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破固定用工制度,大量使用民工,是建筑企业用工制度的一项改革。农四师宏远公司近几年民工数量大增,到2003年高峰期民工达四千余人,占公司职工总数的70%。民工数量剧增,使宏远公司职工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它既给建筑业职工队伍增加了有生力量,也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如何加强对民工劳动合同制度的监督,已成为公司  相似文献   

2.
《党建》2003,(10)
石河子天筑建设(集团)每年使用外来民工6000人以上,为此集团专门成立了民工管理委员会,并在委员会内建立了党组织,让民工积极参与企业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定期组织民工参观军垦博物馆,请老军垦讲传统,教育民工发扬兵团精神,建好“第二故乡”。还成立了工地文明学校,对民工进行法纪、文明常识、形势任务等系列教育和技术培训,培养了一大批素质高、懂技术的建设骨干和创新能手。先后有15位民工受到自治区和兵团的命名表彰,集团多次被评为“民工管理先进单位”。一流的民工队伍,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建设一流民工队伍…  相似文献   

3.
刘志锁 《求实》2004,(11):84-87
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特殊群体 ,民工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民工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民工具有不同于其它群体的特点。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有用人单位、居住社区、民工输出地、民工组织、大众传媒。  相似文献   

4.
民工、民工问题与民工的"终结"——国家治理视角的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我国特有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国家治理体制,农民进城基本上是"移而不迁",身份转换滞后于地域和职业转换,从而形成了"民工"(又称"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社会边缘群体,相应产生的民工问题也超越了经济社会问题的范围而成为一个政治问题.民工问题的实质是平等问题,因此市场的自发调节无法有效解决民工问题,民工问题的最终解决显然有待于国家干预.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许多保护民工权益的政策,但是总体来看,目前的民工政策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民工问题的长期延续已经对政治稳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并让社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就要求国家尽快改变"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治理体制,加速户籍、就业、医疗、社会保障、农村土地等相关制度的改革,消除造成城乡、工农不平等的体制性障碍,实现工农平权,担当起民工"终结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在农五师工程团工会眼里,民工和本单位职工—样,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对民工更加关爱。该团工会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维护民工合法权益。建立民工收入明白卡。工程团工会协同团劳资科等部门为每位民工建立了收入明白卡,把民工每月应得工资及实发工资明确登记入  相似文献   

6.
农四师七十五团重视解决民工关心的工资问题.春节前夕兑现民工工资177万元,辛苦了一年的民工们领到兑现款,怀着收获的喜悦踏上了返乡的路途。近年来,七十五团先后从内地引进民工250多人.近100人连续几年在该团从事基本建设。对此,团党委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栓住了民工们的心。  相似文献   

7.
民工蛋子     
我是一位中原农民的儿子,来疆已有六七年光景,像我这样从内地来疆谋生的,人们送我们一个统称——民工,可也有人总喜欢在后面再加上“蛋子”两个字。久而久之,听耳熟了,似乎不这么叫反倒觉得不顺耳了。 也许,民工生来就是打工卖苦力的。你看,抡坎土墁打毛渠埂子的、拿锄头锄草的、打土坯垒墙的、搬砖盖房子、捣钢筋混凝土的,无不晃动着民工的身影,自然,那里面也少不了我。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你们好!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国有企业改制、民营企业发展以及一些新兴城市和乡镇工业的崛起,许多剩余劳动力加入到民工的行列,民工的劳动范围在不断扩大,人员构成也越来越复杂。现在,赴外地谋生的农民、下岗工人,毕业后外出打工的大中专学生等都被称作民工。“十五”规划指出:“十五”期间,我国城市和农村要各转移4000万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大部分将加入民工的行列,民工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和社会现象,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近些年来,民工以其辛勤劳动为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善作出…  相似文献   

9.
民工夜校     
《党建》1998,(1)
民工夜校成都市文明办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大都来自农村,素质参差不齐,有可能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问题,成都市第八建筑公司赵波项目部开办了“民工夜校”,项目经理任校长,团小组长任班主任,聘请了派出所民警、公司宣传科、保卫科、质安科的负责同志任教员,每月4次利用...  相似文献   

10.
“煤矿是我们民工温暖的家!”在农四师七十二团煤矿采访,民工们在炉火烧得旺旺的民房里七嘴八舌地告诉笔者。七十二团煤矿是年产6万吨的小型煤矿。近3年来在煤矿井下挖煤打工者达到300人次。在井下一线作业工人中,有85%的工人都是内地来的民工。为做好拴心留人工作,矿领导一班人全方位打造安全的工作环境、稳定的工资收入、舒适的生活环境三大格局,为民工们创造了“第二故乡”的温馨家园。为了让广大民工高兴出门、平安回家,该矿每年在安全生产上投入资金达20余万元,用于改善矿井的软硬件设施,确保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1.
农五师工程团工会,积极探索加强民工管理工作,今年,首次在全团33个项目部拥有1300余人的民工队伍中建了33个民工工会小组。该团工会在2003年便配合团劳资科印制了民工工资明白卡,每月由各公司财务人员与劳资科人员到工地按姓名为民工发放工资,不许别人带领,自己签名生效。杜绝了工地施工老板领了工程款不给民工发工资的现象。此项工作已坚持了两年,没有出现任何差错,确保了民工的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12.
农五师工程团工会积极探索加强民工管理工作,今年,首次在全团33个项目部成立了33个民工工会小组。该团工会在2003年便配合团劳资科印制了民工工资明白卡,每月由各公司财务人员与劳资科人员到工地按姓名为民工发放工资,不许别人代领,自己签名生效,杜绝了工地施工老板领了工程款不给民工发工资的现象。此项工作已坚持了两年,没有出现任何差错,确保了民工的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13.
农二师三十三团建筑公司工会积极探索加强民工管理工作,10月24日,首次在公司18个项目部600余名民工队伍中建立了18个民工工会小组。该公司工会年初配合财务部门印制了民工工资明白卡,每月由公司财务人员到工地按姓名为民工发放工资,不许别人代领,自己签名生效,杜绝了工地施工老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切实维护广大民工的合法权益,石河子天龙公司积极做好民工加入工会工作。截至6月初,公司民工入会320人,入会率100%。  相似文献   

15.
最近,笔者从报纸上又读到了不少执法部门帮助民工依法追讨工钱的消息。读过这些消息后,笔者既为讨回工钱的民工感到高兴,又为一些空口无凭、空手而归的民工而深表同情和打抱不平。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有些民工法制观念和依法保护自己的意识十分淡薄,他们出门打工时,既不向所在地主管部门咨询劳务、劳动方面的法律法规,也不与用工单位或包  相似文献   

16.
6月份以来,石河子市广联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采取把民工工资送到施工现场,发到每个民工手里,当月在工地张榜公布的办法,受到民工的称赞。以往,在广联公司打工的民工,每月的工资经项目核算员和劳务队造册后,由劳务队长代领分发,工资转了一个“弯”后,一个月究竟能拿到多少工资,实际拿到了多少工资,民工本人不知道,公司领导和管理部门也不清楚,只有劳务队长一人知道。由于出现了劳务队长这个“隔离层”,在造册工资中克扣民工工资,多领少发或者领而不发民工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直接损害了民工的经济利益,引发民工工资纠纷,也损害了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民工的发展困境及其解决机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陈占江  李长健 《求实》2006,(1):53-55
新生代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新生代民工的发展问题上,同样存在着诸多困境。而解决新生代民工的发展则需要多方努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一位美国学者,中国名字叫唐兴,是华盛顿当代世界问题研究所的研究员,常住贵州,进行中国经济发展课题研究,其中,他把“中国农村改革深刻变化标志之一的民工现象”当作研究的重要课题,到贵州省各地城乡,对民工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今年7月,他到正安县市坪乡河渡村作农村调查,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个月,特别是今年春节刚过,亲自乘火车随同南下民工  相似文献   

19.
拖欠民工工资问题,在我国相当多地区普遍存在,特别在建筑、餐饮、制衣、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成尤为突出。 当一次次的哀求讨要换回的是绝望的时候,民工采取了最极端的方式——以死相逼。四川伏虎镇的民工徐天龙为给工友讨要欠薪,抱住包工头与自己自焚,造成自身严重烧伤;一些地方相继发生民工“跳楼讨薪”、“自杀讨薪”的事件。 我国劳动力市场主体不成熟,相关政策措施不完善不健全,一些企业法律意识淡薄,民工维权、法律意识弱,是导致民工欠薪问题的几个主要原因。 今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两次发出通知,加大了对拖欠民工工资的监督检查力度,各地也正着力解决拖欠民工工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进城民工六大需求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国内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现象急剧增多,流动人口总量不断扩大。其中,占流动人口主体的是农民进城打工群体。当前,全国民工总数为1个亿。上海以民工为主体的外来流动人口为499万,占上海户籍人口的38.3%。在沪就业人口有四成是外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