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的名字曾如雷贯耳。伴随着“睁开眼吧,挥手上吧”的激昂歌声,他叱咤风云的迷踪拳令国人看得热血沸腾!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一剧风行,使人们一夜之间都醒悟到中国近代史上曾出现这一位爱国的武林豪杰。其知名度,正如某机构1987年在北京初中学生中所作的调查显示:几乎没有人知道新中国开国元勋朱德、刘少奇等人的名字,知道周恩来的也不到50%,而初中生们熟知的人物就是陈真和霍元甲! 留在这一代中国人心目中的“霍元甲”形象,其实等同于一位香港电视艺员的模样,因为,黄元申就是“霍元甲”的饰演者。只是没料到,  相似文献   

2.
读者     
《南风窗》2005,(10)
贵刊20周年纪念特刊的“独家策划”将笔墨触及散落在民间的瑰宝“少林功夫”,是一种勇气,一种回归。被尊为“国术”的中国功夫,其价值不只是《武林》等行业杂志的谈资。自1909年天津霍元甲在比武中大  相似文献   

3.
看点     
《法制博览》2008,(15):1-1
武林高手霍元甲死因之谜;揭秘秦始皇六大迷案;二十四孝之《亲尝汤药》;三国时代最工于必计的美女甄洛;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变形"今年的9·18"国耻日",中国上百个城市同时拉响了警报,是类似活动中参与城市最多的一次。这样似乎形成集体共识的举动背后的情绪,佐证了中日之间20年脉络的大变迁:一个上世纪80年代之日本形象在中国彻底消失,不可能再恢复,而由另一个"可怕"的日本形象将其取代。一个曾经以"阿信的故事"风靡中国的日本,一个以《排球女将》震撼中国的日本,一个在《血疑》、《追捕》中,彰显人性真善美的日本,消失了;一个以茶道和插花,以秩序和清洁而让中国人欣赏的日本,一个在战后废墟上,以"日本制造"而崛起,甚至挑战"美国世纪",而让中国人佩服的日本,消失了。  相似文献   

5.
2007年7月20日以来.在海南省重点新闻网络《南海网》上刊播了一首《高考落榜歌》,这首歌的作者是海南省琼海市今年一名高考落榜生全德斋所作。这首歌的点击率非常活跃.不仅感动了广大校园,也感动了那些落榜和曾经落榜的考生及其亲人。  相似文献   

6.
我曾经为“出国,还是下乡?”苦恼不已。几年来,我一直想完成一项因留学而中断的田野调查。 2008年夏天,趁着北京奥运的这个长假,我独自回到了江西清僻的故乡。临行前,凑巧在胡适主持的《独立评论》上读到1932年农学家董时进发表的一篇《乡居杂记》。文章开篇正好道明了我的心曲:  相似文献   

7.
物语二则     
唐人笔记《封氏闻见记》里有一个《第宅》的故事,读来感觉非常有趣。故事里讲到,曾经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役中立过大功的郭子仪,有一天外出办事的时候,看到给自己修建住宅的工匠,于是吩咐道:“好筑此墙,勿令不牢。”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那名工匠把手里夯墙的锤子丢到了地上,  相似文献   

8.
邓晓芒 《南风窗》2010,(5):92-92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20多年前,每当电视台黄金时档,街头巷尾都会传出电视片《霍元甲》中那深沉的主题歌声,我和妻子就会搬张小凳子,到隔壁人家的18寸黑白电视机前,在人丛中找个位子坐下,观看这部新奇的武打片。  相似文献   

9.
“黄金时代”自从武术家霍元甲师徒、父子越过罗湖桥,在内地的荧光屏上亮相之后,有关描绘他们的武功、轶事的“公仔书”(广东人对连环画册的俗称)便接踵出笼,印数都在百万册以上,有的还出现过六、七种版本。紧接着,根据新武侠小说改编的连环画也纷纷登场:《七剑下天山》、《射雕英雄传》、《书剑恩仇录》……每一种都以两个以上版本出现。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的拳脚功夫,吸引着一些青少年长途跋涉奔赴嵩山少林寺,也把大批狂热者引到了出售这类连环画  相似文献   

10.
陈鲁民 《法制博览》2009,(24):19-19
章克标先生上世纪30年代曾写过《文坛登龙术》一书,曝光文化人为出名而投机取巧之种种丑事,传播一时;鲁迅又写了《文坛登龙术拾遗》及《文摊秘诀十条》等文,列数文坛歪招邪术,供后人警醒。时过境迁,文人在变化,文坛登龙术也在与时俱进,花样翻新,让人眼花缭乱,在下不才,辑成七条,供读者诸君一笑。  相似文献   

11.
西班牙学者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在《智慧书》中写道:“一个人总能在某一处胜过别人,而在这一处上又总会有更强的人胜过他。学会欣赏每个人会让你受益无穷。智者尊重每个人,因为他知道各有其长,也明白成事不易。”能发现别人的进步,更能为别人的成绩而喝彩,就是一种智力,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12.
《法制博览》2010,(1):5-5
明人沈德符撰的《万历野获编·补遗》说,房寰曾经疏攻海瑞“居家九娶而易其妻”。就是说,海瑞的政敌曾攻击他私生活有问题。海瑞一生中,先后收为妻妾的妇女,计有王氏、潘氏、许氏、丘氏、韩氏等多人,让人吃惊的是,他曾两次出妻,其中第二任妻子在结婚一月即被逐出家门,第三位妻子则于1569年不明不白地死去。  相似文献   

13.
梅朝荣 《法制博览》2008,(19):43-45
《涛经》用了四五首诗来咏叹齐文姜,有诗说她美德双全,让人难以忘怀,“彼美孟姜,德音不忘”(《涛经·有女同车》),而在另一首诗中,却谩骂她荡妇一个,“鲁道有荡,齐子由归”(《诗经·南山》)。  相似文献   

14.
刘玮 《工会博览》2010,(18):38-40
赵宝刚曾经是拍摄“纯爱片”的高手。《过把瘾》、《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是我们看到的最早一批国内言情剧.如今,他转拍“话颢剧”.在《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之后.这个已绎55岁的导演.结婚近25年的导演。想拍一部诠释自己婚姻理念的电视剧,“随着岁月的流浙.婚姻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15.
《德国社会民主党:从无产阶级到新中间》一书曾在德国引起很大反响。该书作者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明镜》周刊专栏撰稿人弗兰茨.瓦尔特专门为即将出版的该书中文版撰写了题为《一段漫长解放历史的终结?》的序言。序言主要内容如下。一自1998年以来,社会民主党不间断地统治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而令人奇怪的是,这在社民党基层却没有引起愉悦。在德国国内,几乎碰不到一个为其政党和政府而自豪的同志。社会民主党昔日的烈焰如今只是冷灰残存了。这些烈焰正是曾经刻画了社会民主党人性格的熊熊燃烧之火。特别是在历史上的艰难时期——在专制国…  相似文献   

16.
文学青年都知道,曾经在云南插队当知青的阿城写过一部小说:《树王》。说的是他在云南的经历:知青们响应号召,把原始森林烧掉, 腾出空地来种粮食。同样在云南插过队的陈凯歌,在1987年把阿城另一部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孩子王》拍成了电影,但是烧山的记忆一定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以至于他把《树王》里的漫山大火移植到《孩子王》的结尾,让本来就恍惚如做梦的陈氏艺术电影更添几分诡异。文学青年面对大火中挣扎的树木——这一  相似文献   

17.
“吃空饷”顽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加强编制管理等措施治理“吃空饷”,治标不治本,消除其财政基础才是治本之策。说起“吃空饷”,1999年10月31日《经济参考报》一篇《9岁吃“皇粮”,10岁穿“官服”》的报道,曾经让人们“开了眼界”——当时,宁夏同心县这个人口仅33万的贫困县,吃“皇粮”者多达1.1万人,超编2800多人;其中,有“拿  相似文献   

18.
袁剑 《南风窗》2013,(12):66-69
金融危机之后的5年,虽然不断微调和变换政策基调,但中国经济其实一直在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加杠杆。其时间之长,幅度之大,经济史上罕有其匹。当前的经济局势,让我想起在2011年年初,我给《大拐点》一书作结的结语。我曾经这样写道:"后面的故事,将重复2007年至2008年或者1997年的那一幕。种种证据都显示,这一次的主角是中国。"前者说的是那个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的美国次贷危机,后者说的则是新一代人几乎毫无  相似文献   

19.
《法制博览》2010,(13):4-5
在国人的印象中,北有霍元甲,南有黄飞鸿,南北双侠都是中国武林有史可查的大英雄。霍元甲拳打西洋拳师、脚踢东洋武士;黄飞鸿无影脚名扬武林,威震香江。但在走访了研究中国武林历史的学者后,人们心目中的两位英雄被请下了神坛。据史料考证及霍家嫡传子孙的陈述,霍大侠一生从未登过擂台,更无同海外武士交手的经历。霍元甲本是天津小南河村的普通农民,业余时间习武,后来为了生计,辗转到天津市做买卖。  相似文献   

20.
诸葛漪 《工会博览》2010,(12):41-42
一部《武林外传》,让人们记住了宁财神。播出3年来,不少年轻人仍对它爱不释手,看了又看。不过,宁财神如今开始改编《武林外传》电影版,还编写了话剧《鹿鼎记》、《疯狂的疯狂》、《21克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