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完善我国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明确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对象和方式,从制度、程序、考核等方面进行完善,推动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有效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民事强制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在维护司法公平正义和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方面,已经和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司法实践中。我国民事裁判执行工作面临"执行难"、"执行乱"等诸多问题,检察机关监督的缺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民事执行权的性质入手,论述民事强制执行检察监督的必要性、法理基础、构建范围以及监督的方式,提出加强民事强制执行检察监督的制度设想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历经二十余年的坎坷,在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订之后再度陷入困境。2010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决定》,又提出要“明确对民事执行工作检察监督的范围和程序”。一方面得不到立法者的支持,另一方面检察院又想有所作为,那么只能在困境中反思,在反思中寻求突围的路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最大的障碍不是法院的存心阻挠,而是检察院自身。如果不从根源上铲除障碍,制度入法的美好愿望恐怕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民法院民事执行活动“执行乱”的现象,已然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法院执行机构工作人员的违法犯罪现象的曝光率越来越高,社会上对民事执行活动应当进行法律监督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由于立法的缺陷和制度的缺失导致了我国民事检察监督未能有效开展,因此。尽快健全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已刻不容缓。如今,人民检察院从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出发,在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方面进行了多种探索和尝试,受到多方好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应对困扰司法界的"执行难"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要求检察机关开展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工作的呼声越来越高,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也于2011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在部分地方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山西、内蒙古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民事执行活动监督试点工作,这既是为形成有效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打基础,做铺垫,也显示了两高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坚定信心。  相似文献   

6.
执行监督做为当前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改革创新和工作延伸,在我国对民事执行监督立法还不完善的今天,在实践中对法院执行难、执行乱起到了积极的制约和缓解作用。笔者结合近年来民事执行监督的探索和实践,就建立民事执行监督检察权运行机制谈谈粗浅认识,旨在加快立法进程,确保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7.
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此次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扩大了民事检察监督范围,增加了监督方式,强化了监督措施,为基层检察院开展执行监督、调解监督和通过检察建议等方式进行监督提供了明确的诉讼法依据,笔者重点就基层检察院如何有效对接新民事诉讼法,开拓民行检察工作新局面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8.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将民事检察建议作为检察机关新的监督方式,改变了检察机关以往单一的抗诉监督模式,形成了抗诉、纠正违法的检察建议、再审检察建议并重的多元化监督模式,同时也拓宽了民事检察监督范围,民事检察监督由审判监督拓展至民事诉讼监督。但民事检察建议仍存在法律规定模糊、刚性监督效力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及运行程序混乱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充分发挥民事检察建议的制度作用。  相似文献   

9.
代娟  李建军 《前沿》2010,(20):119-121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引起了一系列颇具争议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基于基础地位的首先应当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建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是否具有现实必要性;二是在我国现行法律所规定的体制框架内,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进行监督是否具有可行性。本文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18年以来,绍兴市检察院以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自主研发了智慧检察监督平台,民事裁判智慧监督系统、刑事财产刑执行一体化系统、社区矫正智慧监督软件等一系列数字检察应用,涵盖虚假诉讼,保险诈骗等领域20多种法律监督模式,走出了一条检察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子,开创了一片法律监督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1.
2012年新《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民事检察建议的检察监督方式。其与抗诉互为补充,有助于检察机关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民事检察建议是检察监督型的检察建议,是非诉讼性质的法律救济手段,是同级的事中或事后监督机制,是柔性化的监督检察机制,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协作检察监督机制。这是民事检察建议与其他检察监督机制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明确民事检察建议的性质,有利于检察监督机制内部功能的良性互动和检察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2.
2012年新《民事诉讼法》增加了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调解书的法律监督。然而,在"国家主义"原则的指导下,在人民法院强化司法调解的社会背景下,存在不能有效对民事调解书进行法律监督,不利于贯彻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易产生检察权行政化倾向的局限。从法律监督、处分原则、有限监督、谦抑原理出发,应加强对违反法律规定、违反自愿原则的民事调解书的检察监督,使检察机关有效参与并加强社会管理,实现检察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13.
民事诉讼是维护公平正义、保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虚假诉讼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危害司法公正并侵害他人权益。对民事虚假诉讼进行检察监督,具有维护司法正义和法律秩序的重要意义。在探讨民事虚假诉讼的概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总结民事虚假诉讼检察监督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加强民事虚假诉讼的检察监督、改进司法实践、提高司法公信力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亚多 《前沿》2005,(9):131-132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作为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保障,认真分析民事检察监督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民事检察监督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进一步拓展了民事检察监督范围,增加了检察方式,强化了监督手段,民事检察监督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新民事诉讼法明确了检察机关对法院民事执行进行监督的权力,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如何进行监督,应秉承什么原则,采取什么方式,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将就上述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几点建议,以利于检察机关进一步完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7.
法发[2016]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为促进人民法院依法执行,规范人民检察院民事执行法律监督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制定了《关于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对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分别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  相似文献   

18.
董伟 《人大建设》2012,(12):38-39
对民事案件的执行活动进行监督一直是检察监督的薄弱环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弥补了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增强了对司法实践的指导性,更为完善相关立法提供了司法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市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在开展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中,依法开展了有关探索,并制定了相关制度和规范,有效推进这项探索取得积极进展。作为全国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单位的本市检察机关,结合实际积极会同本市各级法院,积极、稳妥地探索民事执行监督的方式方法和程序规范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去年初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已受理涉及民事执行活动的申诉案件141件,立案审查47件,提出相关检察建议14件,  相似文献   

20.
民事检察监督作为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修改后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监督规则中得到了加强,监督范围扩大、监督方式增加、监督手段强化等,尤其表现在司法实践中正在运行的同级监督制度中。受多种因素影响,法律对同级监督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级监督面临更大挑战。面对新要求新挑战,除完善法律规定,检察机关必须多措并举,主动探索和积极拓展民事检察同级监督发展的新空间,维护司法公正和权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