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当防卫是刑法里重要的法律制度,是我国公民抗击违法犯罪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权利.正当防卫的定义是我国公民为了防止国家利益、本人财产、他人财产、本人人身、他人人身、公共利益遭受不法侵害,对侵害人可能造成损害或者造成损害的制止方法.由此可见正当防卫本质是为了制止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保护应有的权益.本文先是讲解了正当防卫里不法侵害的范围,然后讲解了正当防卫里不法侵害的特征,最后讲解了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开始和结束.  相似文献   

2.
简论正当防卫戴澜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它对鼓励和支持公民勇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及时有效地制止各...  相似文献   

3.
所谓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这是我国刑法第20条第一款关于什么是正当防卫的阐述。也是我国公民正确行使正当防卫这一权利的唯一合法、权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当防卫是排除社会危害性的有益行为。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是我国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对于保障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扶持正气,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和震慑犯罪分子,鼓励和支持公民同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作斗争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97年刑法第20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责刑事责任”。刑法的这一规定,…  相似文献   

5.
正当防卫,是刑事立法赋予公民在本人或他人人身、财产等重要权利遭受紧急不法侵害时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权利,是刑法所提倡和保护的一种重要的私人救济方法.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包括,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其中,不法侵害是指行为对法益的客观侵害与威胁,对不法侵害者本人进行防卫,具有防卫意识,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相似文献   

6.
曹守威 《法制与社会》2011,(17):271+288-271,288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当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可采取的一种正当行为,保障公共利益与公民的合法权利免受不法侵害。避免其滥用,规定了特殊防卫的内容。通过对正当防卫和正当防卫的防卫限度以及相关理论和个人见解的探讨,力图提高公民维护自身安全的法律意识,准确把握防卫限度。  相似文献   

7.
一、防卫过当案件的证据实用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人为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在实施防卫行为时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人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行为。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赋予公民的权利,是鼓励和支持公民勇于且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护人民,打击不法分子,维护社会治安的锐利武器。但是,我国刑法对  相似文献   

8.
付兆玉 《法制与社会》2010,(20):296-296
正当防卫是世界各国刑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法律赋予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一种重要权利和手段,其目的是鼓励公民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从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及公民的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本文首先通过对正当防卫的概念及构成要件进行了评析,其次阐述了大陆法系一些国家的正当防卫立法,分析了比较我国与大陆法系国家在正当防卫的出发点及目的方面的不同,对我国与大陆法系国家正当防卫的比较研究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新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0.
一正当防卫是公民的一项合法权利。但是权利总不能超越合法的界限,滥用正当防卫权利会给社会带来危害,因而要求实行正当防卫,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条件。正当防卫应当具备哪些条件呢?刑法理论上通常概括为四个条件:(一)必须有不法侵害的行为。(二)必须是正在实施的侵害行为。(三)防卫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四)防卫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在笔者看来,这种概括有其不足之处。这就是把四个条件并列,不能使人一目了然,在什么情况下能实施正  相似文献   

11.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一种重要权利和手段,其目的是鼓励公民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及公民的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从我国的正当防卫的立法规定来看,为学界提供了很大的解释空间,从而也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本文认为现存的诸多解释有一种不当的价值倾向,对防卫人的防卫权利的过分扩张,文中对我国正当防卫制度的立法价值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丁春燕 《政法学刊》2011,28(4):61-66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保护合法权益的权利,国家赋予公民这项权利之目的是及时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国内不断出现有关司机防卫致犯罪嫌疑人伤害的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对于正当防卫的时间要件,有空间说和时间说等不同的理论观点。但对于El益严峻的社会治安状况和基于成文法的规定及社会秩序之考量,应当严格遵守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保护正当防卫人的应有权利。  相似文献   

13.
<正>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公共利益、公民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合法权利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在紧急情况下,迫不得巳对实施不法侵害的行为人加以一定的损害,以制  相似文献   

14.
段超 《法治纵横》2013,(12):56-58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当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可采取的一种正当行为.目的是保障公共利益与公民的合法权利免受不法侵害。为了避免对正当防卫的滥用.法律规定正当防卫不得超过必要的限度.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是正当防卫的核心问题。它既是正当性的重要条件.也是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分界线,目前.我国法律对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规定仍是一个抽象的原则性规定.没有具体的标准.什么样的情况下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还存在着争议。因此,有必要对其加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个人的一种自卫权利,是抗衡犯罪的一种积极措施。新刑法典对正当 防卫作了适当的修改.这种修改立足于鼓励公民 自觉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更好地保护被侵害人 的利益。修改后的规定不仅会更好地鼓励公民为 自身的合法利益同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 同时,也会更好地鼓励公民为维护国家、公共利益、他人的合法利益同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作斗争.因此如何正确地理解和适用新刑法典对正当防卫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意义十分重大。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之一。所…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 ,属于正当防卫 ,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此条关于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规定 ,从形式上看 ,虽然二者仅仅相差了一个条件 ,即明显超过防卫的必要限度、客观上造成了重大损害结果 ,但是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据此却有了质的区别 :前者是国家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对社会有益的行为 ,而后者却是国…  相似文献   

17.
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情况。正当防卫是合法的,受到法律保护的,受到鼓励的行为,而防卫过当则是非法的甚至是犯罪的行为,因此,如何认定和处理防卫过当案件,就成了司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刑法理论问题。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一、防卫过当的特征防卫过当的特征即其构成的要件,是正确认定防卫过当的前提和关键。防卫过当具有二个特征:一个是行为的防卫性;一个是结果的过当性; 行为的防卫性,是指行为人的行为所具有的保护合法权益免遭不法侵害的自卫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可见,正当防卫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合法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国家不仅依法保护公民的正当防卫  相似文献   

19.
姜伟 《法学研究》1984,(6):20-23
正当防卫是对正在侵害合法权益的人采用造成一定损害的方法,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侵害的行为。根据法律的规定,实施正当防卫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关于正当防卫的合法条件,我国刑法学界一般认为包括四项:1.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2.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侵害行为;3.防卫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4.防卫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不可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法》第20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第3款规定,对正在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及其它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故此,我国刑法将正当防卫分为一般正当防卫与特别正当防卫两类,两类正当防卫的对象即侵害行为的范围是不同的,需要分别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