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鹏举 《党政论坛》2009,(22):21-21
文化是什么?有人说文化是学问,由文凭作证的学问。有人说文化是文明的后续,如果文明是穿衣蔽体的话,文化就是穿好看的衣服。有人说文化是人类或一个民族的共识。有人说文化是一种阅读的技艺,以此读懂历史遗存的无尽的典籍。这些答案,都有各自的道理。我觉得除了这些,至少还有个回答,那就是:文化是一种温情。温故而知新,温良恭俭让,让我们面对历史和立身人世。  相似文献   

2.
别怕被埋没     
齐人 《党政论坛》2009,(22):26-27
总听到有人埋怨说自己被“埋没”了。当作家的说:我都写了那么多作品了,还没有出名,这世界真不公平!当演员的说:快演一辈子了,还是跑龙套,我的艺术才华算是被埋没了!做官的说:论本事,论资历,本来那个位置是我的,生生被人挤掉了,想起来就生气。做生意的说:我是有经商才能的,可惜生不逢时,环境太差,要不然,我也能当李嘉诚……  相似文献   

3.
八年前,我丢下某大型企业办公室副主任之职,自荐到江南航天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当了一名宣传干事。当时,有人说我傻,也有人说我疯,“有职有叔的官不当,为何要去干什么政工?”其实我心里明白,我不傻也不疯,人各有志,我只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前不久,我单位改革用人制度,全体工作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我毫不犹豫地再次选择了政工。 我从小就爱好写作。文革期间初中毕业就参加工作,20多年来,我先后当过食堂炊事员、生产一线工人、保管员,后来提了干, 又担任过厂子弟学校副校长、企管办副主任、厂办副主任等职务…  相似文献   

4.
吃与不吃     
《党政论坛》2011,(22):45-45
在招待卓别林吃烤鸭的宴会上,有人突然郑重其事地说:“卓别林是不吃烤鸭的,因为鸭子这种可爱的小生灵曾使他创造了夏洛尔的艺术形象。”此入说话之后,卓别林发现主人面有难色,便很快风趣地说:“他说的不错,以往我是不吃烤鸭,但我不吃的烤鸭只是美国烤鸭,北京烤鸭却不算在内。”这句话一说,宾主尽欢。  相似文献   

5.
岑燮钧 《各界》2011,(11):2-2
有消息说,一个老太太一年里听证了二十多场,是个听证会专业广。有人怀疑这老太太是个托儿,老太太连说冤枉,说我是认认真真去听证的,人家都解释了上涨的原因,合情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杨金龙 《民主》2009,(1):56-56
我很喜欢看书,因此没有太多时间去看电视,但是,最近有人向我推荐一部反映“80后”的电视剧《奋斗》,说有助于我更好地了解“80后”的思维方式,于是好奇,我看完了这部电视剧,确实感触很深。  相似文献   

7.
钱学森生前一直坚持不准给他写传。有人曾经想写,他知道后十分严厉地说:“我还没死,你们急什么!”  相似文献   

8.
刘震云 《党政论坛》2014,(16):55-55
我是1978年上的北大中文系,我们班有五十多个人,现在,去世的已经有四个,退休的占一半。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我经常看到有人说:中国要走向世界,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梅桑榆 《各界》2010,(1):61-63
英布是六邑(今安徽省六安县)人,出身于平民之家,年轻时有人给他看相,说他将来“当刑而王”,也就是只有犯罪受刑之后,才会受封为王。英布只当是个玩笑——成了罪犯,能活命已是万幸,还有啥希望当什么鸟王。不料数年后,他真因犯罪而被处黥刑,好好一张脸,被刺上了罪犯的印记。英布希望相面人所言能够应验,笑说:“有人说我先受刑,后当王,  相似文献   

10.
韦昕 《各界》2014,(10):24-26
十多年前的一天,早晨,我刚起床,听见有人在急急敲门。我连忙赶去开门,一个陌生的矮个中年男子站在门外,他说他是张光远先生的一个后辈亲属,张先生已经因老病去世,今天上午就要在三兆殡仪馆开追悼会,向先生遗体告别……  相似文献   

11.
柳萌 《民主》2011,(7):50-50
一位朋友的女儿,有次跟我聊天儿.不知怎么说到茶叶了,她不无感慨地说:“我老爸在位那会儿,别人送的茶叶,每年都喝不完;这会儿他退休了,就很少有人送了,有时还得自己买。”这位朋友原来是位编辑,在一家大报编文艺副刊.对于某些作者来说,他掌握的这块地盘,可就非同小可了。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09,(18):15-15
我乐意赞美他人,以及看到别人的美好与幸福。 这是很合算的事情。 生活中,常常有人会莫名其妙不让你高兴,情不自禁说刻薄的话,言语上,总带锯齿。网络里,更是集散一些人很不健康的发泄,连韩寒也说:博客博客嘛,就应该刻薄一点。  相似文献   

13.
柳萌 《民主》2009,(12):47-47
朋友应一家出版社之约,主编一本关于如何减压的书,让我谈谈个人体会。其实.在当今社会生活,要说压力,恐怕每个人都有。从小学生到退休老人,谁能说完全轻松快活呢?至于事业如日东升的中青年.所承受的多种和多方压力,那就更是不言而喻的。只是程度和形式上.各有各的不同而已。过去经常有人说,把压力变成动力。我想也就是说说罢了。真正做到的没有几人。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风气好转的时间上,我是乐观派。有人说要十年,有人说要二十年,还有人说三十年也不够。可是,我认为绝对用不了十年。道理在哪里?道理来自于我家乡的一个故事。大家都知道淮海战役活捉了战犯杜聿明。谁活捉的?解放军。这是对的,但不全对。准确的答案是军民一起活捉的,至少是解放军根据一位农民提供的线索抓到的。淮海战役结束后,杜聿明想化装逃跑,企图用一副金戒指  相似文献   

15.
路春 《学理论》2008,(1):90-91
朋友家里虽然简陋一些,窗子前摆放的几盆菊花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我的朋友喜爱写写画画,交际很广。他屋里有几盆菊花点缀,顿然有了文雅的气氛。我说,老兄,你的屋子除了菊,恐怕没有值钱物了!他矜持一笑,含蓄地说,知我者,老弟也!他送给我一本据说某位官员的诗集,翻阅起来,满纸玑珠,豪情满怀。近一个时期,文学颇有坠入低谷之嫌,不但文学读物很少有人问津,就连鸿制巨著也难觅销路。  相似文献   

16.
《党政论坛》2013,(14):28-29
智慧有的时候是一种通达的方式。 曾经有一位师傅,他的学问就是通达博雅。他带着自己的徒弟们出去游方讲学,在路过一个闹市的时候.听到有人争吵,结果他的大徒弟跑过去看热闹,一眼就看到一个外乡人到一家布店前面说,我买三丈布。布店的老板说,  相似文献   

17.
很高兴能成为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的劳模导师中的一员。做工人已经数十载,做大学生的导师还是头一回。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因此,我倍感荣幸。记得有人说,发明、创新是科学家、工程师们的事,与普通人无关;记得有人说,我只是一个普通工作岗位上的"螺丝钉",创新离我太遥远了;记得  相似文献   

18.
小议“朝里有人难做官”李恒敬友人于日前告诉我:某人欲通过关系到宁夏为官,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黄璜知其人私心重、又无什么本事,便委婉地劝止了。后来,他又到山东找老同学要官,结果仍未如愿。于是,他深有感触他说:“朝里有人难做官喽!”我们从求官者的感...  相似文献   

19.
陈帆 《党政论坛》2008,(18):10-10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有人问我:“如果这场地震发生在美国,也会死很多人吗?” 我说:“不会。在美国,像汶川、北川自然条件这么恶劣的地方,可能压根儿就没几个人住。”而据报道,汶川大地震。中国的直接受灾人口,就达1000多万。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人生是一个追逐目标的过程——你制定一个目标奋力捕获它之后,马上就会转而追求下一个目标。而我则认为,人生更像是垂钓——清晨雾霭未消,你垂钓于溪边;待到晚霞满天,收竿满载而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