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为何需要扩大内需? 一提起出口导向为主的发展模式.大家首先会想到广东。其实不只是广东,江浙模式也是出口导向的.整个东部地区都是如此。东部地区又占了中国经济的大半壁江山.因此可以说广东模式.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就是中国发展模式。反思或超越广东模式,就是反思或超越近30年的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发展模式就是中国发展道路。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必然成为完善中国发展模式的指导思想。中国传统发展模式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必须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这些缺陷,实现从物本到人本、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从自发发展到自觉发展的转换。我们要正视中国发展模式,坚持对中国发展模式的自信。  相似文献   

3.
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示给世人的一种特质,这种特质是具有勃勃生机与活力的。我们要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中国模式。完善中国模式,应当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问题,科学处理十大关系。这十大关系涉及完善中国模式的世界观、方法论,也涉及完善中国模式的价值观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模式是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具有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下的政治模式、渐进增量式改革等特点。中国模式丰富和发展了人类社会发展模式和人类文明,使中华文化在世界具有更大吸引力并获得更大范围的传播,使社会主义摆脱传统僵化体制的影响,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推动着社会主义运动向前发展。因此,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使世界上很多国家关注和研究中国模式,中国不但在改变自己,也在改变着世界。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模式是在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换为和平与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中国模式的理论依据就是当代中国之所以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因和根据;中国模式的实践基础就是3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模式形成的标志在于它的特殊性;中国模式有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特征;中国模式有多方面的发展目标,总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也可以称作“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所谓“中国模式”,实质上是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苏星鸿 《唯实》2011,(5):21-24
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概括中国模式的科学内涵,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推动中国模式的创新发展,以全球视野认识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这是探讨中国模式的三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围绕"中国模式"的争论由来已久,持续不断,但莫衷一是。中国人自己对"中国模式"的解读最被期待,但方式必须正确。唯有按照中国自身的特殊发展逻辑进行理路分析,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中国模式"就是"中国道路"的理论升华,是中国的特殊发展制度和机制,实践证明,它是成功的。当然,"中国模式"尚需经受进一步的挑战和考验,并从中得以优化升级,方可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1,(8):45-45
针对中国道路,当前国际上有各种议论和提法,有的讲“中国模式”,有的讲“中国道路”,也有的讲“中国威胁”,这从不同侧面说明,中国人走的道路不同于世界上已有的任何类型。中国道路的核心,就是中国人对自身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发展步骤所特有的理解和认识,是我们朝着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方式、经过哪些步骤去发展我们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关于中国模式的议论,可谓众说纷纭。在最直接的意义上。所谓中国模式,应该就是对中国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概括和总结.有着鲜明而独特的内在规定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模式”是中国特色的实践.中国特色是“中国模式”的概括。说“中国模式”多么好,是否定不了的事实,不然不会有30年的高速发展。说“中国模式”有缺陷,也是否定不了的事实。好不等于十全十美,不等于没有缺陷。  相似文献   

12.
泉州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49-49
乡镇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蓬勃兴起时,中国农民创造了许多发展模式。以联户为主,发展乡镇企业的"晋江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内涵的扩大,被称之为"泉州模式"。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中国模式,尚有待进一步完善.我们应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贯穿于完善中国模式全过程,从而形成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可简称为人本模式.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发展理论,分析总结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经验,使之升华为中国经济的人本模式,初步形成以人的需要为逻辑起点、以人的发展为主线、人本导向的经济理论,同时,以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制定人本导向的改革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论新的历史起点上的重庆新政与重庆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庆新政与重庆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是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五大矛盾.实质上,重庆模式,就是具有重庆特色的科学发展模式而不是不可持续的片面发展模式,就是行之有效的"两手抓,两手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而不是经济上坡、道德滑坡的发展模式,就是社会主叉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而不是"市场经济"排斥"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就是越发展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越稳固、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和尊严指数越高而不是越发展党和国家"为人作嫁"的危险性越高、人民群众的痛苦指数和卑贱指数越高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模式”的实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旗帜、道路、理论体系与制度的统一,是世界现代化的共性与中国个性的统一,是传统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统一,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是变与不变的统一.这五个“统一”表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表现形态、本质特性、时空特性、形式特性和发展特性等不同层次的内在规定性.全面分析与科学把握这些内在规定性是继续深化当前“中国模式”之争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法理学在政治的框架里历经了数十年,逐渐从建国初期政治话语的附庸之中摆脱出来,在对政治话语的追随和演绎之后初步展现了自身的生成逻辑和独立品格。但在新时期,中国的法理学在西方知识与中国模式之传统经验间,在“权利本位”和中国模式之“发展”“稳定”之间,在以“个人”为本的法理观与中国模式之以“人民”为本的法理观之间依然存在着矛盾。那么,在摆脱了政治修辞下的新时期的中国法理学该何去何从,将是当下法理学发展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模式”的概念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倩 《唯实》2008,(10):24-27
“中国模式”特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道路或发展经验,是从全球化的角度或世界视野来看待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中国模式”和“北京共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时间上,“中国模式”特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道路,其内容不限于经济领域,而是综合性的概念;“中国模式”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是对人类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中国模式”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这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被称为金融海啸,人人谈啸色变,唯独有一特殊现象,就是连西方许多人都重看中国的发展,都在争说中国模式,认为一场金融海啸反使‘中国模式’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并拿中国模式来和其他发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的快速发展及不断上升的国际影响力,彰显了中国模式及其发展经验的历史价值和世界意义。中国的渐进改革、减贫经验和民族关系模式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或转型国家提供了新的政策启示,中国不断增强的世界贡献及其推动的南南合作,也正在悄然改变国际体系的演变进程。作为对当前日益紧迫的世界发展与国际治理问题的回应,中国模式显示了其巨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及对外辐射力,为中国赢得了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王经伦  杨竞业 《探索》2011,(1):170-174
重庆模式是一个成功的科学发展模式。重庆模式创新了发展方法,开阔了发展视野,提炼了发展精神。重庆模式具有中国价值和世界价值。重庆模式促进中国西部都市圈的建设。在中国,京津冀都市圈、沪宁杭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和渝蓉贵都市圈形成四足鼎立的科学发展新格局。重庆模式给广东带来新的发展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