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太波 《当代广西》2014,(16):12-13
正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中国新时期法治建设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中央决定今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建设法治中国的两大"抓手"之一,这只"抓手"是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条件,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开辟全面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新境界,开拓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局面,开启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加快新时代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应把握新方位、推进新格局、深化新实践、拓展新成果,特别应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增长点,推动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达到新高度。  相似文献   

3.
论点     
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张文显: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和伟大实践而成功走出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遵循法治规律、通向良法善治的法治现代化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与中国法治建设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是法治现代化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也是21世纪人类法治文明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4.
汪道胜 《政策》2015,(2):30-3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深刻回答了在当今中国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作为政府组成部门,司法行政机关履行着普法依法治理、推进地方法治建设的重要职能,担负着政府和社会法治建设的双重任务,必须深刻领会依法治国的新战略、新部署,准确把握法治  相似文献   

5.
《传承》2016,(5)
董必武是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先驱和奠基者之一。其法治思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诞生,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形成,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得到完善和发展。董必武法治思想主要包括无法不成国家、依法办事、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些法治明理不仅指导了新中国法制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而且对今天中国社会的民主法治建设以及实现以宪治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法治建设驶上"快车道"。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建设法治中国",从法治"新十六字方针"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执政党力行法治的思路清晰可见。今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勾画出未来法治中国的新蓝图。在法律体系已经建成、法治设施逐渐完备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法治建设驶上“快车道”。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建设法治中国”,从法治“新十六字方针”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执政党力行法治的思路清晰可见。10月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勾画出未来法治中国的新蓝图..在法律体系已经建成、法治设施逐渐完备的基础上,四中全会意味着中国进入一个新的“法治时刻”。如何经由形式法治实现实质法治?如何发挥法治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主导作用?如何从法律大国转变为法治强国?中国又一次站在了法治转型的历史新起点。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科学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明确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认识、新概括,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思想、新理论。一、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朱华仁 《群众》2013,(2):14-15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作出了深刻阐述和全面部署,提出了坚定制度自信、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强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建设等一系列新提法、新表述和新要求,特别是在“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一部分,报告更是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意识等法治运行层面,系统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和重大举措。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论述,并将十八大精神贯穿到法治江苏建设中去,应注意把握好如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基本原理,结合法治普遍规律、现阶段中国国情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法治中国的丰富实践,提出并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整套新概念、新范畴,新命题、新论断,新观点、新理念。这些内容形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逻辑严谨、具有纯熟哲学方法和鲜明实践面向的法治理论,堪称"习近平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全面勾画法治中国建设宏伟蓝图,标注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新高度,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征程。统一战线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凌雁 《观察与思考》2014,(12):30-3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一次全会,此次全会,无论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还是在中国法治史上,都是一次划时代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会。这次全会,表明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过程中迈出了新的步伐,是党遵循法治规律、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进一步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表明党对依法治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了新飞跃。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并逐渐构建起来的新理论,它新在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新在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的分析研究,新在不断强化提炼标志性学术概念,新在不断概括总结中国法治实践经验,新在持续发展的原创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新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应当根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来推进法治一体建设,认真总结改革开放和法治建设三十多年来的创新成果和正反经验,重点抓住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建设、地方依法治理等基础环节,通过观念更新、制度创新和政民协力,逐步实现良法善治、法治中国的愿景。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并对中国法治建设作了专章部署、专门论述,深刻回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何需要法治、需要何种保障作用的法治,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法治体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6.
《意见》文件的出台,立足于打造政府信息公开的法治升级版,必将掀起公共信息领域一场新革命,顺势开启政府法治建设的新篇章,有力补强法治中国建设的新板块,影响深远,善莫大焉。  相似文献   

17.
马伯亚 《群众》2023,(2):48-4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法院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报告是一篇贯穿法治精神的纲领性文件.法治在十八大报告中成为一个新亮点,出现了新表述、新定位、新动向,释放了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趋向的最强烈信号.同时十八大报告中的法治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和必由之路,同政治体制改革要求相适应,全方位、深层次为政治改革护航.  相似文献   

19.
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背景下,各个地区相继提出法治建设口号,旨在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理论与现实存有差距,着眼现实中地方法治建设出现的地方化倾向,存有诸多值得警惕的误区。在地方法治建设中不适当的措施会损害法律权威与统一、导致过度政治化、缺乏民众参与、法治建设大跃进和法治建设口号化倾向。完善法治中国建设,需要克服法治地方化存在的弊端,重视培养法治人才、淡化法治建设政治性、沉淀法治文化等,以助于实现中国法治的整体性推进。  相似文献   

20.
陈蔚 《公民导刊》2011,(8):29-30
立法工作是法治建设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成后。建设法治国家仍在路上。在法律大厦落成的新起点上,地方立法应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保持立法产品对执法者和民众的公信力,不断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对地方立法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