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马莉萍 《理论探索》2004,(5):99-101
诚实信用原则的本质和功能是为了维护某种秩序 ,这种秩序或体现为一定的利益平衡 ,或体现为一定的道德基础。在立法上 ,必须对诚实信用原则与民法规范适用的逻辑关系加以划分 ,以便于实际的操作和运用。诚实信用原则只是一般条款 ,在具体案件中须由法官作出价值判断 ,才能做到具体化  相似文献   

2.
诚实信用 ,既是一种道德准则 ,又是民法上的一个重要原则。二十世纪以来 ,“诚实信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确立为民法的最高指导原则之一 ,学者尊之为“帝王条款”。我国《民法通则》也明确规定“诚实信用”为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这一道德原则的法律化 ,既是培育和发展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需要 ,又对市场关系参加者和管理者的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政府由于行使的是公共权力 ,从理论上讲 ,政府可以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和公共利益的需要 ,变更权力行使的内容、方向和力度 ,单方面调整和改变甚至废除与行政相对人的行政关系 ,因而不适用信用原…  相似文献   

3.
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将原本只作用于民事实体法领域的诚实信用原则正式以诉讼法原则的形式确立于民事司法领域。入法后的诚实信用原则得到广泛关注,但焦点多集中于诚实信用原则对当事人的具体适用上,而有关该原则对法院的影响却缺乏系统性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对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主体范围进行界定,在肯定诚实信用原则同样适用于法官的前提下,进而从实践的角度对诚实信用原则之于法官的具体适用及适用的法律后果进行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论缔约过失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由德国法学家耶林提出的 ,是一种违反依据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契约义务而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 ,我国民法理论的法律特征是 :缔约过失责任是在缔约过程中产生的、以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为基础的、以补偿缔约相对人损害后果为特征的民事责任 ,所保护的是权利人的信赖利益。缔约过失责任由以下四个要件构成 :缔约当事人违反先合同义务、缔约相对人有损失、违反先合同义务的一方有过错、过错与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缔约过失责任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我国《合同法》规定了缔约过失责任的三种情形。  相似文献   

5.
在民法中 ,诚实信用被誉为帝王规则 ,它要求当事人讲信用、守诺言。市场经济要求政府实行法治 ,政府应依合法性原则从事有限和有效的行政行为。政府在给公民提供有限和有效服务的过程中 ,只有讲诚实、讲信用才能获得公民的真实信赖和高度信任。唯其如此 ,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才趋于和谐 ,政府法治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6.
诚实信用原则日益在劳动法领域发挥作用.其对于平台型灵活用工的特殊意义在于:灵活用工平台化需要平台的最大诚信,灵活用工平台化赋予各方更大的说明义务,平台化灵活用工对诚信履行提出更高要求.诚实信用原则在平台型灵活用工的法律适用分为"基于行为控制功能的适用""基于限缩解释功能的适用"和"基于漏洞补充功能的适用"三类.第一类主...  相似文献   

7.
在制定民法典的过程中,应本着以权利为本位、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鼓励诚实信用的指导思想,在篇章结构上,应按照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个性来构造我国民法,将逻辑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应制定物权法而不是财产法,同时分别将人格权法、知识产权法和侵权行为法独立成篇。  相似文献   

8.
关于税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君 《理论探索》2008,(1):143-145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贯通私法和公法的一般原理,同样适用于税法法律关系.诚实信用原则的实施意味着对纳税人信赖利益的保护,其理论根据是法律的安定性,纳税人正是经此等信赖进行其经济活动的规划.将诚实信用原则定位为税收公平原则之一,对于限制征税权力的滥用、保障纳税人权益、实现税收的实质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法典》的颁布对劳动法造成了巨大冲击,也掩盖了民法本身的困境.实际上,民法早已陷入困境,突出表现在传统民法平等主体假设的坍塌和私法自治原则的动摇.劳动法也已陷入困境,突出表现在与民法关系模糊、基础理论研究停滞不前、法律原则与具体规则脱节.为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劳动法与民法的概念及其关系,总结经验教训.通过概念分析细化劳...  相似文献   

10.
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主体间进行经济活动所应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招投标作为合同订立的一种特殊形式 ,既要遵守《招标投标法》规定的程序 ,也要符合合同订立过程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否则就要承担缔约过错责任。通过对招投标中缔约过错责任的探讨 ,提出了规范招投标活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