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共危机中,加强政府媒体应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政府媒体应对还存在着政府官员的媒体应对能力簿弱、制度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加强公共危机中我国政府的媒体应对,需要从提高政府官员的媒体应对能力、完善政府的新闻发布机制、完善新闻媒体的管理体制以及构建强大的民主执政文化等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媒体在舆论监督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共权力需要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功效是其它不可替代的作用,运用新闻舆论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十分必要。因此,我们要从进一步推行政务信息公开、加强新闻舆论监督保障制度建设,整合网络与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积极探寻我国舆论监督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是平等原则在社会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起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制度框架,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同时,公共就业服务惠及的劳动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公共就业服务中仍然存在地区公共就业服务发展不均衡,以及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差距大的问题.从我国的理论与现实出发,应该从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提高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以及建立多元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模式等方面建立健全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体系.  相似文献   

4.
当前,突发事件中我国政府新闻执政力存在着政府官员的新闻执政能力薄弱、政府新闻发布制度运行不畅通以及现有新闻媒体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加强突发事件中我国政府新闻执政力的建设,就需要我国从提高政府官员的新闻执政能力、完善政府的新闻发布机制、完善新闻媒体的管理体制以及构建民主的新闻执政文化等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5.
公共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公众参与是提升公共管理效能的关键环节。研究、分析公众参与在公共管理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寻求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程度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公共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3,(14):57-57
当“烂尾工程”不再是新闻的时候,“烂尾新闻”于最近成为引人关注的新闻。某都市报在今年年初盘点了2012年的若干烂尾新闻。大多至今未见有实质性的进展和结局。那些在危机中及时反应、积极表态、果决介入的“公关英雄”,在以态度空间换取了应对时间后,竟于媒体和公众的围观下,消隐静默了。这些事件肇端于公共舆论,最终却罔顾民意,在透明的舆论场域和“制度的笼子”之外,把问题和责任“消化”了。新闻之所以“烂尾”,  相似文献   

7.
邹举  许敏 《城市党报研究》2005,(6):36-37,60
近年来,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它在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监督公共权力、维护社会公正、推动民主进程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各级领导也给予了它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此同时,我们也无法否认,现阶段的舆论监督还不能完全  相似文献   

8.
突发事件中,政府新闻执政力的建设有利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实现公共利益,也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但是,突发事件中我国政府新闻执政力却存在着政府官员的新闻执政能力薄弱、政府新闻发布制度运行不畅通以及现有新闻媒体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加强突发事件中我国政府新闻执政力的建设,就需要我国从提高政府官员的新闻执政能力、完善政府的新闻发布机制、完善新闻媒体的管理体制以及构建民主的新闻执政文化等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公共产品领域存在的行业经营观念相对滞后、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共产品价格机制的完善。因此,应该从公共产品价格市场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来推进我国公共产品价格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公共领域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领域”是近年中外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短时间之内就有大量成果问世。就政治哲学角度而言 ,该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 ,对公共领域概念的理解 ,主要涵括该概念本身及公共性、公 私域划分等相关概念和理论 ;二 ,公共领域的历史演变 ,主要以西方社会为蓝本 ,探讨了公共领域演变的几个阶段 ;三 ,我国社会公共领域的历史与现状 ,主要涉及我国传统社会是否存在公共领域和我国公共领域的当前境况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障碍就是公民精神的乏弱,具体表现为公民主体意识缺乏、公共意识淡薄、公共责任缺失等,这就要求发展公共领域、提高公民素质,鼓励和推动公民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实践,以此来培植和促进公民的参与、合作、团结、责任等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2.
新公共管理的兴起使传统的行政领导模式受到极大挑战,公共领导成为区别于传统领导的新模式而备受关注。在社会转型、矛盾凸显的社会环境下,从冲突化解角度研究公共领导者的能力是十分现实而且必要的。目前我国公共领导者在冲突化解的过程中存在着对冲突的认识偏差、公共精神的价值导向缺失、战略性思想不足和协调能力差等问题,提升公共领导者冲突化解能力的思路包括决策准,执行稳;勤沟通,重互动;抓时机,辟谣传;重回馈,善后好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在职能定位、组织保障、社会参与以及信息沟通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应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加强社会舆论对公共权力的有效监督,有助于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我国公共权力的舆论监督目前存在着组织不健全、法律保障不完善、公民参与意识不强、舆论监督比较薄弱等问题。因此,应减少政府行政干预,提高公共权力运行效率;发挥公众舆论监督的主体作用,推动舆论监督的规范化;加强社会舆论引导,掌握网络舆情走势;强化舆论监督的法律保障,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素质,营造稳定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除了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思想道德基础.公民的公共精神正是其最为重要的思想道德基础.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障碍就是公民精神的乏弱,具体表现为公民主体意识缺乏、公共意识淡薄、公共责任缺失等,这就要求发展公共领域、提高公民素质,鼓励和推动公民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实践,以此来培植和促进公民的参与、合作、团结、责任等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6.
李军鹏 《新视野》2007,(2):29-32
公共行政体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管理体制的一般模式,建立公共行政体制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公共行政体制的实质在于其公共性、公正性和服务性.公共行政体制的基本内容包括公共管理职能、公共权力运行、公共组织体系、公共财政体制、公共治理结构与公共效能管理等方面.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体制这一总体目标,进一步完善公共管理职能、规范公共权力运行、健全公共组织体系、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推进公共治理进程、提高政府公共效能,全面推进政府管理的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科技发展的新特点要求科技管理体制进行变革,走向科技创新公共治理。变革的关键是对科技治理中政府的角色和职能进行重新思考和准确定位,提升政府公共科技服务能力。福建政府公共科技服务在营造创新环境、优化条件支撑、加强创新协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多中心、多层次、网络化的科技创新公共治理发展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提升福建政府公共科技服务能力,需要强化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加强政府间科技合作,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化政府公共科技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8.
浅谈体验式培训在我国公共部门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露 《唯实》2003,(11):40-42
体验式培训通过让受训者主动参与 ,使受训者认识到自身潜能 ,增强自信心 ,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和责任心。但是我国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中仍以传统的认知式培训为主 ,存在着开发缺乏需求分析 ,培训内容不科学 ,培训方式单一僵化等问题。如何在公共部门引入体验式培训 ,这对我国公共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是一个极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5月26—30日,我有幸参加了省委外宣办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的贵州省外宣主任培训班学习。主要聆听了《全媒体时代的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在博弈中谋势——新闻发布与新媒体运用》《媒体沟通与舆情引导》《公共外交与对外宣传》《回应群众关切提高制衡声音》《重新认识全球化》等专题讲座。学习培训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大,体会深刻。  相似文献   

20.
彭红光 《新湘评论》2009,(11):34-34
夯实新闻发布平台 夯实新闻发布平台,首先必须把握好新闻发布活动的主题与内容。新闻发布的主题与内容,要根据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度、新闻价值规律和新闻宣传纪律来确定。重点介绍党和政府重大举措、重大活动、重要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情况;解释分析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报、跟踪发布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一些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的进展情况、政策举措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回应外界的误解、疑虑和传闻,通过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缌疑释惑,澄清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