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放心店"购物让人不放心 2002年4月28日,正值进口大片<魔戒现身>(又称指环王)在国内掀起观赏热潮之时,出于对市场上盗版光碟泛滥的本能抵制,郑州市民葛锐特意花10元钱打的来到河南金博大购物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博大商场),花30元购买了一盒VCD光碟<魔戒现身>.金博大商场不但在郑州市极负盛名,而且在2000年就被郑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质监局)授予了"购物放心商场"荣誉称号,在此购物虽然价格上比市场上贵点,但最起码在质量上有足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2000年5月,刘某在某商场购得一辆电动自行车,价格为2800元,商场在出具给刘某的发票上特别注明“上海产,假一罚十”。次日,刘某发现所购电动自行车系商场自行组装,即向商场要求退货并按其承诺赔偿,但遭到拒绝。刘某遂向法院起诉,要求商场赔偿28000元。对“假一罚十”承诺的法律性质和  相似文献   

3.
针对滥用“特供”、“专供”标志的情况,国家工商总局发出通知,要求严查超市、商场、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场所所售商品,不得出现“特许”、“专用”等词语。  相似文献   

4.
《法庭内外》2008,(8):59-60
2008年1月2日,刘某在某商场购买了一台电热水器。同月18日晚,刘某在洗澡时,电热水器突然爆炸、起火,导致刘某严重受伤。刘某要求赔偿,某商场以系刘某使用不当、其产品没有问题为由拒绝赔偿,但商场表示他们出于同情,可以考虑承担全部医疗费用。刘某无奈与某商场签订了一份“爱心救助协议”。言明:“事故系刘某使用不当所致,与电热水器质量无关。某商场出于爱心,自愿救助刘某贰万壹仟元整。  相似文献   

5.
《法庭内外》2007,(4):58-59
法官:我前不久在某商场买了一双名牌皮鞋。商场出具的发票就皮鞋的牌子、产地、型号、尺码、价款等作了详细记载。我使用—段时间后,该鞋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经生产厂家检验,该鞋系假冒产品。并出具了检验证明。我起诉至法院,要求商场按《消费者权盖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双倍赔偿皮鞋款共872元,商场却以我将皮鞋“调包”了,故意敲诈为由拒绝。请问:消费者在购买假货后索赔时.是否必须证明没有对商品“调包”?  相似文献   

6.
某市一家自选商场为庆祝开业三周年举行重大庆典及酬宾活动。在庆祝大会上,该商场工作人员燃放爆竹时,爆竹突然改变飞行方向,将过路一未婚女青年田某的右眼炸伤。田其住院治疗两周后,信势基本痊愈,但在右眼眼角留下一道明显疤痕。事后,田某要求商场赔偿住院期间的医药费、误工费共计5260元,并要求商场给予5万元的精神赔偿。商场经理赵某声称:商场工作人员完全是按产品包装上的“使用说明”燃放爆竹的,商场不应承担任何责任。据悉,该商场燃放的爆竹是从本市一家烟花爆竹专卖店购得。该专卖店承认炸伤田某右眼的爆竹确系该店售出,…  相似文献   

7.
《法庭内外》2006,(1):64-64
法官:前些天,某商场在大门前悬挂促销宣传广告横幅,称:“发现本商场电器高于城内其他商场的价格,奖您3000元”。当日,我在该购买了一标价为3600元的空调机。八折后,实付人民币2880元。三天后,我在另一商场发现其中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空调机,售价为2800元,比某商场低80元,且某商场亦证实了这一事实。当我到某商场要求兑现3000元奖金时,某商场却声称所悬挂横幅仅仅是一种促销的宣传手段,并不能当真,不同意兑付。请问:某商场究竞应否兑现?  相似文献   

8.
这是武汉第一起通过诉讼程序,对单位投机倒把,非法得利,主管人和直接责任人没有中饱私囊,而予以“两罚”的案件。湖北省外贸商场,是隶属省经贸厅劳动服务公司的全民所有制单位,1985年4月经批准营业,并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允许零售卷烟。1986年1月,商场副经理杨德荣、副食部负责人刘壮为,通过省经贸厅领导人向中国烟草进出口总公司湖北省分公司主要领导“打招呼”,要求为商场解决外汇特供卷烟货源。省分公司告  相似文献   

9.
挂有各种各样的“消费者信得过单位”、“质量信得过单位”、“免检产品”牌匾的商场真的能让我们“放心”和“信得过”吗?政府部门究竟有没有权力颁发“放心牌”或进行类似的活动?日前,我国首例消费者因商场售假而状告质监局案在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结。经过公开开庭  相似文献   

10.
头几年报纸上忌讳说“竞争”,据说有姓资色彩,改称“竞赛”。那是姓社姓资争论热烈的那几年。好在中国话丰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有办法。 这几年不忌讳“竞争”了,谁也回避不了。可又走到另一头,曰“商场如战场”,够血里手拉的,吓人! 商场如战场么?不是那么回事。商场上哪能刺刀见红般肉搏?商场上哪能把维和部队立兵用手铐铐在桥头当人肉盾牌?商场哪能开了战就没规没界?商场中哪能一方宣称安理会决议无效?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今年三月初,我因结婚需要购买一些大件商品。为了节省时间,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我抱着“货比三家不吃亏”的心理,到几家商场抄写有关商品的型号及相应的价格。可是,有一家商场的负责人却认为我侵犯了他的商业秘密,坚决不同意我抄写,并要求我离开商场。由于我不懂这方面的法律规定,特来信咨询:抄写商场的商品价格也是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吗?  相似文献   

12.
近年,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打着合法的幌子,规避法律,逃避制裁的诈骗行为愈演愈烈,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在那些“合法”行骗的背后,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一、“合法”行骗骗术种种——“一块牌子”骗天下1988年,江苏省某县朝阳商场因经营不善连年亏损,该县无业人员戴××向朝阳商场的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承包商场,戴××每年交了3万元承包费即成为朝阳商场的法人代表,戴××将商场的门点转包他人,自己带两个人揣着公章和空白合同书干起了骗货  相似文献   

13.
《法庭内外》2008,(2):57-57
法官: 我是一家商场的经理。我商场与一家电器公司签订一份购销合同。约定电器公司应提供价值80万元的产品给我商场;我商场必须在到贷后3日内验收,并于第5目前付清贷款。电器公司产品到齐后,因我商场业务繁忙,直到5天后才验收,并同时发现电器公司提供的产品存在质量瑕疵。经国家权威机构鉴定,结论为不符合国标要求。鉴于合同法第87条明确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商场内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不仅可以看到顾客的购物情况,还可以提早发现犯罪分子,并可打开录像机进行录像,以作为证据,对那些有不良企图的人们也起到威慑作用。尤其在收银台上方装一部摄像机,不仅可以观察顾客付款情况,还可以监督收款人员的工作情况,杜绝财务上面的漏洞。但近些年来,一些“监督工具”已悄然爬上商场试衣间甚至卫生间的墙头,“商场试衣遭偷拍”、“超市厕所惊现针孔摄像头”等新闻屡见报端,试问,商场如此“安防”,安谁?防谁?  相似文献   

15.
从2004年11月,北京安贞华联商厦发生商场与“黄牛”的斗法事件之后,两年之后的今天,商场“黄牛”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升级换代,成为活跃在北京商场里的更具技术含量的新行当——代购。  相似文献   

16.
到今年6月1日,“限塑令”实施满一年了。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限塑令”,要求从当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要求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一年来,“限塑令”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超市,大多数消费者已养成自带购物袋的习惯。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显示,自去年6月1日商务部发布“限塑令”以来,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半年前,我在一家商场购买了一台家用电冰箱,并领取了一张“三包”凭证。目前,该冰箱突然 发生了故障。我便从抽屉内找出了那张“三包”凭证,但发现该“三包”凭证已被我4岁的儿子涂改了。 儿子是用画笔和水彩笔画的,产品型号和购买日期已经看不太清楚。当我带着“三包”凭证去找商场 时,商场服务人员却以凭证已经看不清购买日期为由,拒绝承担“三包”责任。不知他们这种做法是否 正确? 张朝阳  相似文献   

18.
1989年2月中旬某商场进行查帐,发现该商场会计的帐目与皮鞋柜台的帐目不符,相差1000元。经反复核对,发现皮鞋柜台“交款簿”上当年1月19日一笔“陆佰元”款前添加了“壹仟”两个字,阿拉佰数字“600”前添加了“1”字,采用添加数字的手法,被人从中贪污了1000元。皮鞋柜台共有3名营业员,排查的范围、对象比较明确。1989年3月14日,市局将此案和张××、周××、姜×3名营业员的字迹一并送来,要求检验添加字迹系何人所写。检验中,首先对检材进行了剖析:检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市卫生监督所南京2100181案情简介2005年3月11日,周某在N市某商场化妆品柜台购买了2瓶(100毫升/瓶)据称是法国原装的进口“XX绿毒女士香水”和6瓶(50毫升/瓶)“XX沙丘女士香水”。4月5日,周某到N市卫生监督所反映,其购买的香水在外包装上无批准文号,要求查处,并且提供了购货发票复印件和所购的8瓶香水。4月6日至4月25日,N市卫生监督所对商场及其“XX”香水的供货商进行了现场检查、询问等调查工作。在调查过程中,供货商出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进口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卫妆进字(200X)第1472号、卫妆进字(200x)第1473号的复印…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最近,某商场通过电视发布广告,内容是:“从即日起至元月6日止,本商场全部商品实行买一送一。”一消费者获悉后前往该商场购买一台收录机,商场仅赠送其一盘音乐磁带(价格5.50元)。消费者认为商场应按广告内容再赠送一台同型号收录机,故双方发生争执。未协商一致。消费者认为商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