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法学"诊所式"教学模式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法学教育长期以来过分强调知识教育而忽视职业能力培养,严重脱离法律实践.诊所式模式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够弥补我国传统法学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更多实践机会,教与学的互动更加明显.但作为一种舶来品,法律诊所教育在我国仍面临种种发展障碍,本文在分析这些障碍的基础上探讨了诊所教育与传统法学教育的对接途径,主张兼采法学传统教育与诊所教育两者之长推动高等法学教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诊所式法律教育作为一种从案例教学法发展出来并借鉴医学院临床教学方法的一种全新法教育模式,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各法学院。在我国,诊所式法学教育刚刚起步,在我院也还处于设想阶段。诊所式法律教育吸取了案例教学法的精髓,强调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实际的法律运用过程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法律实践能力。作为传统法学教育的有益补充,诊所法律教育对于我院的法律教育改革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诞生于美国的诊所法律教育模式引入我国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弥补了我国传统法学教育的不足,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从分析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本土化移植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障碍入手,提出可行的解决路径,希望能对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本土化运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诊所法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法律职业技能和具有法律职业道德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并通过法律实践服务社会。诊所法律教育可分为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培养、法律事务实践和法律诊所管理三个模块,在法律事务实践中采用十步规程法进行全流程控制管理。诊所法律教育的目标实现需要切实、合理地解决法律诊所管理制度建设、教材规划、课程考核体系、案件来源、经费支持、教师的角色定位及学生办案权利限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诊所式教学法有利于高职法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当前,由于主观上对诊所式教学法必要性的认识不够,客观上也存在一些困难,因而诊所式教学法在我国高职院校法律专业中运用的比例还很小。因此,相关部门应重视诊所式教学法,同时,我们还应从解决教学师资和教学经费问题、解决学生身份尴尬及案源困难问题等方面着手,推进诊所式教学法在高职法律专业教育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也论诊所法律教育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立民 《法学》2007,(11):50-56
诊所法律教育方法的意义表现为:有助于冲击传统法学教育方法的理念,有助于弥补传统法律教育方法的不足,有助于提高法学教育质量和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等。诊所法律教育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应用、系统、比较和实践的方法不可忽视。诊所法律教育方法有其优越性,表现为: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更有利于巩固已学到的知识,更有利于学到新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法律实践能力。在诊所法律教育的方法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诊所法律教育原则的确定,诊所法律教育方法的结合使用,诊所法律教育方法的发展、创新和诊所法律教育方法的交流与提高等。  相似文献   

7.
李秀华 《河北法学》2007,25(11):44-53
研究认为社会性别视角是社会性别主流化在法学教育尤其是诊所教育中的重要手段与突破口.通过文献研究与实证调查,发现有关探讨未进入、未成为学术主流.研究认为立足于社会性别视角,对诊所教师培训方法、针对性及可操作模式方面有改进之必要.推进我国法律教育改革与发展,须强化培训教师社会性别意识、法律思想与思维模式,从而建立对诊所教师长期且可复制的培训模式.在充分肯定诊所教育对法学改革推动作用的同时,研究认为应以社会性别视角引导诊所教师培训模式整合.研究力求汲取国外相关成功经验,从社会性别视角入手对诊所教师培训模式作出客观评析.研究在指出我国诊所教师培训模式存在的缺失与不足时,提出将社会性别视角导入诊所教师培训模式设定与整合工程之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8.
卢静  张悦 《法制与社会》2010,(20):217-218
诊所式法律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法学教育模式,对于培养实践性的法律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新疆推行诊所式教育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本文根据新疆本地法律需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新疆高校在运用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时应注意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诊所式法律教育"本土化的思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菊英 《河北法学》2005,23(3):82-84
起源于美国的"诊所式法律教育"要本土化并得以在我国普遍施行,目前尚存在很多障碍,如法学教育界思想观念 上轻视实践技能的培养、诊所的经费涉及对大学有限的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诊所指导教师的素质等等。解决障 碍,因地制宜,建立各具特色的法律诊所才能使这一教育方法在我国生长。  相似文献   

10.
姜希 《法制与社会》2012,(13):228-229
传统法学教学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法律诊所式教学是法律实践性教育的经典模式,借鉴法律诊所式教学的内容来完善我国的传统法学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开放教育“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课程中引入法律诊所式教学是创新法学教学模式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1.
刘珂 《法制与社会》2012,(22):217-218
本文阐述了诊所式法学教育的基本概况和中国的现状,并针对我国诊所式法学教育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具有我国特有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颁布,使得我国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各类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中,知识产权法学的教学都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诊所式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知识产权法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在知识产权法教学中运用诊所式教学法时法律诊所的建立、诊所教师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诊所法律教育是现代法学教育中的学生培养模式,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律思维,高校法律公共课应当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改革,借鉴诊所式教学法,建议对参加法律公共课的学生进行分类培养,通过四个不同的“诊所”情景,使法律公共课真正成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教学评价是法律诊所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诊所法律教育规范化的重要议题。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反映法律诊所教育价值、及时整理教学信息、互动反馈教学意见。规范化、系统化的法律诊所教学评价方法应当首先明确评价目标,保证评价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公平性,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其专业水平提高程度,教师在评价时候也应注意将阶段性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教育档案的汇编,逐步建立起多样化和制度化的诊所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诊所法律教育与培养学生的律师职业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诊所法律教育是一种在法学院开设的、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们自己运用已学到的知识去办真实案件的教学方式。由于学生们在学校里有自己的办公地点,又有客户来咨询,像个诊所一样,故得此名。它一般以选修课形式出现,还有一定学分。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了诊所法律教育,哈佛、田纳西、丹佛、南加州等大学的法学院都较早地采用了这一教育方式。现在美国的绝大多数法学院都有这种教育,开设了这门课程。2000年中国引进了诊所法律教育,先在华东政法学院等7所大学进行了尝试。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已取得一些成效。诊所法律教育是一…  相似文献   

16.
法律援助制度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财力、人力不足的问题,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出现,可以弥补和解决此问题。同时,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又能推动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发展,促进法学教育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温州大学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实践,分析我国法律援助与诊所式法律教育的互动。  相似文献   

17.
诊所式法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已在我国发展了十个年头,虽然硕果累累,但是仍然面临着诊所式法律教育本土化"中国模式"的探索.本文着重对比中外诊所式法律教育面临的法律文化制度、法学教育制度、法律职业制度三个层次的体制差异,指出了我国高校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必须探索"高校+公益机构"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诊所式法律教育是发端于美国的一种新型法学教育方法。我国自2000年秋季开始尝试运用诊所式法律教育,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为法律职业教育的有效方法,诊所式法律教育应该得到我国法学院校的普遍推广运用。但作为一种舶来的教育模式,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下,诊所式法律教育难免在继受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我国法学界必须开拓创新,转变观念,进行相关制度的改革,为诊所式法律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9.
诊所式法律教育产生于美国。美国的文化背景、法律制度、司法体制与中国有着天壤之别,诊所式法律教育能否在中国扎根,是否有本土化的基础?本文试图从至今影响国人处世与治学思想的儒家理论出发,通过对儒家教学、治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探寻诊所式法律教育这一"舶来品"与一脉相承的中国文化之间是否存在着契合点,借以回答诊所法律教育的本土化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大部分高校均有实行诊所式法律教育,这种从外国引入的教育目前仍在起步阶段,并不成熟,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尚待改进。用法律援助来辅助诊所式法律教育,并将二者结合起来,是完善诊所式法律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