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说起读书,很有感触。我的成长伴随着读书,受图书的影响很大。1978年刚参加工作时,我是初中毕业生,觉得自己学历太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读书。那时,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思想的影响,买了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开始自学。后来考上成都地质学院在职地质矿产调查专业,通过5年学习获得本科学历,这为以后在中国地质大学的全脱产硕士和博士学习奠定了基础。这个时期的读书,是为了积累专业知识,提高学历。  相似文献   

3.
施昱 《当代贵州》2014,(26):58-58
“向往重叠大山之外的迷人风景/憧憬空旷蓝天下的空旷画卷/这是因为书中优美的文字如甘泉/永远滋润心灵的土地……”我不是诗人,这是因为读书从心底迸发出来的一种独特感悟,静静地流淌于旷古幽静的高原深处,默然隐藏于心间…… 还清楚记得孩提时代,一位年轻老师教给我的第一首诗,“孩子,荒芜的土地会种出灿烂的金子,荒漠会长出芳香的鲜花,心灵会孕育出瑰丽的诗篇……”老师的吟咏,将我带往那神圣的诗歌殿堂,顷刻间心中燃起读书学习的强烈欲望.  相似文献   

4.
读书,对于一个人,如生命般重要。读书如同吃饭睡觉,是人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须臾不可或缺。人不读书或很少读书,就会缺乏精神营养,混沌无知,难以成才;就会把自己封闭在狭隘的认知范围内,自缚于小小的茧壳里,如果只有躯体没有灵魂,人生的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5.
梁衡 《当代贵州》2014,(20):64-64
正书这种东西是专门给懂得精神享受、有精神进取的人准备的。当地球上还没有人类之前,草木自生自灭,鸟兽自来自去,史前世界全靠物质的生态自然调节。自从有了人类,就出现了另外一个调节系统——精神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追求的不是吃、穿、住,而是信息、知识、思想、艺术等。而这些精神财富的最主要载体就是图书。图书有两大作用,一是塑造人,二是为社会传承文化。人为什么要读书?一句话,为了生命的完整。或者说是为了追  相似文献   

6.
7.
<正>一年前,学校组织了与美国的交换生活动,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除了饱览美国优美的风景外,最让我难忘的便是他们的图书馆。抵达美国的第一天,我们五个留学生就商量一起去图书馆转转,据说美国人的阅读量一直是全球名列前茅的。而美国国会图书馆就位于华盛顿的哥伦比亚特区,离我们的住处十分近。大家一拍即合,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径直走向图书馆了。国会图书馆的整体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  相似文献   

8.
刘明钢 《党史博采》2001,(10):33-35
胡耀邦同志只上了初中一年级,就参加了革命,但他勤于学习,酷爱读书。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孜孜不倦地勤奋读书,靠着自学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获得了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从中央苏区读到生命最后一息 胡耀邦从小就聪明好学,勤奋刻苦,无论读小学、中学,成  相似文献   

9.
《江淮》2010,(5)
<正>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学无以广才"。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权力大,管理的事多,读书学习就愈发显得重要而紧迫。  相似文献   

10.
正小时候的我,受大姐的影响,也很喜欢看书。只可惜父亲早逝,没有固定工作的母亲要养活我们三姐妹和重病在床的奶奶,实在是没有余钱给我买课外书读。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时,母亲每天四处打工,不到天黑不进家门。我们三姐妹主动分工,大姐做饭、二姐挑水,才三年级的我喂鸡、喂猪。喜欢读书的我,每天放学后就赶紧去地里打喂鸡、喂猪的草,然后快速地切、拌,然后倒入鸡笼、猪笼给它们吃,之后就  相似文献   

11.
正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可精读、可泛读、可速读、可慢读。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读书最重要的是以你的学习和研究为基础,去找需要看的书。想象这样一所学校:几乎所有你能说得出名字的学者和思想家都在这里任教;没有上课铃和下课铃,你在任何时间都能马上进入课堂;没有地域限制,哪怕你在遥远的山村,一样能够接受平等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几年前,当我辞去县里的临时工作,准备回家干一番事业时,家乡迎接我的依旧是满目的寒山瘦水和乡亲们无奈哀伤的眼神。这个四  相似文献   

13.
正读书增长智慧,充实大脑,培养兴趣,修炼心性,砥砺品格。李苦禅说过:"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手执一书,沉坐静品,或纵观古今、或博览四海、或专攻术业,在智者的思潮中全意舒展,开阔眼界,感悟人生。儿时读书如管中窥豹,似懂非懂,多数见其文不明其意,但不知是哪里冒出来的一股劲儿,看见没有读过的书,总会想方设法或借或买,一旦入手便疯狂"啃食",爱不释手,沉醉于文字和  相似文献   

14.
儒家从死亡本体论出发,对死亡所持的是死亡必至的理性主义态度,并用死后的声名远扬来激励人们生前努力于事业的开拓、道德人格的培育和践履,从而实现生命对死亡的超越。儒家这种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死亡观,派生出积极入世、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以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生准则,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理想和规范,促使人们为国为他而去忠、孝、悌、友。  相似文献   

15.
<正>我每天必走一万五千步,为此要花费两个小时。为了打发这段枯燥无聊的时间,我先是听歌,听久了却腻了。后来选择听书,顿时发现其乐无穷,连乏味的健步走都有了色彩,有了韵味,有了魅力。到现在,已经整整坚持三个月了。我听的第一本书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是自己听说了几十年却一直无缘读一读的名著。这一次,要换种方式欣赏了。其实,听书这种方式早已存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曾守在收音机旁津津有味地听孙敬修播讲《西游记》《宝葫芦的秘密》。  相似文献   

16.
我家书桌的面儿,是一块树的囫囵的横截板,什么也没有染,只刷了一层亮亮的清漆,原木本色的。在这张书桌上,我伏案了十年,读了好多文章,又写了好多文章。闲着无事了,就端坐着看起桌面,心里便也感到沉静。因为桌面上是有了一幅画的。画儿就是木的年轮。一个椭圆形,中间是黑黑的一点,然后就一圈白,接着从那白圈的边沿,开始了黑线的缠绕。  相似文献   

17.
日前,我国发布了《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介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理念、重要举措和进展成效.那么,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哪些成效?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取得哪些进展?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魏辅文,以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徐靖.  相似文献   

18.
正"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平心而论,我之于书,书之于我,在相互寻找和拥抱中缘分越来越深,感情也与日俱增。长期以来,我对读书葆有真挚的敬意和感恩。我是读书的深度受益者。是读书,改变了我,丰富了我,成就了我,让我"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有了可靠的基础和前进的不竭动力。可以说,读书,打开了人生出彩的一道门。依我所见,读书,养目养心养人生,乐在过程,效在实践,受用在终生,直接影响生活的质量和人生的幸福指数。借用林语堂先生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近日在中央党校讲话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积极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挚友:你好! 我是一名文学爱好者,从小就对文学情有独钟,立志成为一名作家。恢复高考后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学的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了某省直机关从事文字综合工作。对这份令人羡慕的工作,我却不以为然,整天和讲话稿、信息动态等打交道,觉得索然无味,一有时间就捧读文学书籍,回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