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人民音乐家聂耳逝世五十周年,冼星海诞辰八十周年、逝世四十周年。为纪念两位音乐家,并充分肯定他们对人民所做出的贡献,北京于十月十四日至十九日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十月十四日的纪念大会,揭开了北京纪念活动的帷幕。胡乔木、朱穆之、周巍峙、李焕之、孙慎等有关方面的负责人以及聂耳之兄聂叙伦、冼星海  相似文献   

2.
冼星海曾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音乐。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华之时,冼星海回到了祖国,他表示:“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用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的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的危亡服务。”他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3.
清晨,我轻叩冼妮娜的家门。登门采访前,通过史料我知道冼妮娜与父亲冼星海在1939年创作的代表作《黄河大合唱》同龄,算起来,她也是年过七旬的老人。门应声而开,眼前的冼妮娜,眼大而明亮,溢满灵光,完全没有古稀之态。随她进屋,这套70余平的房间里上上下下堆满了各种书籍报刊,落脚要小小翼翼,门后、墙上也沾满了各种纸条,我凑上前翻看,“没有这些‘猫胡子’不行,  相似文献   

4.
黎澍同志自一九八五年以来,发表了几篇文章,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支持其观点,黎文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作了历史考察,结论是“这个命题起源于苏联哲学家对《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一书中某些观点的引申和附  相似文献   

5.
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比较重视社会协商对话,把它作为推行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项重大措施,是动员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实现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戈尔巴乔夫是社会协商的积极倡导者,他经常强调和群众沟通思想、及时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他说:“我们需要同人民对话,需要进行广泛的协商”,通过来自下面的批评来检验我们的政策,使党和人民的行动紧密一致。他提倡人力进行“建设性的和广泛的对话”,在《改革与新思维》一书的开篇中,他作了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1995年3月27日作出关于向陈观玉同志学习的决定。《决定》号召全市人民要以陈观玉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弘扬“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精神,为把深圳市两个文明建设推上新台阶而努力。陈观玉是沙头角水产公司退休职工,是深圳市第二届文明市民,曾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她三十年如一日坚持学雷锋,做好事,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无私奉献的“深圳精神”。陈观玉身患多种疾病,家境也不是太宽裕,但她仍以赢弱之躯帮助他。关心他人。她多年来…  相似文献   

7.
目前苏联理论界正在对苏联历史进行重新评价。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以新的眼光看待斯大林。很多苏联人开始感到,构成斯大林问题的不汉是苏共20大上揭露的政治迫害,而更主要的是斯大林所建立的政治、经济體制实质。戈尔巴乔夫的评价戈尔巴乔夫认为,斯大林“是一个极其矛盾的人物”。他说,“我们站在历史真理的立场上既要看到斯大林在争取社会主义和捍卫社会主义成果的斗争中所作的贡献,也要看到他和他週圍的一些人所犯的严重政治错误与横行霸道”,“斯大林及其周围的一些人对党对人民所犯的大规模镇压和违法罪过是很大的”(《十月与改革:革命在继续》莫斯科,1987年)。同时,戈尔巴乔夫在谈到斯大林时期“在党和国家领导中形盛了行政命令制度,官僚主义更加严重”时指出,“在那种情况下,这种经营管理方式和制度,总的来说是有成果的”,但是“应该注意  相似文献   

8.
报载,由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先生与江苏省镇江市词曲作者共同创作的《廉政歌》最近在镇江市广为传唱,并被列为《江苏省百首爱国主义歌曲》之首,制成演唱示范带、伴奏磁带和单曲盒带向全国发行(见5月23日《湖南日报》第七版)。这首歌的歌词为.:“人民的干部要记住,一个头衔一肩任务。为民办事为民作主,多做实才少犯错误。人民的干部要记住,有份新水长乐知足,不图富贵艰苦朴素,勤政廉政成绩显著·,…·。”一看这歌词,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形式上看,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年,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  相似文献   

9.
生于1919年的袁淡如先生,神清气爽,恬淡温和。1993年他被评为上海市特色老人,上海电视台曾为他摄制专题片。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芦诸归雁》等作品多次获金奖和“艺术家金杯奖”等。他的画,郑逸梅先生曾这样评价:“灵逸之气,属于天籁;功力深厚,属于人籁。两者结合。就不同凡响了。”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四年第十二期《编译参考》上刊登了何学昭同志的访苏观感《苏联之行漫记》,文章对当今苏联革命传统教育的一些情况作了介绍。“谁也不忘记,怎么也不忘记。”--这是列宁格勒一位女诗人的诗句,如今成了苏联人民常说的两句话。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差不多每个家庭都有亲人牺牲。为了纪念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我们所到过  相似文献   

11.
一个持“不同政见”者眼中的苏联解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个持“不同政见”者眼中的苏联解体王坚红亚历山大·季诺维耶夫——原苏联学者、俄罗斯著名哲学家,70年代因持不同政见而被迫长期侨居欧洲。他已写了30多本著作,其中包括他在1980年写的《共产主义是现实的》和1990年写的《共产主义的危机》。这两本书在苏...  相似文献   

12.
黎安 《各界》2013,(4):1-1
朱家骅(1893—1963)是位奇人,奇就奇在他拥有常人少有的复杂人生。读张昌华先生《一言难尽朱家骅》一文,大抵可以概览朱家骅亦官亦儒的多彩人生。他是“反革命”,曾担任国民党中统“头子”,被中共列为国民党战犯,位列第二十。他亦曾“革命”,民国初年带领“中国敢死团”响应辛亥革命,声援“五卅”惨案后的北京学生运动。  相似文献   

13.
岑燮钧 《各界》2011,(6):68-69
一个稍有文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水经注》的作者叫郦道元。因为选自该书的名篇《三峡》,是初中生的必背篇目。可是,在大家背过了“郦道元,南北朝时北魏地理学家”的文学常识之后,可曾知道,他为国殉难,却身陷“酷吏门”,蒙受不白之冤。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在1915年创办《新青年》时,曾信心十足地对“亚东”老板汪孟邹说,只要杂志办成,只需十年八年功夫,就会对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影响。但或许他也没想到,这个杂志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实现了他所想的“推动中国人思想观念与文化风气变革”的作用。之所以如此,《新青年》的同人作者们可谓功不可没。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作者们同仇敌忾,团结一致,使《新青年》真正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一时间销路大增,杂志声名鹊起。但是,  相似文献   

15.
柳宗元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家。在他留下的著作里蕴涵着丰富的“领导”思想,现仅就其主要内容作一初步探讨。一、官吏的职责与任务官吏怎样看待自己同人民的关系,官吏的职责和任务是什么?柳宗元的意见如下。(一)要当人民的仆役,不当人民的老爷。柳宗元说:“夫为吏者,民役也”,(《柳集》即《柳河东集》,下同,卷二十二:《送宁国范明府诗序》)“非以役民而已也”(《柳集》卷二十三:《送薛存义序》)。意思说,做官的都是人民的仆役,而不是奴役人民的老爷。在《牛赋》一文中,他还提倡官吏要当人民大众的(?)  相似文献   

16.
尚一 《学理论》2008,(17):77-79
原哈尔滨市文联主席,著名剧作家丛深同志,离开我们已有些时日了。作为他的副手、共事多年的我,每当走进他曾办公的地点,感念不已,正如古诗所云“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晋·潘岳《悼亡诗》)这里记下的是,我与他工作接触中的点滴轶事,管中窥豹其为人为文,掂量掂量老丛是块什么“料”。  相似文献   

17.
沈黎明 《侨园》2012,(3):12-13
刘大成是2011年2月16日在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2010年总决赛上,凭着过硬的演唱和表演功夫,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冠军后被全国人民认识的.当时担任点评嘉宾的著名音乐家徐沛东、金铁霖一致认为“刘大成嗓音高亢、明亮,演唱富于变化,涉及多种唱法,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年轻歌手.”同时他们发出由衷地感叹“没想到位农民工,歌唱得这么好!”熟悉刘大成的朋友说“他能在歌唱道路上走到今天,重要原因是他心中对音乐有着真挚的爱和为了实现梦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林韦是一位忠诚于人民的新闻记者,一个毕生追求真相和真理的人。他在前半生中经历了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和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创建,始终是人民日报的重要干部。他成长在人民日报,挫折在人民日报。晚年,他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负责人之一,是在思想领域影响很大的刊物《未定稿》主持人之一。他倾全力支持和推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他的思想光华在晚年放射得更加耀眼夺目。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14,(6):6-7
《红楼梦》是毛泽东一辈子都在反复阅读的一部书。他曾给予《红楼梦》很高评价,认为“中国小说,艺术性、思想性最高的,还是《红楼梦》”。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谈到中国和外国的差距,毛泽东不经意间说了一句话:“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  相似文献   

20.
魏天样 《理论视野》2008,(12):50-51
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百科全书》撰稿人卢梭,以其说真话和卓越的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而著称于世。他曾坦言:“只有对伟大,对真实,对美好的热爱才能激发起我的才情。”他在撰写《忏悔录》时说,他要“以一种没有先例的真实性来使这本回忆录成为一部无出其右的作品”。该书末尾第—句是“我说的都是真话。”为此,卢梭赢得了世人的称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