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斯大林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态度有一个转变的过程:从不支持金日成武力统一朝鲜半岛,到帮助朝鲜进行战争准备。朝鲜战争爆发后,斯大林明显希望中国参战,不断敦促中国出兵,其战略意图在于扩大苏联对远东的影响,加深中朝对苏联的依赖。朝鲜战争的影响是深远的,使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加强了中苏朝的结盟关系,也加强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存在,恶化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远东研究所经社研究处处长马涅热夫认为中央计划经济对中苏这样的农业大国欲在短期内把资源集中在工业发展的某些项目上,证明相当有效。但是,若干年后,这种中央管制经济压制了生产者的利益,堵塞了经济自我更新和改善生产率的内部源泉,妨碍资源横向交流,引起深刻的部门比例失调,造成全面短缺和永久投资饥饿。80年代初,中央管制经济陷入空前危机,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处于停滞状态,从而促使苏联实施改革。由于中苏经济有不同之处,如:1.苏联经济以大规模、相当现代化生产为基础,并对市场高度垄断。中国则以小规模生产发挥巨大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部门领导亚历山大·雅可关列夫在南朝鲜汉阳大学《中苏研究》杂志上撰文,谈了苏联的改革及其前景,现摘译如下:改革失败原因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改革发起者主要代表苏联党政上层官僚。他们本可像过去那样生活得很好,但他们感到来自下面日益增大的压力,尤其是知识分子方面的压力。社会各阶层本可像过去那样生活下去,但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水平与他们的劳动投入和国家强大的生产潜  相似文献   

4.
苏联与朝鲜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战争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在众多与朝鲜战争有关的国际因素中,苏联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从苏联与朝鲜战争这样一个相对宏观的角度,提出如下几点看法:(1)苏联是朝鲜分裂的始作俑者之一,而朝鲜的分裂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朝鲜战争;(2)北朝鲜首先发动的军事进攻,事先得到了苏联的认可和支持;(3)中国出兵朝鲜承受了来自苏联施加的一些压力;(4)苏联空军的秘密参战,意味着苏联事实上参加了朝鲜战争;(5)苏联对朝鲜停战的实现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苏联虽然没有公开参加朝鲜战争,但在战争的缘起、爆发、进程和结束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战争的后果负有责任。  相似文献   

5.
对外实行全面经济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它不仅包括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同时也对发展中国家和苏联东欧国家的开放。关于积极开展同苏联东欧国家贸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1985年春苏州会议上作了详细讨论,我国学术界对此也先后发表了不少文章从各个方面作了全面论证。近两年来,中苏贸易有了长足的进展,这正说明了中央的开放政策是非常正确的,大家的分析也是符合实际的。本文想就在中苏“三大障碍”未能完全消除的条件下,对中苏贸易发展前景的估价及如何进一步开展中苏贸易  相似文献   

6.
1990年10月以经贸部部长郑拓彬为首的代表团访问了苏联。在这次访问期间签订了中苏政府贸易协议和关于调整结算与支付的意向书,包括中苏经贸从1991年1月1日开始实行自由兑换的现汇贸易。签订这些协议的先决条件是中苏深入的经济改革、中苏经贸关系的发展以及双边贸易方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东欧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3 3 2 2 2 2 3 2 4 4 31盯97 9797叨97 97 9797叨97叨猎取核机密—前苏联研制原子弹内幕包文贵编译70年代苏联和卯年代俄罗斯国际战略环境的变化及对华外交比较郭树勇、钮菊生俄罗斯部分人士对苏联解体的反思钟亚平前苏联国家货币的可兑换性及对我国的启示杨槐苏联山改革走向崩溃施仁编译从社会道德的蜕变看苏联东欧的演变张锡恩前苏联的生态学研究张国胜浅析1917ee1918年俄国地方联合机构的演变徐向梅前苏联国家货币的可兑换性及对我国的启示杨槐中苏联盟与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沈志华《苏联演变与经济改…  相似文献   

8.
苏联电影中的"中国形象"贯穿于中苏友谊高歌猛进时期,也表现在中苏关系阴霾满天的年代,它随着两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变幻。1975年出品的苏联电影《德尔苏·乌扎拉》以及电影中展现的"中国形象",成为中苏政治冲突和军事对抗背景下的重要的文化事件。《德尔苏·乌扎拉》的波折命运是中苏关系特殊年代和"国家间政治"的副产品,也是曾经有着较大程度同质化的两国政治文化的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9.
1949年6月,刘少奇受中共中央的重托,成功密访了苏联。这次访问,释解了中苏两党间的较多猜疑,争得了苏联的广泛支持与援助,使“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得到了苏联的积极支持,是新中国外交史上首次影响深远的访问。  相似文献   

10.
二次大战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会战半世纪前的中苏谈判内幕(上)半世纪前的中苏谈判内幕(中)从经济发展实绩看苏联社会剧变半世纪前的中苏谈判内幕(下)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苏联东欧剧变的理论问题探索纳扎尔巴耶夫对苏联解体的反思论东欧和苏联剧变的真正原因斯大林民族定义之我见独联体国家独立以来的经济状况谢瓦尔德纳泽主张独联体应成为开放型组织独联体国家1997年经济情况和1998年预测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会议乌克兰劳动报酬法1997年独联体经济乌克兰今年裁减40万公务员独联体与地区经济一体化实验独联体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朝鲜半岛分裂伊始,南北双方就陷入了安全困境,不得不追求一种依存性的安全保障,即借助与大国结盟来取得军事优势。在有关朝鲜半岛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有美国的参与,形成美日支持韩国、中苏支持朝鲜的二元对立格局。纵观朝鲜半岛南北关系的发展,同盟的作用力,既可以有力地促进半岛的和平进程,也可以阻碍、中断半岛的和平进程,甚至让半岛继续长期处于分裂的对峙状态。  相似文献   

12.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朝关系经历了对抗与危机时期、缓和与蜜月时期以及僵持时期三个阶段。在对抗与危机时期,美国对朝采取经济制裁、军事演习等极限施压举措;在缓和与蜜月时期,美国对朝采取首脑峰会、工作磋商的接触政策;在僵持时期,美国对朝"谈压并举"。新冠肺炎疫情也没有给美朝关系改善提供机会之窗。而贯穿始终的是美国对朝制裁毫不放松。特朗普本人及其幕僚对奥巴马政府的对朝政策十分不满,积极应对突飞猛进的朝鲜核导技术,掌握在东北亚地缘战略竞争中的主导权。这成为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的动因。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推动了无核化谈判的展开和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但美朝无核化谈判依然陷入梗阻。  相似文献   

13.
三木内阁试图利用中苏矛盾在两国之间奉行“等距离外交”,一方面表示要全力推进中日缔约,稳步发展中日友好关系,以此提高对苏交涉地位;另一方面又不想开罪苏联,在中日缔约上施加种种限制,积极推动日苏对话,以增加对关战略博弈的资本,加重对中国谈判的筹码。三木内阁企图从中苏对抗中渔翁得利、两头通吃的作法反而使日本在苏联的压力下陷入被动,也引起了美国的反感和否定,从而使其推行的“等距离外交”在实践中四处碰壁,而不得不草草收场。  相似文献   

14.
帝国研究视角下的苏联解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联的建立与演进,似乎都与"帝国"有复杂的关联性。其前身——俄罗斯帝国是典型的陆上帝国。苏联成立后坚持反帝立场,但之后逐渐演变成为一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其标志就是形成了核心—边缘的帝国结构体系,以苏联统治中枢莫斯科及俄罗斯为核心,向外形成了三层边缘地带,其中第一层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第二层是中东欧华约成员国,第三层是在亚洲和美洲的经互会成员国。苏联解体实际上是"帝国终结"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次迟来的非殖民化,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这方面的具体原因至少有以下三个:其一,苏联领导人对当时局势的认识及判断和采取的对策及政策;其二,边缘地区民族主义产生了重要的动员和发动作用;最后,"帝国的负担"成为难以承受的现实负担。  相似文献   

15.
苏联解体的轻率和突然令人震惊,但官方的苏联历史是神化的.并非国有制过度这种所谓的恶疾导致了苏维埃体制的崩溃.苏联经济落后及其被军备竞赛所耗尽只是意识形态的神话.石油价格波动同样未在苏联解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后苏联时期俄罗斯相当长时期内的危机,不是从苏联延续下来,而是在拆解苏联时形成的.只有极少数公民有意识地否定苏维埃制度的主要基础.厘清苏联解体的原因,需要我们应打破教条和陈词滥调以及意识形态语言的藩篱.应区分苏维埃构想和其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苏维埃制度.苏维埃构想并没有消灭自己,也没有退化或自我毁灭,而只是在成长中出现了疾病,其一系列制度无法适应苏联社会和苏联人发展的新形势.苏联体系的主要特点,或者说斯大林主义,是在 1905-1917年革命、内战、20 世纪 20 年代的新经济政策、30 年代的集体化和工业化、卫国战争期间形成的.当时的环境导致苏共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选择的范围很小,只能基于现实的威胁、资源潜力和历史上造就的具有惯性的文化环境.二战结束后,苏联的领导层未能妥善解决摆脱"斯大林主义",摆脱动员发展状态这样的复杂问题,进而导致了一系列的政治危机并由于冷战而深化其严重性.苏联既是被冷战的对手所扼杀,更死于自己的双手.苏联合法性的危机酝酿了 30年才成熟.苏维埃制度早期的合法性源自对群众对社会苦难的记忆.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至 20世纪 60-70年代,苏联社会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但城市化给对苏维埃的不满制造了客观的前提条件.一种隐性的危险日益增大,即以前的苏维埃制度的思想基础迅速急剧地衰弱乃至消失.苏联短期内有两代感觉自己毫无生活保障的年轻人被改革、公开性、集会以及文化多元论弄得神魂颠倒.精英阶层的反苏部分的行动利用了这种世界观危机并使之加剧.而新一代领导人既无法迅速揭示也无法预防社会上已经出现的矛盾,而且无法找到有效的方法解决成熟的问题.党的高层与苏联社会现实的脱离令人震惊,他们自以为掌控着国内进程,但实际上底层的干部掌握着形势.这使得戈尔巴乔夫日益激进的改革导致雪崩式的后果.从这一意义上讲,苏联的解体是文明和世界观危机的结果.其实质在于,苏联社会与国家没能胜任在代际更替的过程中更新社会制度合法性手段的任务;无法保障文化历史类型嬗变的延续性,这种递嬗发生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并和整个社会走出20世纪20至50年代的动员型发展状态的危机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documents and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the so-called “china differential” in the 1980s where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COCOM allies accorded a more favorable export control policy toward China than the one they continued to impose on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 At the same time, a limited Sino-U.S. military relationship evolved, resulting in increased bilateral defense-related exchanges and American arms sales to China.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a differential” was clearly influenced by considerations of the strategic triangle and that the relaxation of restrictions on technology transfer to China was meant to serve broader U.S. politico-strategic objectives of containing Soviet expansionism and enhancing its power position vis-à-vis that of the Soviet Union.  相似文献   

17.
Liberal international theory foresaw neither the end of the east–west rivalry nor the fall of the Soviet Union. However, from the 1960s up through the 1980s, several liberal international theorists put forward insightful analyse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cold war, its changing importance in world affairs and the problems that increasingly confronted the Soviet Union. Well before the fall of the Berlin Wall, several liberal international writers sensed that the cold war was abating, that this abatement was important for world politics and that the Soviet Union was having serious problems in maintaining its status as a superpower with an Eastern European empire.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苏联东欧社会变迁的实证分析,从社会结构分层的视角探索苏东社会转型的原因及过程.首先,高度工业化与城市化所导致的城乡社会结构的改变,是苏联东欧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这是它与东亚、拉美等国或地区的社会转型具有深层关联性的一面.而农民迁移到城市的结构性流动所产生的复杂流动机制和分层机制,对苏东社会转型带来了直接的影响和冲击.苏东社会的中间阶层,其价值观、社会功能和政治态度对激进的制度转型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其次,先是深层次的社会结构发生转变,即由农民向城市工人的阶级分层发生变化,然后才是表层的社会结构发生转变,即在市场化背景下,苏东社会的阶层分层因利益多元化而发生分化.苏东社会结构转型的具体过程明显地分为这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中东研究》2012,48(4):563-589
This article follows the last 72 hours of the October 1973 Yom Kippur War; that is, the three days from the collapse of the first ceasefire, on 23 October, until 25 October, when the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340, which ended the war, was adopted. The goal is to present and analyse the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how it managed its policy vis-à-vis Israel and Egypt during the ceasefire imbroglio. However, the article devote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serious crisis with the Soviet Union that played out during those fateful hours. It stemmed from the note sent by the leader of the Soviet Union, Leonid I. Brezhnev, to US President Richard M. Nixon on 24 October. From the contents of the message, senior American decision-makers concluded that the Soviets were planning the unilateral deployment of an armed force to the Middle East. In response to this threat, these officials decided to raise the state of alert of the American armed forces to Level 3. The main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however, is that no real Soviet threat existed. On the contrary, the Soviet Union was interested in preserving détente and in continuing to cooperate with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put an end to the violence in the Middle East.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e article presents a comparative-historical treatment of the change in the religious life of Estonia from 1940 to 1991, when Estonia was part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article is based largely on documents of the archive of the Estonian commissioner of the Council for the Affairs of Religious Cults of the Soviet Union, documents which were not available to researchers before the collapse of the USSR. Religious change in Estonia has been compared to what happened in the neighbouring Baltic countries. The archival data shows an extraordinary decline of institutionalised religion in Estonia during the Soviet period (especially in the Lutheran and Orthodox Churches). Compared to the other republics of the Soviet Union (especially Catholic Lithuania), this fall was particularly drastic in “Lutheran” Estonia and Latvia. Also, some comparisons are made between Estonia, Latvia, Lithuania, and the rest of Europe, in order to test the author's hypothesis that by the end of the Soviet occupation, Estonian society was among the most highly secularised ones in Europe (or possibly the most seculari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