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前,对于侵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政违法行为,没有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和救济,是我国法律制度的缺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构建国家与公众合作的高效公益诉讼制度迫在眉睫。构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建议:确立公益诉讼制度模式;规定宽泛的公益诉讼范围;设定公益诉讼先行程序;明确法院立案审查权;适用公益诉讼调解机制;设立国家奖励制度。  相似文献   

2.
周春丽 《世纪桥》2008,(5):59-60
当前,对于侵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政违法行为,没有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和救济,是我国法律制度的缺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构建国家与公众合作的高效公益诉讼制度迫在眉睫。构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建议:确立公益诉讼制度模式;规定宽泛的公益诉讼范围;设定公益诉讼先行程序;明确法院立案审查权;适用公益诉讼调解机制;设立国家奖励制度。  相似文献   

3.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对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防止行政主体滥用职权具有重要意义。该制度现已成为我国法学研究的热门问题之一。我们应当从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原告与侵害后果的关系、行政公益诉讼中的违法行政行为的范围等方面把握行政公益诉讼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公益诉讼案件频发的原因是弱势群体的利益遭到损害,公共利益受到强势群体的侵害。中国社会急需加强公益法建设,但现行公益立法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了对公共利益的保障;公益法律组织发展滞后,公益诉讼难,严重也影响到公益法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提高公益立法质量,扩大民事诉讼范围,加快民间公益法律组织建设,以支持公益诉讼,创新法律援助体制,保障法律援助经费。通过对公益法的完善给弱势群体以更多的保障.最终实现公共利益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公益诉讼始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这一制度在西方一些国家已趋于成熟。而在我国,随着环境污染、国有资产流失等侵害公共利益,国家利益的案件频繁发生,在缺乏相关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公益诉讼悄然出现在诉讼实践层面。本文从借鉴国外公益诉讼的经验出发,立足国内公益诉讼的实践,分析了构建公益诉讼制度的一些想法,旨在探索一条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公益诉讼始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这一制度在西方一些国家己趋于成熟.而在我国,随着环境污染、国有资产流失等侵害公共利益、国家利益的案件频繁发生,在缺乏相关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公益诉讼悄然出现在诉讼实践层面.本文从借鉴国外公益诉讼的经验出发,立足国内公益诉讼的实践,分析了构建公益诉讼制度的一些想法,旨在探索一条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价值从“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公共利益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保护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几近空白,给司法实践带来了种种困难.本文从立法和司法层面提出几点建议,以对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
论公益诉讼的案件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侵害公共利益事件.尤其是集团性、大规模性侵害事件的频繁发生.推动了公益诉讼这一新型诉讼制度的发展。公益诉讼是为保护公共利益而设置的一种特殊的诉讼类型。公益诉讼的案件范围首先是由公益诉讼所保护的公共利益的范畴所决定的。公益诉讼意义上的公共利益.应当理解为公共福利、社会的一般价值认同以及不特定多数人的扩散性利益。从西方各国的实践来看.公益诉讼多侧重保护环境、消费者、女性、有色人种、未成年人及类似的诸多利益.较多集中于环境公害、消费者权益保护、不正当竞争、股东权益纠纷、重复性违法交易行为、政府采购、大型公共资金支出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了环境公益民事诉讼。其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与一般的民事诉讼相比,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证明对象、证明责任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而且证明标准与证明对象、证明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民法典》《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等有关规定,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行政机关虽然均享有原告主体资格,但在环境司法实践中,其原告身份还存在着重合或缺位现象,极易引起司法适用上的不确定性,不利于诉讼合力的发挥。因此,应以公共信托理论为依据,明晰行政机关的诉权来源,建议限缩行政机关的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明确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原告主体角色,立法确定行政机关发起的诉前磋商程序,以提升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效果。  相似文献   

11.
博览之窗     
《先锋队》2012,(30):54-55
"公益诉讼"首入民诉法近年来,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公益诉讼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司法实践中的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前不久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并首次将公益诉讼制度写入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法律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修改决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  相似文献   

12.
由于法律有关公益诉讼的制度、规范不健全,尤其是诉讼主体适格问题,使得受害者无法及时、有效地寻求救济的情况屡现更是引起广泛热议。最近讨论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建议增加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有关机关、社会团体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可见,公益诉讼已被重视,并且必将成为对付公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张海燕 《理论学刊》2012,(5):108-111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范围的确定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核心,其前提是明确环境公益诉讼的性质是一种专门公益诉讼,不应对其进行环境民事和行政公益诉讼的二元界分.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范围应当包括检察机关、政府环境管理机关、环保团体和公民个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应当根据公权主体优于私权主体的原则,按照政府环境管理机关、检察机关、环保团体和公民个人的先后顺位来行使环境公益诉权.  相似文献   

14.
詹明 《理论导报》2007,(12):55-56
行政权力的日益扩大,极易使社会公共利益遭受侵害。如何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从域外经验看,现代法治国家大多把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作为保障手段。但在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立法尚处于完全空白的状态。这一法律制度的缺失,不利于构建社会和谐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建立中国特色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成为当前理论讨论和司法实践的热点。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应当在的立法上,对诉讼主体、受案范围、举证责任和激励机制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5.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保障程序正义。检察机关作为原告参加民事公益诉讼的应协调其他适格原告,以适应原告多元化后的民事诉讼制度,切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基于程序保障主义和原告多元化,检察机关在民事公益诉讼中的权利义务并不同于普通民事诉讼当事人,应赋予检察机关充分的民事公益诉讼监督权能。  相似文献   

16.
<正>一、我国环境公益诉讼面临的困境(一)诉前之"无人起诉"困境1.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会因"有法难依"而"无人起诉"。首先,没有合法机关可以起诉。关于民事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范围,现行《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只明确"法律规定"的"机关"可作为原告提起诉讼,到底哪些"机关"可以起诉,从2012年修订《民事诉讼法》到现在,未见出台其他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予以明确。《环境公益诉讼解释》也只规定"检察机关"等可以"支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法律不足以制止环境侵害的情况下,环境公益诉讼是遏制环境违法行为和救济环境公益的重要法律手段。我们应从规定公民享有环境权,放宽原告的起诉资格,扩大法律对环境公益的保护范围等方面来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实现环境公益诉讼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8.
江沛 《理论研究》2007,(2):40-41
在传统法律不足以制止环境侵害的情况下,环境公益诉讼是遏制环境违法行为和救济环境公益的重要法律手段。我们应从规定公民享有环境权,放宽原告的起诉资格,扩大法律对环境公益的保护范围等方面来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实现环境公益诉讼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9.
吕梦宇 《求实》2006,(11):51-53
多年来公民提起公益诉讼屡屡被拒,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构建国家与公众合作的高效公益诉讼制度迫在眉睫。新制度应适应我国国情和时代的发展,摒弃将“直接利害关系说”应用于公益诉讼的做法,明确受诉范围和相关程序、激励机制,将人民检察院职能的充分发挥和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结合起来,使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得到切实保障,推进我国民主、法制的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20.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对公共利益的救济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公共利益是公益诉讼的利益源头,以利益出发,对公共利益进行法权凝练,进而建构社会公益权这种新型的权利,并以此为权利契机,对公益诉讼的主体进行分析,赋予社会中间层组织以原告资格,是对现有权利体系与诉讼制度的完善与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