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小黎  郝晨亮 《学理论》2012,(21):50-51
社区党建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具有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意义。文章以鸡西市社区党建为例,阐述社区党建的内涵、重要性及鸡西市社区党建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加强鸡西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任杨文 《学理论》2010,(10):124-125
关怀普通基层党员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因为这是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激发党员主体意识、身份认同和归属感,从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上海市松江区党员诉求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正是以开展党内关怀活动为起点,逐步健全和完善党内关怀机制,有力地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成为社区党建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3.
王振华、刘小珍的“社区党组织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一文指出,社区党组织作为党领导、管理社会的最基层的组织,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定好位,如何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过程中寻找到发挥自己作用的最佳途径,已经成为社区党建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文章认为,社区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探讨了社区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王书会  郭泰林  罗爱华 《学理论》2009,(10):127-128
对高校教职工党员进行党内关怀,既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本文在分析目前高校教职工党员党内关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政治关怀、思想关怀、亲情关怀等做好教职工党员党内关怀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5.
流动党员的服务、教育和管理是当前党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当前党员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难点。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敦煌市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构建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的部署和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要求,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实施流动党员“安家工程”,努力构建流动党员服务、教育和管理的新机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城市社区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前提.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街道社区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存在许多与新情况不相适应的问题.必须创新党组织设置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机制;建立广泛参与的服务机制;完善选拔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7.
党员服务中心是上海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精神和部署,特别是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新格局"的要求,针对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建立的关怀凝聚党员的新载体、联系服务群众的新网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8.
嵌入式党建是加强基层党建的新方式。通过分析四方堰社区嵌入式党建的实践,总结了十七大后社区党建的经验模式和发展路径:居民群众的被动参与不能构建和谐社区,党员的自愿参与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动力;威权式的统治在基层党建中已经难于奏效,参与式的领导是社区党建的有效途径;垂直式的组织管理容易形成居民心理排斥,嵌入式的服务是社区党建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先进性的生动体现,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不断提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中党的工作:困境与出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决定了在农民工中加强党的工作的重要性。然而,这项工作在实践中却存在着党员管理工作困境、党组织建立运行困境和农民工中党的政策落实困境。为了摆脱困境,必须构建农民工党员主体意激活机制、构建农民工党员主体素质提升机制、构建农民工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构建农民工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和落实党对农民工的各项政策。  相似文献   

11.
周小乐  贾阳 《学理论》2010,(13):189-190
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针对目前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创新性地提出研究生党员发展新模式,探索工作的新方法、新机制,保证党员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李建全 《求知》2005,(6):25-27
社区建设的龙头和基础是搞好社区服务。我们邵公庄街多年的实践证明,社区建设中的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社区医疗等内容,最终都要通过不同功能、不同角度落实到对社区居民的服务上。因此,社区党建要以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为重点,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服务载体,在服务中充分发挥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让群众在服务中享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相似文献   

13.
陈锡明  钟小安 《学理论》2012,(22):116-118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们的价值观多元化,给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压力,给学生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冲击。如何加强对学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建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曹廷礼 《学理论》2011,(14):229-231
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新形势下要做好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努力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抓好党员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只有大力加强党的领导,才能始终确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方向。当前,必须深入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6.
邱蕊  曲文涛 《学理论》2010,(4):96-9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要求。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的地位使建设和谐社区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而构建和谐社区,必须加强社区党的建设。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就是要求社区内党组织广泛联系。紧密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领社区群众齐心协力,使社区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要实现这一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适时研究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的社区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春慧 《学理论》2009,(15):90-91
建设和谐的社区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试从和谐社区文化的内涵、方式、社区文化与社区居民、社区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根据“社区党建全覆盖”的要求,我们田林街道以推进“两新”组织党建为重点,努力形成社区党建全覆盖的新格局。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夯实基础,加快组织构建覆盖2004年10月,街道在全区率先成立社会综合党委,着重加强社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同时,抽调了1名科级干部担任社会综合党委办公室主任,并安排新招募的3名社区专职党群工作者充实到办公室,努力加强社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组织覆盖。目前,街道下属“两新”组织党组织共有17个,党员224名。为实现社区党建的全覆盖,我们坚持以组织构建为重点,切实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双达标”工…  相似文献   

19.
郭升  孙杰 《党政论坛》2007,(10):27-28
凉城新村街道是2005年上海市社区党建与社区建设综合试点单位之一,社区党工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推进党的建设,始终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有利于增强内在活力、有利于整合力量的工作原则,切实加强和改进了社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2003年9月,全国第一家“阳光驿站”在上海浦东建立,这是陆家嘴社区(街道)党工委(原梅园街道党工委)在市、区党组织和专家关心支持下创建的社区党建工作新载体。驿站的建成和运作,扩大了党组织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覆盖面,为增强党的基层执政能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