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内隐无意识加工及其在教学中的体现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隐认知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研究中最新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性课题之一,本在现有研究基础之上,对内隐认知在幼儿言语习得,问题解决中的直觉顿悟,决策及学习迁移等方面的体现加以解析,进而从理论上探讨了内隐无意识加工在直觉思维培养,隐性课程设计以及学绩测评等与教学相关方面的应用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2.
企业战略型领导者的内隐个性心理特征与企业国际化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以上层梯队理论为基础,采用半结构化方式访谈了50家民营企业的最高决策人,以内容分析的方法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分析计算出内隐个性心理特征值,得出验证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因素之后,战略型领导者的内隐成就动机、内隐冒险倾向对企业国际化意愿有正向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内隐理论是社会认知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个体按照一种信念来解释人的特性是稳定的还是变化的常识心理学.在对内隐理论的含义、内容、特点、测评工具加以介绍的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内隐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如何分析中国人的内隐理论发展特点,并结合中国人的认知特点,应用内隐理论的研究成果,改善中国人的认知方式,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赵锦书  胡敏 《法治纵横》2013,(17):63-63
本刊乌苏讯通讯员樊玉婷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乌苏劳教所、戒毒所党委对学习进行精心安排,所内党员干部学习蔚为风气。  相似文献   

5.
"亲亲相隐"是深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法律文化现象,并在国外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在当代中国已完全被摒弃.本文指出顺应当下构建和谐社会之需要,重构"亲亲相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重大命题,是我们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行动纲领。如何尽快行动起来,完成这个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努力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深度学习技术在中国汉族人群CT三维重建图像自动性别识别中的可靠性和准确率。方法 收集20~85岁汉族人群骨盆CT影像学数据700例(男性350例,女性350例),将其重建为三维虚拟骨骼模型,并截取坐骨耻骨支内侧缘(medial aspect of the ischiopubic ramus,MIPR)特征区域图像。采用Inception v4作为图像识别模型,以初始化学习和迁移学习两种方式进行训练。随机选取80%的图像作为训练验证集,20%的图像作为测试集。将左右两侧MIPR图像进行单独以及合并训练。之后使用总准确率、女性准确率、男性准确率等指标进行模型的性能评价。结果将左右两侧MIPR图像单独进行初始化学习训练,右侧MIPR模型的总准确率为95.7%,其中女性准确率为95.7%、男性准确率为95.7%;左侧MIPR模型的总准确率为92.1%,其中女性准确率为88.6%、男性准确率为95.7%。将左右两侧MIPR图像合并以初始化学习进行训练,模型的总准确率为94.6%,其中女性准确率为92.1%、男性准确率为97.1%。将左右两侧MIPR图像合并以迁移学习进行训练,模型的总准...  相似文献   

8.
蔡晓平 《政法学刊》2001,18(3):80-82
无意识教育作为有意识教育的有益补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加强无意识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中的运用研究、正确处理好无意识教育与有意识教育的关系,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刘作翔 《河北法学》2011,29(4):11-15
法学教育和研究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法学教育中的实践性教育,法学理论研究也越来越离不开来自实践层面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对于"亲亲相隐"思想的研究,学术界已渗透到诸多领域,然仍需回答亲亲相隐为什么能绵延古今中外,仍需进一步探讨新中国成立后亲亲相隐制度的缺失以及法律与人情的关系,为亲亲相隐的入法修直道路.  相似文献   

11.
对于“亲亲相隐”思想的研究,学术界已渗透到诸多领域,然仍需回答亲亲相隐为什么能绵延古今中外,仍需进一步探讨新中国成立后亲亲相隐制度的缺失以及法律与人情的关系,为亲亲相隐的入法修直道路。  相似文献   

12.
学校艺术教育是由专业艺术教育、师范艺术教育和普通艺术教育三个部分组成,不同的培养目标决定三拥有各自独立的教育教学体系。艺术教育的意义之一就在于:通过教育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艺术的价值,发挥艺术的影响力。艺术体现人性渊源,连接人类世代承传,与时代及人类生活密不可分。随着时代及社会的发展,普通艺术教育从边缘到中心已是大势所,学校艺术教学内容的日趋统一和专业与非专业艺术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昭示出学校艺术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亲亲相隐”的再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古代的"亲亲相隐"本来在上世纪80年代已有定论。而如今,学界又对其展开如火如荼的讨论,在对其重新认识后,人们大都倾向于对其加以更多的肯定。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再度对"亲亲相隐"作一次辨析。  相似文献   

14.
对于"亲亲相隐"的规定,我国古代与当代的法律是两种明显的极端--高度肯定与绝对否定.规定诸如"亲亲相隐"之类的扩大公民权利的内容,能还法的温柔本色,法治才会有群众基础.否定"亲亲相隐",实际上是把证明有罪的责任分担在了公民个人身上,这不符合社会契约论的原理.  相似文献   

15.
雍自元  廉彪 《法学杂志》2013,(10):69-76
亲亲相隐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从强制相隐到允许相隐再到禁止相隐的演变过程。宽宥亲亲相隐可防止变相株连,利于人权保障,有助于罪犯的改造与回归,能促进刑事法律的社会认同感,增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的长治久安。故此,亲亲相隐应当回归刑事法律。总体设想为:在《刑事诉讼法》中赋予亲属拒绝协助抓捕权和拒绝作证权;在《刑法》中给予亲亲相隐定罪但从宽处罚。  相似文献   

16.
论“亲亲相隐”制度的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亲相隐"制度是我国刑法史中的重要法律制度。它在历史上曾存在了两千多年,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到成熟最后走向衰落的过程。虽然,从新中国建立开始,这一制度就已被废除,但审视一下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中的"取证难"问题就可知道,这一制度在今天的社会仍有发挥作用的余地。因此我们应正视这一制度的合理性,并将它纳入现有法律体制中。  相似文献   

17.
彭凤莲 《法学杂志》2013,34(1):70-79
亲亲相隐在中国古代经历了从思想到政策再上升为法律的过程.其理论渊源于孔孟荀之道,其法律化的历程始自秦朝,一直延续至清末.在当代,亲亲相隐仍然为一种流传盛广被广泛认同的文化现象,司法实践中也或多或少地渗透了亲亲相隐的意蕴.目前学界对亲亲相隐能否再现于法律中有不同的看法,但人道亲情是和谐社会的根基,有必要吸收古代亲亲相隐蕴含的传统人本主义思想,完善亲属间包庇与作证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18.
"亲亲相隐"原则作为我国古代社会一直存在的规定,在现代社会却销声匿迹。虽然多年来很多专家、学者提议有选择性地恢复这一原则,但法律规定方面却一直处于"安静"状态。本文首先对我国古代社会的"亲亲相隐"做了简单地介绍,然后结合我国的量刑程序改革提出一种部分恢复亲亲相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亲亲相隐是我国刑事法历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一项制度,其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悠久的历史渊源。它是对人类最原始本原时刻透发的人伦精神的让步,是人们智慧的结晶。通过对古今中外刑事立法中相关规定的考察,表现了建基于血缘、亲情基础之上的人伦已被广泛重视,而我国当代的立法中却无其踪影。刑事法律是以刑事政策为指导思想的,刑事政策中必须蕴含着人伦的思想,否则就无法贯彻实施。这种人伦思想也可以解释进我国现阶段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中,但是我国的刑事立法还有待于跟进。  相似文献   

20.
钟燕 《法制与社会》2012,(13):13+24
"亲亲相隐"制度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彰显了法律对亲情及人性的关怀。重构"亲亲相隐"制度以完善我国刑事立法,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重构"亲亲相隐"制度,在我国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中引入"亲亲相隐"的内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