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软实力的涵义及其作用 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最先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的.他在<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一书中指出:"软实力是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张怀武 《共产党人》2007,(23):48-48,47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那么什么是软实力呢?1990年约瑟夫·奈在《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中正式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9·11"事件后又推出《美国势力的悖论:为什么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无法单干?》一书,警告布什政府:霸权的单边主义会毁掉美国的软实力。从此"软实力"一词不胫而走,成为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最流行的关键词。2004年他的新著《软实力:世界政治的成功之道》又受到相当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近来,“软实力”(又叫“软力量”)这个词儿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多起来。它是个好词儿,好在鲜明,有新意,有琢磨头,有份量,能说明问题。其实,这一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就提出来了。他写了本书,叫《软实力:世界政治之道》。他着眼国际竞争,认为硬实力就是强制它国的能力,软实力则是指吸引、劝服他国的能力。美国一些学者和他们的政治家一样,总想征服它国,或还担心别国征服他们。约瑟夫·奈说,软实力来自一国的文化、政治制度和价值观的魅力。说实在的,这个概念一点也不难理解,但真正重视和做好却不易,这就是人们的许多被动和错…  相似文献   

4.
方爱东 《理论建设》2014,(1):8-11,22
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构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国际影响力又是核心价值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影响力需要辩证处理好一与多、中与外、软与硬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5.
房桦 《理论文萃》2008,(6):33-39
自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183;奈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也译为“软权力”、“软力量”)以后,在国际政治理论和新闻报道中就频频出现软实力一词,软实力日益引起世界上众多国家学术界乃至政界的高度关注。中国也不例外。总结和梳理近十年国内关于软实力的研究,出现两个发展趋势:一是由解释说明性研究逐渐转向结合中国实际的研究;二是由纯理论的研究转向如何去指导软实力建设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软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实力”又称“软国力”、“软力量”、“软权力”,是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美国国防部前部长助理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是“一种吸引力,让别的国家不由自主跟随你”。有学者将之戏称为“在全球化时代游荡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一个幽灵”。所谓“软实力”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国防力量等硬实力而言的,确切点说,软实力是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国际感召力的综合因素。  相似文献   

7.
美国学者、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约瑟夫&#183;奈在其1989年出版的《注定领导:变化中的美国力量的本质》一书中,率先提出了“软权力”的概念。此后,他又在其1990年出版的《谁与争锋》、2001年出版的《美国力量的悖论》、2004年出版的《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几本书中,进一步深化了软权力的理论。他认为,以经济军事实力为代表的物质力量是硬权力,而以文化等内容为代表的道德、精神的力量是软权力。硬权力和软权力相辅相成,都是以影响他人行为达到自身目的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军事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军事软实力建设中处于支柱地位,它不仅是凝聚鼓舞军心的强力支撑、实现军队创新发展的巨大推力,还是感染聚合群众的政治标识和威慑打击敌军的间接力量.因此,必须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积极做好国内外舆论宣传,促成认同、凝聚合力、展示形象,进一步提升军事软实力.  相似文献   

9.
正本期访谈嘉宾沈壮海: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软实力不能"软而无力":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提升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建设是怎样的关系?沈壮海:文化软实力作为软实力  相似文献   

10.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整体力量强弱的重要尺度。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观点,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  相似文献   

11.
软实力:北京发展经济的比较优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树林 《新视野》2005,(5):24-26
软实力是指硬实力以外所有的非物质力量。软实力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的,用以分析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新型比较优势。借鉴软实力理论对北京发展经济的资源特点进行分析,并运用“软实力”这一形象、清晰的概念将北京的资源特点浓缩、概括,这对于准确把握北京发展经济的比较优势,自觉去培育、发挥这一优势,选择与这一优势相适应的主导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北京软实力包括:科技创新实力、人力资本实力、教育实力、文化实力及首都优势。  相似文献   

12.
宋效明 《学习月刊》2009,(22):68-68
一、从《花木兰》看美国文化的全球传播态势 一般认为,对国家综合力量的表述,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硬实力(hard power)和软实力(soft power)两大组成部分。过去人们将以军事力量、自然资源和经济实力为代表的硬实力看作衡量国际力量的主要因素,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无形的软实力的重要性,而软实力的核心便是文化力。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强调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贯彻六中全会精神,需要对"文化软实力"开展多视角的研究。笔者认为,"文化软实力"是一定的向与量的统一体。本文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闫玉清 《红旗文稿》2012,(23):18-20
影视剧既是传播国家文化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形象代表。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电影同业工会在一份致白宫的备忘录中就这样阐述:电影可以成为以极小成本甚至零成本进行国家宣传的最佳方式。当时的威尔逊总统也确信好莱坞可以用作让美国价值观主导世界的手段,并批准建立国会公共信息委员会,其权限就是通过电影推广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16,(2)
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崔胜男 《世纪桥》2014,(11):50-5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本文从解读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着手,解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意义,剖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是影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因素,旨在探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7.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的文章《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思考,列举了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的成绩,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宏观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沈聪 《前线》2014,(12):40-40
<正>(本刊讯)日前,湖南大学主办了"中、美、俄三国学者谈软实力与国际关系及社会主义问题论坛"。论坛邀请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知名学者张国祚教授,俄罗斯杜马议员、俄共中央主席团成员、《真理报》总编鲍利斯·奥列格维奇·科莫茨基教授,美国共产党经济委员会成员瓦迪·哈拉比教授,三人同台互动演讲。三位学者围绕文化软实力、国际关系、全球化、社会主义发展、苏联解体教训、马克思主义教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江淮》2012,(2):54
讲话,似乎每个人都会,但要讲得引人入胜、生动有趣,就不那么容易了。背后考量的,除了沟通能力,更有思想水平、人格魅力。某种程度上,语言表达能力是干部需要具备的一种"软实力"。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评价一位领导干部,"会不会说话"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语言表达能力,不只关乎表达技巧,更关系干部的思想方法、工作方式和作风。提升这种"软实力",并非  相似文献   

20.
汪健 《理论建设》2012,(1):105-107
政党的软实力是一个政党以其核心价值观及治理水平,说服、吸引和凝聚广大民众,从而获得更多支持,争取或保持执政地位的能力。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政治价值观、组织协同性和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