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3年3月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民盟中央提出了建立以武汉为核心,以长沙、南昌、合肥为支点的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建议;90年代以来学术界一直有建立以武汉为核心的经济圈,形成继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之后的全国第四增长极的呼声。尽管武汉被寄予了厚望,但当前形势不容乐观。目前,从湖南看:当地专家建议,以湘江为主线,以长沙为中心,以株洲、湘潭、衡阳、  相似文献   

2.
九十年代我国周边 地区将形成八大经济圈 九十年代,以我国大陆为中心,围绕一些周边国家和地区正在形成或将要形成一些大的经济圈,主要有8个区域。 一、“广东至港澳经济圈”。其轮廓已经日渐清晰。香港已经进入同华南地区一体化的过程。该经济圈扩大一些,可以将海南、广西、新加坡包含在内,成为“南海经济圈”。 二、“福建至台湾经济圈”。由于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日益扩大,这个经济圈已经初步形成,迅速成长,它其实是在特殊条件下的国内区域性经济圈。 三、由以上两经济圈融合,组成一个更大的经济圈。包含广东、福建、台湾、香港、澳门、广西、海南、新加坡在内,有人称为“中华经济圈”或“南中国经济圈”或“东海至南海经济圈”。中外人士对此非常关注。  相似文献   

3.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和长远发展谋划的重大战略,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变化大势,符合高质量发展客观趋势和要求,意义重大、主题鲜明、影响深远.重庆市江津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与四川方面融合发展,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4.
城市经济圈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经济圈是现代经济中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 ,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首创。国内学者是在上世纪 90年代开始研究推广城市经济圈理论的。虽然对城市经济圈的概念颇有争议 ① ,但大多数学者都将城市经济圈定义为 :以一个或多个经济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 ,包括与其有经济内在联系的若干周边城镇 ,经济吸引和经济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城市经济圈的基本特征是高聚集、高能级、开放型。人们一般把若干密集城市构成的经济区域 ,称为“城市经济圈” ,或“城市经济群”、“城市经济带”…  相似文献   

5.
周旭 《重庆行政》2021,22(1):9-11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并亲自审定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把舵定航.重庆市委、市政府坚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切实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同心协力办好合作的事情,努力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北碚绵阳携手合作,两地立足科技资源禀赋,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优势互补、产业发展协同联动,致力打造川渝合作的典范.在北碚绵阳两端合作的基础上,连通中间区域,以带状合作发展廊道经济,打造科创走廊,可形成成渝地区创新发展的重要板块,为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高波 《学习与实践》2008,(7):105-109
以物质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已不能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素质不高,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人力资源的开发滞后、配置机制不健全、流动困难、浪费和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制约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影响了经济发展。本文选择中心城市人力资源战略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广泛地借鉴和吸收西方人力资源理论和实际成果,结合经济圈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研究经济圈建设背景下的中心城市人力资源开发的规律,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基础性的中心城市人力资源战略,以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南宁市     
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城市,全市辖兴宁、新城、城北、永新、江南五个城区和邕宁、武鸣两个县,总面积10029平方公里,总人口294.56万人。南宁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城市。她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是华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是北部湾经济圈、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及东南亚经济圈的交汇中心。是中国西  相似文献   

8.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建立及发展,环渤海经济圈正加速崛起。天津在城市快速扩展以及城市内容功能与空间关系的转变过程中,将津城定位于“环渤海经济中心城市、发达港口城市和北方重要金融中心”,天津的城市发展定位及发展战略,未来天津城市空间规划新格局及新城市中心的形成、城市中央金融区所构筑的国际化城市生活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9.
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形势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非 《两岸关系》2006,(3):38-40
两岸经济合作地区从南向北、由东向西扩展。台商对大陆投资的热点地区,不仅从过去以华南沿海地区为“主战场”转向华东沿海地区,而且将进一步向环渤海湾经济圈北移扩展。台商对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的投资步伐已明显放缓,投资重心转向以上海为中心,苏南、浙北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近年高科技产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未来台商投资热潮将继续向北延伸,逐步发展到以京、津、冀地区为中心,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为两翼的环勃海经济圈。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台湾厂商对大陆的投资,将在环大陆沿海外凸弧形地带的基础上,进一步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陆辐射,形成“遍地开花”的全方位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0.
秦尊文 《学习与实践》2003,(9):4-4,13-14
2003年3月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民盟中央提出了建立以武汉为核心,以长沙、南昌、合肥为支点的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建议;90年代以来学术界一直有建立以武汉为核心的经济圈,形成继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之后的全国第四增长极的呼声。尽管武汉被寄予了厚望,但  相似文献   

11.
孟宪玲 《前进》2006,(10):25-26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太原经济圈”是太原实现率先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带动全省经济腾飞的重大举措。着眼于城市区域经济竞争发展的大格局,不失时机地加快太原与周边城市区域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积极促进太原与周边城市区域的整体协调发展,建设有特色有活力的“大太原经济圈”,不断增强太原经济圈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是太原应对未来挑战,赢得发展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构建太原经济圈是一个重大的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基本的思路是以太原为中心,由太原市区和晋中市榆次区构成核心区,包括太原市域全部;晋中市的多数县、市、区;吕梁市、…  相似文献   

12.
白金 《前进》2004,(6):22-2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统筹区域发展,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就山西来说,亟需对全省的区域发展进行统筹和协调。省委书记田成平曾指出,我省今后一个时期将全力推进“五大经济结构调整”。其中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就是以太原率先发展为龙头,充分发挥太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大太原经济圈。作为距离太原最近的城市,晋中在大太原经济圈中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一、构成大太原经济圈的基本要素所谓城市经济圈,最早是由法国地理学家哥特曼于1961年在他…  相似文献   

13.
严长安 《重庆行政》2021,22(1):48-49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质量生活宜居地.会议明确指出,要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成渝地区要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伴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一国家战略的落地,如何强化和整合成渝地区公共服务成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开好局、起好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正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中心两地"的战略定位,部署七项重点任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成渝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璧山肩负着新的使命担当,也迎来了发展的重大利好。璧山将抢抓机遇、前瞻谋划,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倾力打造重庆主城都市区的"迎客厅",努力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一、找准方位定位,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  相似文献   

15.
黄云辉 《重庆行政》2021,22(1):19-21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2020 年10 月16 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时强调,要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打造"两中心两地",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都市经济圈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都市经济圈的竞争力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或者国际竞争力.我国初步形成的以上海为经济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以广州、深圳为经济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和以北京、天津为经济中心的"京津冀"等三个大都市经济圈,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势地区.本文就目前三大都市经济圈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可顺祥  徐丛山 《创造》2012,(4):84-87
晋宁是现代新昆明建设环滇都市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昆明南城和西城的核心区。以晋城镇为中心的南城区已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75万,将建成集旅游、度假、休闲、宜居、会展和装备制造产业为一体的国际旅游城。以县城昆阳为中心的西城区已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60万,将建成以磷矿精品、机械制造、电子仪表、旅游服务为主要产业的新兴轻工业城市。  相似文献   

18.
<正>大渡口区地处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西南部,背倚中梁,长江环抱,是重庆最早的主城区之一,是南部人文之城核心区,也是成渝双核联动联建重点区。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大渡口区凝心聚力、乘势而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会议精神,坚持以“一号工程”为统领,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全区工作的总牵引、总抓手,加快建设“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  相似文献   

19.
武小惠 《前进》2007,(1):35-36
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以构建太原经济圈为重点,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这是加快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的逐步形成,太原作为京津冀大都市圈的西部中心城市,为建设大太原经  相似文献   

20.
正潼南地处重庆、成都两座国家中心城市1小时经济圈交汇点,门户区位优势突出,是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川渝合作示范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潼南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潼南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五届八次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