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有关毒品管制法规,非法从事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种植毒品原植物,以及其他与制毒、贩毒、吸毒有关的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在大陆,毒品犯罪本早已禁绝,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国际贩毒集团的不断渗透,将大量毒品从“金三角”地区偷运我国转运境外,使我国深受其害:毒品犯罪死灰复燃,贩毒、吸毒活动呈迅速蔓延之势,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现象也有发生,由此引发的社会治安形势亦十分严峻。据报道,1991、1992两年破获的制贩毒品案件有22,050起,缴获海洛因6409公斤,鸦片4661公斤,逮捕毒品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2.
关于毒品犯罪的几点立法建议权福荣毒品犯罪活动,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被禁绝。然而,近几年来,在国际影响和金钱驱使下,我国原已消灭的贩毒、吸毒现象又死灰复燃,不断蔓延。为了严厉打击毒品犯罪,我国对有关毒品犯罪的立法也逐步加强。1988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  相似文献   

3.
受市场利润、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同心县的毒品犯罪问题异常严重,涉毒区域逐年扩大,吸毒人员持续增多,毒品来源途径多样化,毒品案件数量持续上升。当前,加强预防毒品犯罪,加大禁毒宣传法治教育力度,依法打击贩毒、吸毒违法犯罪活动活动显得迫切而必要。  相似文献   

4.
近来年,毒品犯罪在我国呈迅速蔓延扩大的态势,毒品受灾区波及全国70%的县市,全社会都在疾呼禁毒,打击毒品犯罪任重而道远.在与毒品犯罪作斗争中,毒品检验无论在查禁吸毒、贩毒、制毒以及毒品中毒案性质的认定中都充分发挥着技术破案的重要作用,并为突破犯罪嫌疑人口供、为案件起诉、定罪量刑提供科学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毒品及毒品鉴定(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毒品犯罪十分猖獗 ,严重威胁着全球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 ,一旦出现毒品问题 ,就必然诱发各种犯罪 ,使社会治安恶化 ,丑恶现象增加 ,造成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秩序的巨大破坏。自 80年代以来 ,受国际环境的影响 ,“金三角”、“金新月”等毒品产地的国际贩毒集团从我国过境贩毒 ,使毒品犯罪开始在我国重新泛滥。吸毒现象不断蔓延 ,吸毒人数逐年增多 ,禁毒斗争形势日趋严峻。为此 ,我国政府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 ,先后加入了有关禁毒的国际公约 ,完善了国内的禁毒立法 ,加大了…  相似文献   

6.
零星贩毒涉及面广,危害严重,侦查工作中难以收集和固定证据。毒品买卖双方的交易虽然频繁,但犯罪手段隐秘。打击此类毒品犯罪,对解决吸毒问题的作用如釜底抽薪。因此,重视和研究零星贩毒,是禁毒工作中"打零收戒"的重要举措,我们应当加强违法犯罪预防,合理应用信息化、高科技手段,规范证据收集,全面提升侦查的能力和水平,从源头上堵塞毒品流入。  相似文献   

7.
毒品在全球泛滥,危害着人类安全;吸毒耗费了巨额财富,禁毒需要大量资金,毒品影响着各国经济发展。同时,制毒、贩毒助长国际恐怖活动的蔓延,使国家安全受到了威胁;毒品引发了各种犯罪与社会不稳定因素。冷战后国际禁毒合作加强,但由于毒品问题的跨国性、复杂性,毒品问题还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8.
毒品在全球泛滥,危害着人类安全;吸毒耗费了巨额财富,禁毒需要大量资金,毒品影响着各国经济发展。同时,制毒、贩毒助长国际恐怖活动的蔓延,使国家安全受到了威胁;毒品引发了各种犯罪与社会不稳定因素。冷战后国际禁毒合作加强,但由于毒品问题的跨国性、复杂性,毒品问题还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9.
近来年,毒品犯罪在我国呈迅速蔓延扩大的态势,毒品受灾区波及全国70%的县市,全社会都在疾呼禁毒,打击毒品犯罪任重而道远。在与毒品犯罪作斗争中,毒品检验无论在查禁吸毒、贩毒、制毒以及毒品中毒案性质的认定中都充分发挥着技术破案的重要作用,并为突破犯罪嫌疑人口供、为案件起诉、定罪量刑提供科学可靠的证据。对毒品来源进行同一认定,是侦查毒品案件的客观要求,是进一步发挥毒品检验技术工作为禁毒斗争服务的重要举措。为加快发展毒品同一认定工作,笔者就毒品同一认定中的若干问题谈一些粗浅的想法,供同行参考。1毒品同一…  相似文献   

10.
建立反吸毒新模式的前期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毒总是和构成毒品犯罪的毒品供应相伴而生,在打击毒品犯罪的同时,要研究吸毒问题,解决成瘾性与复吸问题。我们应对现有反吸毒观念和模式进行理性思考,建立与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铲除毒品犯罪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并以此构思我国反毒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当前边境地区走私、贩运毒品犯罪的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卫莉 《政法学刊》2004,21(6):85-87
当前,受国际毒潮的影响,我国的毒品犯罪形势日趋严峻和复杂。而在毒品犯罪中,走私、贩运毒品犯罪占相当大的比 例。当前,边境地区的毒品犯罪呈现出策略灵活多变,雇佣贩毒突出,利用现代交通、通讯工具进行毒品的走私、贩运,人体藏匿毒品形 成新高潮等特点,需要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贩毒犯罪,是污染社会风气、毒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一种严重犯罪行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曾明令严禁鸦片烟毒,取缔所有烟馆,收缴烟毒烟具,严厉打击贩毒犯罪,一扫百年多来烟毒泛滥成灾的状况,使贩毒犯罪濒临销声灭迹。但是,近几年来,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国际、国内一些贩毒分子以为有机可乘,又大兴贩毒之风,使在解放初期就已经基本禁绝的贩毒犯罪又有了死灰复燃之势,吸毒现象也已在一些地方开始出现。这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  相似文献   

13.
宁夏面积6.6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万,回族占33.6%,全区有140万人还未解决温饱问题,属于贫困地区。1989年底,宁夏公安厅和银川市公安局联合侦破了5起贩毒案件,缴获海洛因1050克,抓获案犯20余人。之后,宁夏区毒品犯罪仍不断发展蔓延,贩毒、吸毒、非法种植罂粟屡禁不止。在云南下关,有的宾馆、旅社居然贴出这样告示"接派出所通知,宁夏籍旅客一律不接待",言下之意宁夏人来这里都是贩毒的,尽管有些言过其实,但的确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是想利用贩运毒品来发家致富。1995年2月13日,云南省德宏州公安处破获一起特大跨国人体带毒案。当场抓获宁夏籍贩毒人员67人,缴获海洛因5849克,毒资5万余元。此案震动了云南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毒品犯罪愈演愈烈,引发了大量社会治安问题,已成为当前宁夏刑事犯罪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宁夏区禁毒工作的主要成效1989年宁夏区首次发现毒品违法犯罪活动以来,在自治区  相似文献   

14.
因过境贩毒而诱发我国毒品的死灰复燃已经将近二十年了。虽然从一开始起就遭到沉重的打击,但我国的毒品蔓延不仅至今未得到有效的遏制,而且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全国吸毒的人员仍在不断增加。据统计,截止1997年底我国大陆上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已达54万,依系数6来估算总吸毒人数则超过300万。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北京市吸毒人数和毒品犯罪案件明显上升,每年侦破毒品的总量,仅是隐性毒品犯罪的一小部分,公检法机关的传统打击手段,难以遏制毒品犯罪的蔓延。文章从对比三类毒品案件入手,寻找毒品犯罪蔓延和侦破重大运贩毒案件少而难的根本原因,发现重大运贩毒缉毒侦查的特殊规律和突出特点,据此提出管辖的新思路和对策。建议依法调整公检法机关对跨地域重大运贩毒案件的地域、专门管辖,统一实行普遍管辖原则、最初受理地优先管辖与移送管辖原则、部分专门管辖原则。同时,重视规范和限制诱惑侦查的适用,使缉毒侦查工作运行在法治轨道上。  相似文献   

16.
毒品是诱发犯罪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打击毒品犯罪是我国一贯政策。但是应该看到,吸毒行为和其他毒品犯罪的区别,吸毒行为本身而言是对吸食者的伤害,国家应该运用强制戒毒、或者通过其他强制措施让吸食者能重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7.
当前浙江贩毒犯罪的主要表现吸毒人员面广量大,贩毒案件呈高发上升态势目前,全省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有3万多人,实际人数更多。需求拉动供给,贩毒案件发案数不断上升。1999年全省共破获各类贩毒案件2192起,比1998年上升23.8%。2000年仍呈两位数上升,由于打击力度加大,统计反映的上升幅度更大。外省籍人员在浙江省贩毒情况突出,直接加剧毒情发展浙江为经济大省,百姓较富裕,人流物流大,被不少外省籍毒贩所看中。境外毒品,特別是“金三角”的毒品,经云南,再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毒品假道我国走私出境的犯罪日趋严重,云南西部是主要通道。贩毒犯罪危害他人身心健康,扰乱国家经济管理秩序,损害社会主义国家的声誉。毒品过境导致吸毒蔓延,派生抢劫、盗窃、卖淫等违法犯罪;注射毒品是艾滋病传播入境的主要途径。禁毒是我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几年来,边疆民族地区举竭财政之全力,支持缉毒和戒吸工作,打击不谓不力,但毒品走私为何禁而不绝?原因有四:一是毒源在境外,云南边境山高林密,无天然屏障,难于防范;二是贩毒利润高达数倍,吸引着境内外犯罪分子敢于冒“绞首”的危险践踏法律;三是边疆民族地区财力有限,无力补充和更新缉毒装备、设备,以适应贩毒手段现代化了的打击要求;四是禁毒法规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体现不了“从重从快”的威慑力。根据“最好的社会政策也是最好的刑事政策”立论,仅就禁毒刑事政策和有关问题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9.
毒品犯罪一直是个全球性的问题,自从鸦片战争开始,毒品在中国逐步开始蔓延,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愈演愈烈之势;国家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一直是紧抓不放从严处理的。然而,在毒品犯罪的高发地区——云南边境,新型的反侦查运毒方式也在不断出现,比较典型的就是利用女性进行贩毒活动。本文将通过对云南边境地区女性毒品犯罪尤其是贩毒方面的分析,提出一些理论设想,从而在理论上寻找缓解边境地区女性毒品犯罪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政法学刊》2015,(5):13-19
随着国际毒品形势的变化和毒品违法犯罪的增多,毒品犯罪分子开始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进行毒品交易,给全世界、全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2001年,联合国麻醉品管理局就向全球发出警告:"毒品正通过互联网销售,私人聊天室正被毒品商利用,人们在互联网上正面临着毒品的威胁。"2011年10月,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统一行动,成功侦破了我国首例利用互联网视频交友平台进行涉毒违法犯罪活动的"‘8.31’特大网络吸贩毒案"。"8.31"案件涉及我国31个省区市,查获涉毒违法犯罪嫌疑人12125名,破获制贩毒案件496起,打掉制贩毒团伙144个、吸毒窝点340个、制毒工厂(点)22个,缴获毒品308.3千克。"‘8.31’特大网络吸贩毒案"的成功侦破,敲响了我国互联网涉毒犯罪监管的警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