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我国对于酒后驾车不仅认定标准比较宽松,而且处罚标准也过于宽纵。在酒后驾车的严重现实危害面前,不仅要客观的将酒后驾车严格化、犯罪化;还要有针对性的加大对酒后驾车的行为的稽查。力求深入和准确的揭示酒驾入刑后出现的弃车逃逸、司机拒检、与执法者周旋、代价乱象丛生的现象。同时对有关执法部门对处罚意见不等,处理力度较小的一系列现象严惩不贷。本文通过长期研究和实践调查,揭示酒后驾车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在对新疆库尔勒地区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库尔勒地区酒后驾驶在入刑后产生一系列现象。即依据现行立法,又摆脱注释法学窠臼。重在阐析酒驾入刑后产生现象的基本范畴,本质原因、基本法律应用的执行力度、以及执法者在新的交通法规颁布后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通过现象产生的原因得出更有利于严禁酒后驾驶,促进社会进步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2.
我国酒后驾车BAC标准及检测程序等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后驾车,是全球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国外对此的检测、处罚等都已有相当成熟的管理。但目前我国对酒后驾车引起的交通事故的处理,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即使实行了血液或呼气酒精检测的省市,其操作和检测等也很不完善。已颁布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做了修改,但关于确定酒后驾车酒精检测值标准及如何实施酒精检测等诸方面的工作,尚缺乏可操作性,本文就酒后驾车认定标准、呼气检测证据价值、事故发生时血液中酒精浓度推算、血液检测程序及注意事项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规范化此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贵州省2012年1000例涉嫌酒后驾驶、道路交通事故酒精检案的特点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酒后驾车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在利用Excel及Spss统计软件对涉嫌交通事故肇事者性别、年龄、肇事时间、肇事车型以及对肇事者血中乙醇质量浓度(BAC)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嫌酒后驾驶者男性居多,年龄在20~50岁间占92%。事故多发生于20~24时,以县市区干道为主,肇事车辆为摩托车占46.72%。在1000例乙醇检案中,28.7%为未检出,9.3%为酒后驾车,59.5%为醉酒驾车。结论 2012年贵州省发生的1000例涉嫌酒后驾驶案件中有一定相关特征,可为"酒驾"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石岩 《法庭内外》2010,(4):33-34
“成都孙伟铭醉酒驾车案”、“广东黎景全醉酒驾车案”……去年以来,几起因酒驾引发的重大交通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酒驾的再度关注。自去年8月15日起,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酒驾的处罚、酒驾事故的定罪、量刑等问题成为了全社会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近日,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称浙江嘉兴桐乡市的政府机关,在交警部门检查酒驾时会群发短信'提示",并贴出手机短信照片.这张照片里的短信内容是"今明两晚嘉兴交警系统异地用警在桐乡市范围内开展酒后驾车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请大家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桐乡机关短信)".桐乡市交警大队的民警称,这可能是市政府机关的"友情提示".  相似文献   

6.
陈英凤 《检察风云》2010,(18):62-63
近年来,一起起血淋淋的交通事故惨案,引发人们对酒后驾车、飙车的空前关注。为此,2009年8月以来.我国掀起了一场猛烈的治酒驾风暴,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和震慑了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然而,仍有不少人漠视法律规定,顶风作案。  相似文献   

7.
新闻背景 近日,天安保险公司在沈阳率先开办了一种针对驾驶人饮 酒驾车的车险附加险,这样沈阳的私家车主在酒后驾车时肇事将 可能获得最高25万元的保险理赔。 “酒后驾车保险”在天安公司的保险条款中被称为“非常事 故损失特约险”,具体内容如下:投保人只有投保汽车损失险和 第三者人身伤害责任险、第三者财产损失责任险、乘客和驾驶人 伤害责任险才可投保非常事故损失特约险。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书载明的驾驶人饮酒驾车肇事,致使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直接 损失以及本车乘客遭受伤亡,依法应由被保 …  相似文献   

8.
杨洁 《法制与社会》2012,(17):48-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自2011年5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迄今已一周年有余,可以说取得了重大的成效。全国公安机关查处酒后驾驶数量及酒驾导致交通事故的数量均同比有大幅下降,而"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观念也正逐步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在处理"酒驾型"危险驾驶罪的司法实践中,还面临着大量难题。本文从我国内地对醉酒驾车行为的刑法规范出发,兼与我国澳门地区相关规范进行比较,旨在对更好的预防和治理醉酒驾驶犯罪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9.
从严罚酒驾     
谢静 《江淮法治》2012,(1):50-51
酒驾是一个说了很多年的话题,尤其是当前有私车的人越来越多,出行都开车,遇到了应酬,难免会喝几杯.酒后人容易兴奋,比较冲动,加上侥幸心理,有的人就会酒后驾车.往往发生恶性交通事故.给亲人们带来无尽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酒后驾车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已成为社会的一颗毒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声讨。如何治理酒后驾车,杜绝因此而引起的交通事故,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2011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规定酒驾入刑和公安部惩治酒后驾车新规定的出台,酒后代驾这个新兴行业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但是其中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比如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也没有相关的行业规范和标准,故当纠纷发生时也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和相应的纠纷解决机制,这导致了纠纷频频、归责难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无疑都成为阻碍这一行业发展的种种因素。因此,解决由此产生的法律问题,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据国家标准委有关人士介绍,国家强制性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已经过修订,将于今年7月1日实施,不过新标准的修订没有涉及饮酒、醉酒驾车的血液酒精含量临界值,原来的数值检测标准依旧不变。酒驾标准7年前确定国家标准委交通能源处有关人士介绍,现行标准是在2004年5月31日首次发布并实施的。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济南市惩治“酒后驾车”爆出官员醉驾丑闻。2月18日夜,一涉嫌酒后驾驶的某局机关处级干部被交警当场查获。血液检测结果显示,其血液内的酒精浓度已达醉酒驾驶标准。更让交警惊诧的是,该官员虽驾车多年,但一直没有取得驾驶执照。目前,公安部门已依法将其刑事拘留,并将相关结果通报其所在单位。  相似文献   

14.
一起普通的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肇事案件引发了一连串案件,案件当中的醉酒驾驶员、顶包者、被撞轿车驾驶员均被法律判处刑罚,近日,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法院就审结了该酒驾引发的三案.  相似文献   

15.
酒驾,令人深恶痛绝,虽然国家在法律上明确了酒驾入刑的严厉措施,但是迄今为止,它仍在不时上演,并造成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近日,为进一步根治酒驾,武汉市交管局推出一项新政:酒后驾车,除司机受罚之外,同车乘客乃至同桌饮酒者,均将视司机违法情节轻重,接受现场教育、1小时深度教育两种形式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浦东新区2008年1050例道路交通违章、事故酒精检案特点分析,为减少和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提供有力的参考信息。方法在Excel表中对肇事者性别、年龄、出事日期、时间以及对肇事者血液中乙醇质量浓度(BAC)等作统计分析。结果酒后驾车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以20~50岁居多。事故发生在20:00~22:00最多.以郊区主干道为主。1050例酒精检案中,BAC检测结果14.19%为阴性,2.00%酒精含量未超出法定范围,11.14%为酒后驾车,72.48%为醉酒驾车。结论200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酒后违章、事故案例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可为酒后驾驶的及时监测及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刑法修正案(八)》对醉酒驾车、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定罪处罚开篇,对比之前国家关于酒驾、醉驾方面的法律规定,并且对比国外对醉驾的处理,论述了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轿车普及率不断攀升、机动车辆数量和驾驶员人数逐年猛增情形下,酒后驾车犯罪案件呈高发多发势头的法律应对措施.最后呼吁整个国民良知的普遍觉醒,尤其是那些缺乏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屡屡酒驾、醉驾而仍旧执迷不悟者.  相似文献   

1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酒后是某些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之一。但是没有对酒后的认定作出具体规定。而2004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国家标准(GB19522-2004)中规定驾车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才能认定酒后。那在刑事司法实践中,是否要依据GB19522-2004这一国家标准来认定酒后驾车呢?本文从刑法解释,刑事审判依据、司法独立原则、司法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卢金增  刘晓童 《方圆》2024,(5):36-37
<正>就在他们去医院的途中,车子遇到交警查酒驾。魏明强因酒后驾驶被当场查获。后经检验,从魏明强上肢静脉血中检出乙醇成分,达到了醉酒驾车程度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是常识。如果酒后遇到亲友突发疾病,急需开车送亲友就医,人们该如何选择?老实的打工人魏明强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2023年6月,山东省枣庄市公安局薛城分局向枣庄市薛城区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一起涉嫌危险驾驶罪的案件。嫌疑人叫魏明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醉驾入刑”前后酒后驾驶案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阐述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后酒后驾驶案件的发展趋势和特征。方法 对2009年1月到2013年4月扬州地区实际酒驾案件所占的比例、酒驾的月分布、车辆类型以及饮酒后驾驶和醉酒后驾驶所占的比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1年5月份之后,实际达到酒后驾驶的案件在涉嫌酒后驾驶交通事故案件中的比例有所减少,酒后驾驶在每月的分布渐趋一致,所涉及的车辆类型有所变化,醉酒后驾驶的案件数是饮酒后驾驶案件数的3倍左右。结论 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后,扬州地区酒后驾驶案件的特征有了一定的变化,在实际的交通安全管理中,应根据这些现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