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建忠 《党政论坛》2011,(15):10-12
井冈山斗争时期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构成了牢不可破的“井冈山情结”。这种情结是人类文明中最丰富、最生动、最纯洁和最为高尚的一种心理感情,它的审美价值远比人类其他诸如恋人间、家人间、亲友间的情感更为珍贵。因为这种隋感是在枪林弹雨中升华,是在炮火硝烟中净化,是在生命与鲜血的交融中进入凝重悲壮、和谐统一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邻避情结表现为公众既认可有利于整体利益的公共设施建立,又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矛盾心理,进而引发抵触情绪或集体行动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关研究的议题多集中在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层面,价值取向上多将邻避情结视为社会治理中的“非理性”要素,忽视其作为一种情感资源的积极面向,尤其是对于政策型邻避现象的探讨,仍然处于缺位状态。文章基于情感社会学的解释框架,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维度入手,以新冠疫情期间的政策邻避现象为案例,重点研究风险认知、防护、救助、治理各个阶段的政策邻避现象及情感表征,最后提出政策型邻避情结的引导策略,试图超越传统的情感—理性二元对立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井冈山精神,尽管博大精深、丰厚富赡,然而在其各个方面与诸多层次间,应该说有一贯穿始终和占据核心地位的灵魂和主线.对此应该如何表述呢?《求实》1992年第7期刊载的刘世珠《井冈山精神之我见》一文,认为井冈山精神的核心是“坚定正确的开创革命道路的精神”.此论,虽然对于井冈山精神的进一步研究不无启迪,但是其不足和偏颇亦极其明显,很有深入商讨和探索之必要.  相似文献   

4.
正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90年前,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冈山斗争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井冈山斗争中创造的优秀革命文化,也是激发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井冈山时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  相似文献   

5.
赵勇刚 《学理论》2012,(18):88-89
把伯明翰学派纷繁复杂的著作统一起来是学者们共同拥有的文化政治情结。这种情结彰显出对普通大众的关怀,具有显著的"民粹"特征。以霍加特、威廉斯与汤普森为主的伯明翰早期代表人物从文化生产的角度宣扬民众文化活动,代表了一种文化生产的民粹主义情结。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虽然气候寒冷 ,但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然而 ,就是这样一块丰饶的沃土 ,在历史的车轮驶进改革开放的年代 ,却没有结出应有的硕果。与东南沿海和其他发达省份相比 ,经济发展步伐相对缓慢 ,这是困扰黑龙江的一大根本问题。笔者认为 ,这种现象与龙江人传统、落后的心理习惯密切相关 ,而这种心理习惯则寻源于龙江人的“黑土情结”。可以说 ,黑龙江的文化就是一部黑土文化。黑黑的土地养育了世代沿袭的龙江人 ,黑土就是他们的生命 ,是财富的来源。因而 ,人们自然对黑土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结———“黑土情结”。“黑土情结”在正反两方面对龙…  相似文献   

7.
民间情结是张承志小说标志性的特征.他的小说执著地演绎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民间情结,其民间化程度之深、范围之广罕有人能比.这种民间情结的展示也在提示着我们对“文学第三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胡晓研  宋奇洋 《学理论》2012,(3):110-111
在中国绵延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陶渊明就是其中之一。他率真、刚正不阿、自然"真"爱的文人气质和独特的"陶诗"风格,深受后人的追随和模仿。经过日积月累的组建和凝练,演化成一种情结,这种因蕴藏着"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而产生的强烈的无意识冲动,有个体发展成"普遍存在",我称之为"渊明情结"。这个具有浓重文化背景和深蕴的情结,一直对中国社会的个体、群体以及未来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概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领导创建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井冈山素以"天下第一山""中国革命的摇篮"著称于世。彭真称井冈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为什么说井冈山是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呢?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  相似文献   

10.
构建信任机制是决定社会组织能否顺利嵌入社区的重要因素。根据社会组织获取社区信任和合法性地位的实践路径,在嵌入式治理理论基础上提出社会组织嵌入社区的资源、情感、能力三重路径分析框架。以地处山东沿海的Q市某专业社会服务机构F组织为例,对其参与某社区服务中的主体间互动情况和深层运行逻辑开展探究,发现通过这种三重路径可形成街居复合体与社会组织的双轨治理模式。社会组织通过资源嵌入对接社区资源、通过情感嵌入构建伙伴关系、通过能力嵌入树立威望,并在与最基层治理主体街居复合体的互动中形塑“非正式权威”,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一轨。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70周年。在井冈山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不仅用鲜血和生命使革命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而且还在伟大的革命实践中培育了光荣的井冈山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井冈山精神是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斗  相似文献   

12.
正廉政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尽管过去历代封建统治者不能完全做到廉政,但作为主流文化是要求廉政的。毛泽东深受优秀传统文化薰陶,自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始,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廉政思想就在逐步形成和发展。毛泽东的一生是廉政的一生,他的廉政思想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历史阶段。一、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期(一)井冈山斗争时期。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那时是草创,毛泽东廉政思想在萌芽阶段。对于新建立的苏维埃政府机关,要求它接受群众监督,对贪污  相似文献   

13.
田义 《学理论》2013,(24):177-178
张爱玲,中国20世纪文坛上的天才作家,犹如寂静夜空中滑落的流星,璀璨夺目,光彩照人。张爱玲的作品在美的背后,潜藏着无尽的感伤。感伤的根源在于张爱玲无意识中形成的"家"情结,这种"家"情结影响到张爱玲的文学创作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陈潭  刘璇 《理论探讨》2024,(1):54-60
数字时代是信息时代的进阶版,是信息技术迭代发展的新兴变革浪潮。数字时代下的数字技术经过迭代优化后更加贴合人类特征,更容易满足人类多样化需求,却也在无形间使人陷于数字焦虑的实践困境之中,衍生出心理层面的负面情绪,并且在持续发展的数字时代中演化为一种持续性的焦虑状态。这种数字焦虑在数字时代语境中呈现再生性、集体性、情绪性、依赖性等特征,并在工作、学习、生活、情感等多场景中分别表现为内卷化焦虑、碎片化焦虑、智能化焦虑和缺失性焦虑。因此,针对多场景的焦虑情绪,需要通过形式治理、内容治理、能力治理以及情感治理方式来加以纾解。  相似文献   

15.
严登平 《学理论》2009,(31):177-178
思归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有文化现象,而这种文化现象其实在《诗经》时代就已经开始形成。本文试从恋家情结、厌战性格、孤寂情怀等三个方面分析《诗经》中思归诗产生的原因及其文化意义,并经过以后的不断地积淀、融合,丰富了思归母题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余琪 《理论导刊》2008,(3):120-122
贾平凹是一位极富创作个性的作家.他区别于其他作家的最大特质在于,既有对中国文化及其美学传统的传承,也有对西方现代意识的摄纳和借鉴,从而在创作中表现出独特的审美追求,这种追求具体显现在作品的开放气息、男女之情、神秘感、农民情结、闲人形象塑造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在新时代依然具有极其丰富的时代内涵。新时代下将井冈山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们要通过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进课堂、依托校园文化为载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弘扬井冈山精神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党的干部怎样才能与群众血肉相连?本文介绍了一种独特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正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之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2016年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井冈山时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要"坚持用井冈山精神等革命传统铸魂育人"。  相似文献   

20.
《兴国土地法》作为土地革命时期的一部重要法律,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它既是对《井冈山土地法》的原则修正,又影响着后续的几部法律,是土地革命能够成功的法律依据和理论基础。这种"充分尊重群众和规律"的立法理念,在现如今的土地政策改革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