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辉振 《理论前沿》2003,(10):26-28
十六大报告在阐述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时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水平。”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中等收入者的含义中等收入者,在国际上叫“社会中间人群”或社会中间阶层,它不是某个阶层的代称,而是几个相近或相似特征特别是收入处于中等或接近中等以上水平的阶层的名称。按照国际学术界的分类,社会中间阶层主要由两大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所谓老社会中间阶层,包括中小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富裕的自耕农;另一部分是所谓新社会中间阶层,主要包括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经理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中间阶层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间阶层的概念、特点、作用及中间阶层发展趋势都是马克思所关注的,晚年马克思完善其"中间阶层"思想,得出中间阶层要不断壮大的结论。深入研究马克思的中间阶层思想,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阶层关系及其变化趋势、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大和建立,对于加快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在我国,中等收入者与新社会阶层、中产阶级(中间阶层)是同义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会导致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从而会对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造成一定影响。党要根据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化的新情况,不断增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从而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4.
中等收入者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目前中等收入者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力量,十六大也明确提出了“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是我党第一次将“中等收入者报告,表明扩大中等收入比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扩中提低并举 ,缩小收入差距 ,使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由现在的 1 8%扩大到 38% ,建造“橄榄型”的社会结构 ,实现共同富裕 ,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本文对建立和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的途径问题 ,从共同富裕的思想 ,新的分配理论 ,建立增收的长效机制等问题 ,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十六大报告中谈到关于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其中,对于“中等收入者”的含义,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见解,有些学者称之为“中间阶层”,更有人主张直接与国外衔接,称为“中产阶级”。下面笔者谈一下对中等收入者、中间阶层和中产阶级的理解。一、关于中等收入者、中间阶层和中产阶级。对于世界各国而言,中产阶级的兴起和壮大在其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普遍意义。早在几千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着手研究中产阶级…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中等收入者现状及扩大比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福建省中等收入者比重偏小、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结构调整效应和文化程度低等特征,必须通过人力资本、要素资本、社会资本、生活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共同作用,使低收入者逐步进入中等收入者阶层,达到2020年中等收入者比重超过两头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新要求。我国目前中等收入者比重偏小 ,且处于低水平状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现社会正义、促进经济增长及国家长治久安。要通过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城市化建设、就业优先、强化社会保障等多种措施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相似文献   

9.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力量,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因此,应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收入者结构。  相似文献   

10.
文献回顾表明,国内中等收入者阶层与和谐社会研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目前研究重心仍然是中等收入者阶层的界定标准、成长状况、社会功能、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但对中产等收入者阶层的消费行为、政治态度、道德观念等个体或群体特征研究逐渐增多,并开始研究中等收入者阶层社会功能发挥的前提条件。然而,学者们关于中等收入者阶层与和谐社会的研究存在着明显不足,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