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犤案例简介犦1999年,甲向乙借款3万元,立字为凭。之后,乙因资金紧张多次向甲催要欠款,甲均以无钱偿还为由推拖。2002年1月5日,当乙再次催要欠款时,甲说:“明天还你钱,但时间太长我记不清欠你多少钱。明天你把欠条拿来,我按照欠条数目还钱。”乙答应。第二天乙如期来到甲家。乙进门后,甲对自己这么长时间没还钱表示歉意后说:“你把欠条给我看看,我如数还钱。”乙把欠条交给甲,甲迅速把欠条扔到炉子里烧了,并说:“我不欠你钱,你赶快给我滚。”乙上前与甲说理,这时从门外进来四个彪形大汉,对乙进行威胁:“赶快滚,要不我们废了你。”乙被推打出…  相似文献   

2.
宫维民同志: 我有个苦恼求助于您。我丈夫吸烟很厉害,一个月下来,百八十块钱也不够他花的。每当我劝他戒烟,他心情好时,满口答应:“好!好!戒。”戒了两天受不了了,反而说服我了:“我一不赌,二不嫖,就这点嗜好,你就高抬贵手吧!”如果碰上他心情不好,就和我吵;“我自己挣的钱,花多少,谁也管不着!”此后,烟抽得更厉害了。特别是他的郡个哮喘气管炎,越来越熏了。我疼钱,更心疼他的身体。我怎样做,付出什么样的爱,他才能戒掉烟?  相似文献   

3.
走出钱眼     
在一间很破的屋子里,有一个穷人,他穷得连床也没有,只好躺在一张长凳上。 穷人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想发财呀,如果我发了财,决不做吝啬鬼……” 这时候,在穷人旁出现了一个魔鬼。魔鬼说道:“好吧,我就让你发财吧,我会给你一个有魔力的钱袋。” 魔鬼又说:“这钱袋里永远有一块金币,是拿不完的。但是你要注意,在你觉得够了时,就要把钱袋扔掉,才可  相似文献   

4.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这是聂荣臻元帅1942年为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的题词,也是对壮士的赞扬。1983年6月。聂帅又一次接见了狼牙山五壮士中幸存的我——葛振林。 聂帅把我接到他家里,我们一起回忆起当年战斗的情景。他亲切地对我说:“狼牙山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威风,任何胆敢侵犯之敌,在伟大的中国人民面前都将遭到彻底失败!”他很关心我的身体,说:“狼牙山五壮士现就剩下你了,你是我们的‘国宝’,好好保养身体啊!”还合影留念,聂帅的关怀使我很受感动。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一个年轻人找到我问:“你是宋叔叔吗?”我点头称是。他激动地说:“我可找到你了,是我爸让我打听你的消息的,我费尽周折才查到你的地址。”他一边说,一边掏出20块钱硬往我手里塞,弄得我莫名其妙。寻问再三,我才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6.
他朴实、敦厚、刚毅 ,既讲不出惊人的豪言壮语 ,又道不出华丽的妙趣言词 ,是一个极平凡普通的石油修理工。然而他却在柞水山城小有名气 ,是石油公司和商贸系统多年的“老先进”。故事之一 :我不会要你一分钱1992年中秋节前的一个晚上 ,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汉子提着两盒月饼两瓶酒走进了曹崇印的家。几句闲谈之后 ,客人从怀里掏出一个大信封说 :“曹师傅 ,关于结算办公楼安装费的事 ,你就别抠那1万元了吧 ,工程怎么算 ,你不说别人也不知道。你管基建施工也够辛苦的了 ,这是5000块 ,一点儿小意思 ,算咱们交个朋友吧 !”“我不会要你这…  相似文献   

7.
博采之窗     
毛泽东的工资收入与花销毛泽东当年的服务员吴连登回忆说:我从1964年到1976年主席去世,一直在主席家里“管”这个家,主席的家要说好管也好管,主席一分钱不拿,也不过问你怎么花。要说不好管,该花钱的地方,必须花,主席买盒火柴、买包手纸都要花钱,一分钱都不少花,主席在外面喝一杯茶我都要去结账的,在大会堂也一样,所以主席的钱一直比较紧张。主席的工资原来是每月610元,三年困难时期后,主席带头把自己的工资降下来了,404.80元,江青的工资是243元,他们的每一分钱都是从我这儿支出,他们俩是AA制,每个人有一本明细账。主席有几大项开支:吃饭,每…  相似文献   

8.
1956年,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老同学谭世瑛时,深情地说:“你爹还在东山不?你老倌子有点眼光,那时候我的个性与人家不同,只有他老先生同意我。”“你父亲是一位热心的教育家,他是爱惜人才的!……没有他,我进不了东山学堂,也到不了长沙,只怕还出不了韶山冲呢!……在当时,他能够那样关心我这个学生,真是不容易的呀!”  相似文献   

9.
其一《毛泽东与杂文》研究会正开着。邻座一学友抓空跟我讲:“我批评我的孩子是追星族,他反口说我,你不也是追星族!我正思考这话从何说起,他接着说,你几十年追毛泽东。”毛泽东我们追随的“星”。这话,既引起我想到《正气歌》的  相似文献   

10.
服务快车     
●挚友心语● 挚友:你好! 看了几期“挚友心语”觉得深受启发。我也有一个问题,想与你探讨。我在一家有300多人的单位已经工作了近10年,一件事情使我深受触动。前不久,单位召开工作研讨会,我在会上的发言引起了上级领导的注意。回头我才知道,上级领导向我的直管领导打听我叫什么名字。我心里一沉:原来这些年在上级领导心目中,我是个“被遗忘的角落”呀。我是个只想把事情做好不愿出风头的人,这样下去我还会有进步吗? 云南·个旧 曲波  相似文献   

11.
1938年,一位青年只身从四川千里跋涉奔赴延安参加革命。1991年,这位为党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离休老干部,在病危时对前来看望的同志说:“我记得19岁入党时的宣誓,我没有食言。”他,离休后还热心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成为全国先进个人,逝世后又留下遗嘱,成为福建省漳州市第一个自愿捐献遗体的干部。  相似文献   

12.
读了《三任贪官与一位书记》一文,我深有感触。王德水身为地级市的市委副书记,却一头扎进钱眼里,眼睛盯着钱,心里想着钱。只要有钱,他总是有求必应,不管是张三还是李四,统统可以“送上领导岗位”。直到沦为阶下囚,他还在钱眼里挣扎,大谈“钱经”。像这样的人,一旦掌握了权力,怎么能不坏事呢!因为他“见钱心就乱”,哪还有心思去想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日前,内弟从河南来京,想挣点钱花。我们颇费周折,托人给他在一个储蓄所谋个勤杂工的盖事。每天打打水,扫扫地,搞搞卫生。月薪一百多元。我们觉得很不错的。谁知他干了没多久,便辞了这个差事回乡了。原来他竟认为干这等“仆人”的活计有点“掉份儿”,还不如回乡干一切由自己做主的农活心里舒服自在。我们见他做此决定,未免帐然。内弟“根正苗红”,差不多从一懂事就当“主人翁”,一当几十年。他怎么也解不开:一个当了  相似文献   

14.
在山东省沂南县文化馆,有一位60多岁的离休老干部叫刘醒民,在他那平凡的人生历程中有一段相当不平凡的经历。受命 1955年4月8日深夜,漆黑的夜幕为昆明这座春城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昆明军区文化部里,忽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正在睡梦中的摄影记者刘醒民惊醒,他连忙拿起电话:“喂,你是哪里?”“我是秦基伟,请通知刘醒民同志接电  相似文献   

15.
1995年秋,我从山村小学调到县教委从事文秘工作。为此有人很是惊讶:“看你平时老实巴交的,‘跑关系’挺在行嘛。”我急忙辩解,人家反倒不高兴了:“还装疯卖傻呢,县里哪个头头是你亲戚?要不,用了多少钱去‘活动’?”我一时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16.
徐向前和徐海东交往时,徐海东十分敬佩这位红军总指挥,徐向前则说:“黄埔的大门,进也好,不进也罢,你没入黄埔还少加入一个党呢!” 1929年,徐向前来到鄂豫皖苏区后,先后担任了红军的代理师长、参谋长和副军长等职务。他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打得敌人失魂落魄,使之一听到徐向前的名字,就常常吓得夜不成眠。仅两年多的时间,他领导的部队从几百人发展到几千人,他也成为红四军军长。但红军战士中不少新同志还不认识这位使敌人闻风丧胆的徐军长呢。 一天,徐向前路过红军十三师三十八团驻地,顺便想去看看团长徐海东,不巧团的干部都不在家。只有一个小战士抱着扫帚在扫院子。 徐向前问他:“这是三十八团团部吗?”  相似文献   

17.
之所以走近齐进,是缘于他和他的同志们创造了个“奇迹”。在他担任沈阳市老干部局长不到200个日子里,他的名字竟为沈阳市2万余名离休老干部中所皆知,老干部局的工作也获得老干部的啧啧称赞。不管你是在沈城的某个公园,还是街头绿地,只要碰到离休老干部,提起“齐进”,他们都不禁竖起大拇指:“这个局长好啊!”有的即使与齐进未曾谋面,也纷纷给他写信诉说自己的心事。更有甚者还特意前往老干部局,就为看看齐进局长长的什么模样。齐进,2004年7月调任沈阳市委老干部局当局长,何以在如此短的时间便成为老干部心中的“偶像”?春日的一个上午,记者来…  相似文献   

18.
真富和炫富     
正童孟候在4月30日的《新民晚报》上撰文说,辽宁营口有个民营企业老板叫于家勇,女儿4岁。他到处打听本市有没有优质的幼儿园。终于,看中了一家,于老板花了1000万元人民币买了下来。一天傍晚,民营企业家丁总裁打电话给我,邀我第二天一早到新疆喀什去参加喀交会。我说:我的身份证号码你还不知道,飞机票还没有订,怎么去?丁总裁说:一个朋友听说我要到新疆去,他说你用我的飞机飞过去好了,它停在飞机场也是停着。听上去就像说"你用我的脚踏车去好了,锁着也是锁  相似文献   

19.
《北京支部生活》2006,(3):66-66
一个朋友做生意资金紧张,从我这里借款3.3万元,说好了一个月后偿还。到了还钱的日子他没有还上,给我打了一张欠条。他一直没有还我钱,我们闹翻了。我打算告他,可拿出那张欠条一看傻眼了,上面把我的名字错写成了“李和”。对方还借机说不认识我,欠条上的“李和”不是我,也不知道欠条怎么在我手上。对方胡搅蛮缠,我该怎么办啊,我还能告得赢吗?  相似文献   

20.
皮柚 《党员文摘》2021,(3):60-61
1我爸早两年还是很帅的,这一点我必须先说清楚。现在他有了啤酒肚,其实也很帅,这一点我也没法否认。有一次,我跟我爸说:"要不你别喝酒了,算算你买酒的钱,省不了多久就够给我买一个手机了。"我爸反问我:"我什么时候说过不给你买东西吗?为什么要我戒酒?我不喝酒哪来的钱给你买东西?"我第一次开始思考,这个啤酒肚越来越大的男人是不是真的爱喝酒?他每次和别人出去吃饭,点那么多菜,有几样是他喜欢的呢?那他喜欢吃什么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