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60年前,毛泽东同志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深入我县才溪乡,广泛进行社会调查,并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同年才溪乡获得“中央苏区模范乡”的光荣称号。历史虽已过去60年,但苏区人民的革命精神并不因时间的流逝而磨灭。调查研究,是搞好工作、解决问  相似文献   

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深入才溪进行农村社会调查,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科学、严谨的调查方法上。2013年是毛泽东《才溪乡调查》发表80周年,回顾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理论价值,对于新时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毛泽东《才溪乡调查》发表80周年。日前笔者有机会重返才溪乡,重温《才溪乡调查》,聆听有关毛泽东九赴上杭、三进才溪的故事,愈加感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毛泽东思想经典论述之一,重温经典对于我们今天的工作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1933年11月,毛泽东在福建上杭县才溪乡调查研究,写出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毛泽东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才溪乡这一模范乡的调查,总结苏维埃政府的工作成绩和经验,以此回答在国内革命战争条件下,根据地建设是必要的和可能的这一重要问题。才溪乡调查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思想作风,其精神应当永远坚持和发扬。  相似文献   

5.
《福建党史月刊》2013,(14):F0004-F0004
1933年11月下旬,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上杭才溪开展农村调查,撰写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才溪乡调查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为纪念毛泽东才溪乡调查80周年,弘扬才溪乡调查精神,贯彻中央关于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  相似文献   

6.
才溪是地处福建上杭西北边陲的一个普通的山乡,就是这个普普通通的山乡,却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和巨大牺牲,“红军之乡”、“烈士之乡”、“将军之乡”就是其最好的明证。在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时期,英雄的才溪人民以其质朴和坚韧,“听党的话,紧跟党走;闹革命走前头,搞生产争上游”,在苏区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扩红”运动、文化教育等各项工作中创造了一等的业绩,被誉为中央苏区的模范区、模范乡,毛泽东对此进行调查总结,并以《才溪乡调查》一文将才溪乡的经验向全苏区介绍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福建党史月刊》2013,(17):I0001-I0008
1933年11月,为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毛泽东第三次到才溪乡进行了10多天的社会调查.写下了光辉著作《才溪乡调查》,总结中央苏区模范才溪乡在政权建设、扩大红军、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经验,高度赞扬才溪苏区干部好作风,为创建巩固的、先进的革命根据地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体现了毛泽东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和注重根据地建设等思想和作风。  相似文献   

8.
1933年秋,毛泽东赴福建上杭县才溪乡开展中央苏区农村调查,并写下了《才溪乡调查》一文。才溪乡是中央苏区的"模范乡"。经过土地革命而分到了土地的才溪人民,在苏区地方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很好地解决了党组织建设、苏维埃建设、支援革命战争和发展生产、改善群众生活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相似文献   

9.
1933年11月,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关注点是苏维埃政权建设中的群众动员。从《才溪乡调查》所记录的模范乡基本情况中可以知道,群众路线是才溪乡在苏维埃政权建设中实现广泛而深刻群众动员的重要经验。主要体现在关心群众生活,注重经济动员配合政治动员,完成苏维埃各项任务;群众选举群众监督建设工农当家作主的苏维埃政权;密切苏维埃与民众的关系,使一切苏维埃工作的执行得着雄厚的力量。坚持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实现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发展目标的群众动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才溪乡调查》等历史篇章示以后人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光荣亭坐落在“青山凝碧曾是血.绿水流辉应为魂”的上杭才溪圩坪河畔。 享誉“九军十八师”的“将军之乡”才溪,是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亲自培育的中央苏区模范乡。从1930年起到1933年11月,毛泽东曾三次到才溪,在那里开展社会调查,写下了光辉的《才溪乡调查》,高度赞扬了才溪人民踊跃参加红军的革命热情。后来毛泽东又在拿国工农代表大会的报告中称赞说:  相似文献   

11.
1930年至1933年,毛泽东3次到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调查,写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一文,为我们树立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 当时,革命斗争的形势十分严峻,外有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围剿”与经济封锁,内有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者的干扰,苏维埃政权和红军的巩固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然而,党的一些干部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只知道发布命令,却不知道乡、村苏维埃政权的具体工作和实际内容,大大阻碍了政府任务与计划的执行。为解决这些问题,1930年6月毛泽东在赣南寻乌调查后来到才溪,召开妇女代表座谈  相似文献   

12.
<正>1933年11月,毛泽东到中央苏区模范乡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作调查,随后写出名著《才溪乡调查》。这一历史记录与这篇著作,折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苏维埃革命的宏大画卷,树立了一个光荣典范。这一典范不仅是苏维埃政权下的才溪乡,而且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调查研究与实事求是的典范。本文着重就毛泽东才溪乡调查这一历史场景和《才溪乡调查》作一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一文所反映的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军事动员、发展经济以及文化教育中开展群众工作的情况。中央苏区重视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充分发扬民主;积极宣传动员群众参加红军和支援战争,做到军民结合;关心群众日常生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把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与保障红军给养结合起来。值得注意的是,才溪乡在民主选举、军民关系、合作社商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均有创新性实践,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丰富经验,也为新时期开展党的群众工作、走群众路线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毛泽东同志才溪乡调查75周年之际,重温《才溪乡调查》和才溪人民创建模范乡的经验,令人深受教育和鼓舞。才溪人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以及扩大红军支援前线等方面.创建了光辉的业绩,成为当年中央苏区的模范乡,福建省的第一模范区。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毛泽东才溪乡调查60周年,重温毛泽东《才溪乡调查》这篇光辉著作,倍感亲切。他从事革命的调查实践和伟大精神,不仅对过去建设革命根据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为什么要写《才溪乡调查》呢?因为:第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和开创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独特的、光明的正确道路,建设和巩固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使之成为争取全中国胜利的坚强的前进阵地”;第二、进一步总结和推广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所取得的经验,脚踏实地地领导广大贫苦农民向封建  相似文献   

16.
将军颂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才溪乡调查75周年,也是才溪荣获福建省“第一模范区”称号75周年。在“将军之乡”迎来“双喜”庆的日子里,特以诗赞颂才溪籍(包含通贤)诸将军之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17.
《才溪乡调查》是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第三次到才溪苏区调查研究后写下的著名篇章。通过才溪乡调查的历史实践,毛泽东不仅用事实粉碎了左倾机会主义的种种谬论,而且为我们树立了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毛泽东在才溪乡调查中倡导和运用的一些切实有效的调查研究方法,对我们今天端正调查研究态度,认清国情及决策,贯彻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仍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土地革命时期,上杭才溪是中央苏区的模范区、模范乡,“一切工作都得到了光荣伟大的成绩。”在经济建设方面,首创了深受工农群众欢迎的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才溪区消费合作社分社”。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五日,  相似文献   

19.
才溪镇位于上杭县北部,是著名的老区乡镇。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才溪人民在扩红支前、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拥军优属等各个方面.工作搞得十分出色,被中央苏维埃政府授予“中央苏区第一模范区”称号。毛泽东曾三赴才溪从事革命实践,并于1933年11月在这里写下了光辉著作——《才溪乡调查》。为表彰才溪人民的突出业绩,颂扬才溪人民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20.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在毛泽东才溪乡调查会旧址,重温这段历史,重走这条道路,倍感亲切,意义重大。毛泽东才溪乡调查具有三大亮点:一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二是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调查研究,总结推广才溪乡典型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