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两会”召开之际,关于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立法,再次成为一个公共热议题,一些学者通过各种方式,建议尽快制定官员财产申报的“阳光法案”,以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2.
连续5年建议官员申报财产的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和任建明都认为,尽管7月11日发布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离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还很远,但标志着我国朝着这一方向再次前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3.
每年两会,我们都会听到一些熟悉而热切的声音,有网站整理了一份"老提案、老议案"的名单:全国政协委员、北航原校长沈士团曾连续10年提教育经费支出应占GDP4%;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连续8年建言公车改革;全国人大代表、律师韩德云连续7年提官员财产公开;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财经大学博导蒋洪连续5年提阳光财政;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工商联副会长王超斌5次提交垄断企业改革提案;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掌门人宗庆后连续5年建议提高个税起征点……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发达国家,被成为"阳光法案"的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已经作为一项最基本的制度实践了很多年,并在防止腐败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近年来我国应不应该实行财产公开以及怎样实施财产公示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每到两会都会有代表递交关于我国实行财产公开制度的书面建议或议案。而我国目前只是在政策方面初步确立了财产申报制度的基本框架,还没有将财产公开问题纳入全国人大的立法程序。为了有效的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促进腐败问题的解决,我国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财产公开制度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推进财产公开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我国官员财产申报立法自1987年酝酿开始,经过了20多年艰难的探索历程,至今仍然没有提上立法议程,其最大的困境与阻力是来自于既得者利益阶层即政府官员本身,它们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政策规制的对象。但是我国官员财产申报立法必然要出台,根据我国现有的制度环境约束,宜走"地方立法先行先试",最后实现"中央立法"的思路。作为完整与科学的官员财产申报立法,我国应对申报主体、客体、程序、法律责任等进行全方位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连续5年建议官员申报财产的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和任建明都认为,尽管7月11日发布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离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还很远,但标志着我国朝着这一方向再次前进了一步。这一次,舆论基本一致地给了公共政策以集体掌声。尽管质疑者有之、观望者有之,但毫无疑问,这是中国  相似文献   

7.
赵杰 《政府法制》2012,(25):36-37
1994年《财产申报法》(亦称“阳光法案”)进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此后18年来,每年的“两会”上均有代表委员提出相关议案。地方也在展开相关探索,从新疆阿勒泰、浙江慈溪、湖南浏阳,到今天的江苏淮安,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一点一点地向前推进,每一步的探索都有意义,都值得鼓励与支持。  相似文献   

8.
周圆 《法制与社会》2010,(9):169-170
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同志从2006年开始,连续五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设立公务员财产申报法议案,这在公众中的反响很大。其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在1994年就曾将《财产申报法》正式列入立法规划,但一直未能出台,而且在立法规划中也不见了踪影,可见通过这一法案障碍之多、阻力之大。那么,建立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存在哪些障碍因素呢?本文将从政策制定的角度,从政策环境、政策过程两个方面分析这些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9.
今年"两会"期间,重庆的韩德云代表第四次提出制定<公务员申报法>,韩德云代表所列申报财产内容洋洋洒洒,诸如"婚丧嫁娶礼金"也要申报,恨不能将大小官吏之人情世故的往来一网打尽,以期塑造吏治清明之天下.  相似文献   

10.
律师不应只扮演经济角色与韩德云相识缘于2003年“两会”期间的采访。韩德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仅是他独具个性的外貌——帕瓦罗蒂式的络腮胡,还有他集数种身份于一身的独特经历。在众多身份当中,最令同行艳羡的要数“全国人大代表”这一不同寻常的头衔了。“这次人代会,我是以律师的身份来参与的。这得益于我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完成了一件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参与重庆市的地方立法!”韩德云向《法律与生活》半月刊记者介绍道。自重庆市人大设立了立法咨询委员会以来,韩德云一直担任立法咨询委员会的委员之职,为建立和完善重庆市…  相似文献   

11.
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制革专家王全杰向本届两会提出了十五件建议.其中包括一个关于“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应该改为财产公示制度”的建议。2月29日上午.王全杰做客腾讯网,讲述官员财产申报的相关问题.并与网友互动。  相似文献   

12.
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今年我会继续提.会把建议放在反腐的『一揽子』提议里. ——蒋洪 今年我确定不提官员财产公开方面的建议.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之难,超过当初建言时想象的十倍百倍,即便从新任官员试点做起,若能做到也是进步. ——韩德云 最早提出把官员财产申报改为财产公示制度,提的方案可能操之过急了.把条件放宽松,以减小推行的阻力. ——王全杰 十八大后掀起了反腐风暴,加大了对官员的监督力度,实行了十余年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制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中组部、中央纪委等多次强调,要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抽查核实.哪些人属于领导干部?都需要报告什么情况?  相似文献   

13.
杨毅 《行政与法》2012,(12):50-53
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与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保证。我国颁布实施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政府信息公开及其立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实践中,政府信息公开还存在一些问题,面临实际困难。国家立法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是各国通例,由全国人大以及地方各级人大依法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势在必行。借鉴国外中央集中立法、行政程序法典和地方先行立法等立法,立足我国现实国情及现行立法体制,地方先行立法模式是相对适合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14.
王锡锌 《中国法律》2010,(4):28-31,82-88
近年来,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日益成为公共讨论空间中的热点话题,这一领域的制度实践也在一些地方得以展开。继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推行“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以来,官员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正在成为中国“阳光政府”工程一个必然的逻辑延伸和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官员财产申报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员财产申报、公开的话题贯穿今春全国两会.看到曙光的民众,期盼从未如此热切;高层和有关负责人的正面回应,也从未如此频繁. 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对网民们说,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正在积极准备之中.接下来的"两会"中,中纪委、监察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等有关负责人多次重申,正在研究论证这一制度,同时又强调,需要一些配套措施,不能仓促出台.  相似文献   

16.
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与理性反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随着媒体的大量报道,"两会"代表和委员的力倡疾呼,公务员财产申报不仅成了焦点民声,相应的制度建设也成了学界热议的话题,立法俨然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7.
地方两会正开得如火如荼,公众热切期待的官员财产公开制也成了代表委员和官员们的热议焦点。面对记者的追问,从广州市长到深圳市长,不少官员都表示:自己愿意公开家庭财产,但要等上面的通知。  相似文献   

18.
财产申报制度在西方国家已产生了近240年,并一直延续下来,是经世界许多国家实践证明能够有效遏制政府官员腐败的利器。在我国,虽然反腐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突出,这与我国制度约束与监督的不够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实行官员财产申报立法既有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之义,也对完善相关制度、有效遏止腐败、建设民主法治政府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3月1日,全国两会开幕前两天,云南省昆明市火车站发生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恐怖分子持刀疯狂砍杀无辜群众,造成大量人员伤亡。"3·01"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激起公众的强烈义愤,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全国人大代表、公安部边防管理局局长武冬立,全国政协委员、军事专家尹卓等人建议,尽快推动反恐怖立法进程,进一步提高国家反恐能力。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起草《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法〉的议案》,建议制定专门法律法规,有力打击暴力恐怖行为。  相似文献   

20.
承办"两会"建议、提案,是人民法院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契机。在2012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对法院工作建言献策,提出了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对此高度重视,认真办理,讲求实效,推动了相关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