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气神”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内涵、一个群体精神特质的集中反映,也是一个地区加快发展、一个群体奋发向上的动力源泉。如果党员干部没有干事创业的激情,没有动力,没有活力,什么事都干不成。“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和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当前,要有效克服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为官不为”现象,提振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既要各级党组织的教育引导,也要广大党员干部躬行实践。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面对不断下行的煤炭市场形势,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简称“邯矿集团”)加大企业文化建塑力度,实施文化“落地工程”,冀以文化力进一步提振职工精气神、激活企业生产力、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采取三项措施,企业文化落地有声、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押沙龙 《各界》2013,(9):84-86
文青的奢靡 宋齐梁陈在历史上被称为“南朝”,它们延续了一百七十年。在这个时代开始的时候,还有一股孔予说的“南方之强与”的精气神,第一位皇帝刘裕万里远征,平南燕,灭后秦,北方君主谈之色变。到了最后一位皇帝陈后主,则和妃子们绑在一起藏到井里,让北方军队像捞王八一样捞出来。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深圳特区文化——文学发展走出一条独具风格的道路。由于深圳人文、地理、历史诸元素的规定性,深圳都市文化与国内其它城市的个性显然是不一样的。独特的文化个性,是特定时期、特定地域中的人们趋同的思想观念、文化活动所铸塑而成的。就一座城市而言,文化可以说是它的“精气神”,也是辐射都市文学发展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全国宣传部长会议3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扎实做好各项宣传思想工作,更好坚定主心骨、汇聚正能量、振奋精气神。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方法,统筹兼顾、综合施策,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政工作育人的实践中,通过激发人的积极性,建立育人共同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选优配强鼓起干部精气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打造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全面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你们好!来信收到了,得知大家通过学校设立的科技小院,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我很欣慰。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相似文献   

8.
<正>精气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不断振奋全民族的精气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之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就是精神力量。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  相似文献   

9.
秦腔作为陕西的一面精神旗帜和对中国文化的独特贞献,是有日共睹、毋庸置疑的,它是陕西人深层心理结构的艺术再现,是孕育三秦儿女精气神的原始乳汁。然而,近年来对秦腔的不断改革,让我们清晰地看到,秦腔己逐渐趋向于歌剧化,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这一强军目标既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军队建设的聚焦点和着力点,同时也对铸牢我军官兵的精气神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我们要用强军目标统一官兵思想、统领军队建设各项工作,铸牢强军之魂,锤炼战斗精神,锻造优良作风,以特别过硬的精气神迎接未来战争和各种复杂情况的考验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整个国家一体遵循的基本准则,是整个民族的精气神。但如何深入、内化到每个个体,是其能否真正得到全民践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李实 《党政论坛》2010,(20):9-9
进入2010年,中国年轻人的精神困惑与生存状态成为舆论的聚焦点。从报刊与网络上年轻人对生活现状的描述与自我调侃看,中国社会恍若进入“奴”的时代。除了已经广为人知的“房奴”、“车奴”、“卡奴”以外,最近被讨论的还有“证奴”(为报读考取各种资格证书而负债累累、“婚奴”、“孩奴”以及中国式“白奴”。  相似文献   

13.
义利观剖析     
“利”者,势利、利益、利己也,“义”者,道义、道德、规范也。“义”与“利”两者关系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利益行为与道德行为的契合与融通。对“义”与“利”的争辩古已有之。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意见。其一,主张“义”与“利”对立。一味把金钱与财富看成毒蛇猛兽,是盛开罂粟花的罪恶根源。孔夫子曾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袁柯加以发挥道:何必言利,唯有能义而已矣。西汉董仲舒概括孔孟的义利观为“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其影响悠远绵长。及至宋明理学来嘉之辈,孔孟义利观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要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在这四项具体要求中,习总书记把“照镜子”放在第一位,因为只有“照镜子”,才知道自身的美与丑、康与病、强与弱、轻与重、表与里、标与本,才能有针对性地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这“自我批评”就是照镜子。显然,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中“照镜子”非常必要、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邴正 《理论视野》2009,(9):28-29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文化发展与研究的历程足以证明,历史的发展变迁,往往超乎人们的想象。改革开放,欧风再次东渐,国人或耳目一新,或忧心忡忡。于是,中西文化之争再起,传统文化在“反思批判”与“儒学复兴”中升降沉浮。“文化危机”、“文化断裂”、“文化重建”之说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6.
孙晓晖 《理论导刊》2023,(1):113-119
资本与“饭圈”的深度绑定,使得“饭圈”文化呈现出逐利化、极端化及低俗化乱象。“饭圈”文化乱象频现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介入并主导了“饭圈”运作,致使“饭圈”内部的各种关系重新嵌套与连接。资本借助算法实现与平台的共谋,设计出让人上瘾的追星环节;通过使明星与作品相分离,借助“人设”实现对明星的重塑;通过对粉丝组织的差异化管理,使“粉头”成为资本的代言人,由此实现资本对“饭圈”的渗透、操控与再造,完成“饭圈”的资本化。引导“饭圈”文化良性发展,应注重处理好“饭圈”经济属性与文化属性的关系,加强对“饭圈”的审查力度以遏制资本的无序扩张,引导粉丝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以抵御资本对粉丝的裹挟。  相似文献   

17.
创新新形势下的廉政文化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廉政文化教育,在全社会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和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途径。创新新形势下的廉政文化教育,在教育对象上,要坚持“点”与“面”结合,在教育内容上,要坚持“虚”与“实”结合,在教育载体上,要坚持“软”与“硬”结合。  相似文献   

18.
罗平汉 《理论视野》2009,(10):46-50
“周扒皮”与“黄世仁”、“南霸天”、“刘文彩”,都曾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地主形象。前不久,有研究者对小说《高玉宝》中的地主“周扒皮”(本名周春富)的原型作了考证,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周春富与作家笔下的“周扒皮”大相径庭,此人不但没有半夜装过鸡叫,而且还是一个“厚道人”,  相似文献   

19.
张凡凡 《民主》2013,(2):51-52
“清新”是我国传统诗学和审美领域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和范畴,而且也与人们的生活、品格密切相关,成为一个指涉文化理想的概念。“清新”一词可以视为“清”与“新”的组合。在这个组合中,“新”不难理解,而“清”的意思则很丰富。“清”,  相似文献   

20.
张仲广 《学理论》2023,(3):40-43
作为伟大师者的孔子留给后世诸多思想财富,道德教化思想就是其中贵重的一笔。在孔子的视域中,道德教化的原理依据为“性近习远”与“人分三品”的人性论,道德教化的主体为“知天命”的儒者,道德教化的客体为包括社会权力占有者与未占有者在内的全体社会人群,道德教化的主要内容为“文、行、忠、信”,中心思想为集“全德“”元德”为一体的“仁”,道德教化的基本目标为“修己安人”的大人君子和“礼仪圆明”的王道政治,道德教化的实现路径为“六教”,即“温柔敦厚”的《诗》教“、疏通知远”的《书》教、“广博易良”的《乐》教、“洁静精微”的《易》教、“恭俭庄敬”的《礼》教与“属辞比事”的《春秋》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