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创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所特有的功能,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现象,也是引领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源泉。没有理论创新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换句  相似文献   

2.
当今人类社会已迈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人类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动水平加快提高,已经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国民创新素质的高低,创新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成为国力增长的重要因素.创新思维是实现人的主体创造能力的思维方式,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2006年1月19日,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作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由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讲话,特别强调: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努力营造鼓励科技人员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有利条件.创造性作为民族自立之本、人类最有活力的行为、科学研究的第一要义和生命线,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灵魂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就必须在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从不把自己的学说看成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始终坚持用批判的态度来对待自身的缺点,并善于随时代的发展变革自己。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创造一个社会与个人全面发展的未来世界。  相似文献   

4.
《侨园》2021,(5)
正众所周知,人类世界需要通过教育培养服务于社会的人才,教育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决定着未来文明的走向。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加凸显。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时代,多极化、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未来发展的关键都将依靠人才,而关键还在教育,强国必先强教。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永远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核心推动力量。农业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级农业人才的神圣使命。加强农科专业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既是我国农业院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密切关注和切实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农科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锻炼农科大学生创新思想;探索行之有效的创新教学模式;制定相关政策,激发教师、学生的创造热情。  相似文献   

6.
正一、"文化创新"与"文化自觉"释义文化创新,是文化在传承基础上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创新,在今天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依靠传统文化内生动力新陈代谢,革故鼎新,谋求发展;二是积极进取,对外开放,吸收融汇外国文化之长,以达到创新发展之目的。没有文化传承就没有文化创新。如果否定文化传承而片面强调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没有发展前途。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进步的灵魂和建设文化强国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李颖 《学理论》2012,(4):71-72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领导干部应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提升社会管理能力,确保社会管理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8.
历史迈进了21世纪,人类正处在全球经济发生根本变化的时代。工业经济正成为过去,知识经济正向人们走来。如果说工业经济是以能源和原材料来创造财富,那么知识经济就是依靠知识来创造财富。知识经济中核心的要素是知识,知识的管理又是核心中的重点。而知识的载体只能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没有创新人才,也就没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然缺乏主体动力。21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无疑是高科技领域的竞争,而高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又是人才的竞争。比尔.盖茨说:“如果把我们公司20个顶尖人才挖走,Microsoft就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他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人才是经济发展中无法替代的最关键因素。怎样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多种渠道选拔、使用人才.为各类人才创造发展空间,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中抢得先机立于不败之地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罗玉云  侯俊梅 《学理论》2011,(12):57-58
随着时代的进步,创新是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源于科技创新思维,只有思维的创新才会有创新的行动,所以科技创新思维的作用不容置疑。传统儒家尚"和"的心态对维护人际关系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尚"和"心态在科技创新思维中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0.
哲学理论的创新决不能忽视与时代的关系。考察理论与时代的关系有助于提醒人们:没有时代的需求和能够反映这一需求的理论家,真正的理论创新是不可能的。 在新世纪,谁要考察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创新,他就不能不首先把这一考察放在哲学与时代关系的基础上。 关键性的重大理论创新与时代 哲学在新世纪的命运主要取决于:它是否能够通过理论创新来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而重大的带有关键性的理论创新在人类历史上总是同一个伟大新时代的到来相联系的。 所谓关键性的重大理论创新,指的是那些持久地影响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和各个部门的创新。在这个意义上,这种理论创新带  相似文献   

11.
于清旺 《各界》2007,(6):49
创新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应用一切已知信息,通过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突破原有事实、框架,而获得的解决问题的一种全新方式或产生对社会和个人极有价值的产品的智力本质。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该文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谈谈笔者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的知识与智慧集中体现在创新上,可以说,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不论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还是观念创新、管理创新,都源于思维方式的创新。思维方式的创新是先行者,是适应信息时代的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没有创新的思维方式,不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就难以产生创新的行动,就不可能成功地解决任何一个新问题。一思维方式是一定时代人们的理性认识方式,是按一定方法和程序把思维诸要素结合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思维运行样式,思维方式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什么样的时代主题决定什么…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专门决定,可以说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次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作为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崭新课题,提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非凡的执政能力,是党的执政理论的重大创新与突破。一、和谐社会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是人类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追求。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直接提到“社会和谐”的概念。他们通过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阐明了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社会是充…  相似文献   

14.
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综合研判之后提出的实践理路。在历史谱系上,新发展格局立足国内超大规模经济体的优势,以科技和创新为突破点,蕴含了以改革开放深化、社会主要矛盾演变、发展观不断完善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国范式的实践向度与理论发展所构成的历史逻辑,是我国深化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然、实然之举。在理论体系上,新发展格局契合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构述,其理论的强大内生力和辩证统一的整体性思维,为破解人类社会发展难题贡献实践智慧。在价值遵循上,新发展格局从整体化、国际化视野出发,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本,用中国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可能,并在理论与实践不断完善的动态结构中破解世界发展的难题,在未来社会变与不变中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培养创新领导人才是时代和未来需求的重大课题,指出了构建创新领导人才培养机制的三点主张,并就营造领导人才创新自由和自由创新的社会环境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是依靠单位体制对社会资源的强性提取和重点投放而已快速展开的。单位作为当代中国城市社会中的基本单元,承担着支撑整个现代化大厦的功能。但是,随着单位扩充社会资源之能力的衰减,单位组织面临着内部体制和功能等诸多层面的创新。本文认为,中国是依靠组织创新使绵延已久的现代化之梦转化为现实,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未来的现代化战略必然还是通过组织创新得以实现的。其中单位组织的创新处于决定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知识经济的灵魂。而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没有大批富于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一个国家的创新便无从谈起。但创新型人才的开发并非易事,其面临的难题主要有:传统文化的束缚、社会环境的压力和传统人格的局限。创造活动需要两个自由:一是内心的自由;二是外在的自由;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开发要全方位进行,必须在多方面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军营文化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适应时代进步对军营文化先进性的要求,必须唱响主旋律,继承优良传统,借鉴优秀文化,创新发展军营文化,始终保持军营文化与时俱进的时代风采。  相似文献   

19.
生态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没有生态系统的“十月怀胎” ,就没有人类 ;没有生态系统的无私孕育 ,产生了的人类也不可能生存下去 ;没有生态系统的逐步优化和良性循环 ,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实现和谐发展。一句话 ,生态系统是承载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石 ,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长期稳定发展最深厚的基础。在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 ,着力优化生态系统 ,理应成为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政策。经济压倒一切甚至经济就是一切的狂热 ,直接导源于“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片面认识 ;而“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理论则是生态利益是人类的最高利益 ,因而生态必须无条件优先的立论基础。以触目惊心的环境破坏、无可挽回的生态代价换取的所谓“繁荣” ,实际上不过是对人类社会釜底抽薪式的破坏而已。  相似文献   

20.
社区发展的理念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区服务、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关键是后。没有社区发展,社区建设就缺乏物力驱动,社区服务就缺乏财力保障。国际上,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是两个颇为不同的概念。例如在美国,社区建设主要是指在都市住宅部领导下的社区住宅建设;而社区发展则是由联邦政府领导下的全面社会进步运动,它包含着更深刻和更广泛的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