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庆祥 《理论视野》2018,(10):18-22
话语的背后是理论,理论的背后是意识形态。我们党的意识形态是否具有主导力、影响力、感召力,中国话语是否具有主导力、影响力、感召力,关键在于能否真正建构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且能解释中国实践、中国现实、中国经验、中国问题的中国理论。只有建构起这种理论,才能真正构建起以这种理论为基础、核心的中国话语和中国话语体系,才能真正解决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某些领域或方面"失语、失声、失踪"的问题,才能真正占据我国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才能真正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理论的影响比其他影响更深层、更长远。中国理论"立"不起来,西方错误思潮就"破"不了;只有中国理论真正"立"起来,才能"破"解西方错误思潮。意识形态建设首要是中国话语建设,中国话语建设的核心是中国理论建设。一些学者大谈而谈意识形态建设,却对中国话语建设缺乏高度自觉和实际行动;一些人大谈而谈中国话语建设,却对中国理论建设缺乏高度自觉和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2.
叙事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表达方式。运用叙事话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凸显出百年来我们党构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应然之要,也彰显出我们党讲好中国故事的实然之举。叙事并非一种简单的现象描述,而是意识形态意义的话语呈现。新时代新征程,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对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领导话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思想的集中概括。党成立百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了丰富的党的领导话语内容和表达形式,深化了对党的领导的规律性认识。百年历史实践不仅淬炼了党建构领导话语的能力,也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领导话语建构的历史主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党的领导话语建构的根本要求;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话语建构的核心要义;坚持探索和解答时代之问是党的领导话语建构的动力之源;坚持固本培元与守正创新相结合是党的领导话语建构的基本策略。总结党的领导话语建构的经验,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新征程中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党的领导话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吴永 《理论导刊》2020,(6):48-55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因应革命的需要,果断弃用外来楔入的"苏维埃"话语,并适时建构了本土特色鲜明的"新民主主义"话语。作为党的核心政治话语,"新民主主义"话语集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和党的早期革命理论之精华,建构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民族国家的基本学说,极大地促进了近代以来"民族—国家"的整合。通过成功建构"新民主主义"话语,中国共产党不仅在政治层面上掌握了话语权,增强和提升了自身政治凝聚力和文化自信,而且标识了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向度,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提供了良好范例。  相似文献   

5.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现实需要,更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任务。当前,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面临着传播方式更迭、多元思潮冲击以及不同群体接受度失衡等现实的阻碍。必须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在媒体融合发展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更新话语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依据群众需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强化宣传队伍建设,以专业人才为支撑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6.
《行政论坛》2022,(2):47-53
20世纪80年代,政治学、行政学学科在中国大地恢复发展以来,中国特色政府理论话语建构取得了丰硕成果。检视既有的话语,学者更多的是揭示当下、规划未来,存在对历史向度重视不够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府理论话语创新进入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独立自主和反思批判,在历史向度下对政府的基础理论、问题和概念进行解构与重构。历史地看,当前的政府理论话语创新首先需要科学认识“两个政府”的历史生成问题,防范西方现代性政府理论话语中蕴含的“西方中心主义”带来的危害,进而在人类文明发展史和五千年延绵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的意义上规划好“以中国为中心”的政府理论话语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22,(1)
"生命共同体"话语表征自然界各要素、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共生共荣,其旨趣是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利益的兼容与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依据话语理论,可以从话语主体、话语对象、话语内容、陈述方式四个维度建构"生命共同体"话语。这一话语实现了价值主体的多元化与全球化,以辩证的话语内容超越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窠臼,借助隐喻实现话语的通俗化、生动化表达,体现了其在话语对象、话语形式、话语内容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话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各类制度规范的叙述表达。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话语建构是阐释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理论与实践、推动党内法规研究向纵深发展、破除西方学术理论表达范式藩篱的迫切需要。构建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话语,要坚持基于法律属性塑造话语规范形态、立足政治属性强化话语价值导向、聚焦当代命题展现话语时代特质等内在要求。在路径遵循上,只有把握丰富叙事体系、开拓传播体系、健全评价体系等各环节,才能切实提升话语解释力、辐射力和再生力。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创新与生活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摒弃理论教育与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相分离的理想化、形式化、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方式,通过转换话语范式,优化话语表达,拓展话语领域,采用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教育方法和形式,满足人民群众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受教育者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参与创新,从而在形式多样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实现全面和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话语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导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重要论述,阐释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和缺乏渗透性等问题,"中国梦"的提出能丰富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政治、经济和文化内容的统整,是意识形态性内容与日常生活内容的统整,是社会性内容与个体性内容的统整。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国家新领导集体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这是党和政府根据情势的实际变化提出的新的执政理念和执政风格的鲜明体现。"中国梦"的实现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强大,同样也是精神文化上的充实和丰富,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谈起,重点论述中国的强国之梦,要依靠科技创新为载体,增强创新的自觉性,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在创新中战胜挑战、赢得发展。同时,在实现"中国梦"中应该注意建立文化生态、树立文化自信、建立鼓励科技创新机制等一些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12年8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编辑部和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共同主办的"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政治学理论话语体系"学术研讨会在东北大学举行。来自全国28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8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政治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这一主题,从中国政治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现实性需求、中国政治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路径和方法、中国政治实践和政治经验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紧密联系我国文化建设实际,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本文论述了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及发展文化事业与产业等方面的文化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成果。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曹威伟 《理论导刊》2023,(1):59-66+75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理想价值层”“制度策略层”双重话语结构方面有一定相关性。其中,“理想价值层”能够合理包容未来的秩序,“制度策略层”则能够灵活应对现实世界、安排现有的秩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通过重心转移、历时延伸、共时吸纳等机制,通过核心话语符号的义理再阐释和再编码,论证新理论、新思想、新政策的合法性,调适与弥补理想价值层与不断变化的制度策略层的结构差,成功推进理论创新与生命力焕新。在此过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话语在结构、场域、主体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是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影响力的根本要求。当前,在国际形势和全球秩序变化、西方话语面临困境以及中国发展成就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国内外环境影响下,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契机。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必须以坚守政治方向、站稳国家立场、聚焦理论创新、明确道义定位、立足发展实际、努力融通中外为构建原则,在话语内核、话语共性、话语传播、话语阵地和话语队伍层面进行整体谋划和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16.
党的建设创新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党赢得先进性、保持先进性、发展先进性的必然要求。要不断实现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必须全面把握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正确认识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实践新发展的主要内容及其精神实质,努力掌握党的十六大以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显著特征,从而形成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与实践新发展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梦"融合了当今时代全球普遍交往的基本特点和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归依特质,具有十分丰富而深厚的共同体意蕴,是我们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保持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达致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重要话语资源和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8.
郭清  杨丽 《理论导刊》2020,(6):106-112
《实践论》是中国特色话语建构的成功范例。文章从《实践论》话语角度出发,以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为宏观考量,从理论阐释和语言艺术中讨论分析《实践论》"接地气""表真情""产共鸣"的话语风格。从问题意识入手,结合中国革命实践和中国传统文化探究其话语风格成因。从新时代话语体系构建着眼,启示我们应在人民群众、中华文化和中国理论的向度中坚定文化自信,着力构建有"魂"、有"源"、有"根"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是集中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综合符号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具有话语价值的人民性、话语内容的民族性、话语表达的创新性三大鲜明特征。而中华文化的深刻沉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厚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鲜活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三大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深入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鲜明特征和生成原因,对通俗化阐释党的执政理念,夯实党执政的群众根基、形象化传达治国理政思想,增强制度自信、生动化传播中国价值,消除思维偏见,都具有多重时代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后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提出的,其本质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尽快改变我们国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率还不高的状况,使中华民族跻身于先进民族行列,为人类作出的贡献尽量占很大份额,这就要求我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率与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率大体相当。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这三大历史重任绘制了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可视为我国今后的三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梦",一定要坚持信仰宗旨、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反腐倡廉、坚持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