,还为后发国家迈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同时为世界社会主义实现复兴作出了原创性时代例证;从方法论角度看,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道路选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聚焦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激发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力量,从而筑牢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8.
马光远 《北京观察》2013,(12):10-15
中国梦的最大内涵是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在于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这是举国的共识.毫不夸张地说.能不能真正推动改革,是决定中国梦美梦成真还是黄梁美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李冬梅 《人民论坛》2014,(5):169-171
为使中华民族摆脱奴役、贫穷落后境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大众为主体、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在几代领导集体艰辛智慧的运筹探索中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总结经验进行理论创新,找到了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清晰的民族复兴大道。  相似文献   

20.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凝聚起了亿万人民攻坚克难的正能量,“梦”在时代热词中独领风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对过去汉唐盛世的简单呈现,而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全面振兴,体现着传承与创新、追赶与超越的大国复兴模式。靠什么来凝聚起亿万人民实现梦想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