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2.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破解我国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加快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改革不是万能的,但不推进改革是万万不能的,对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3月6日参加上海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要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要注重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温家宝总理3月14日答中外记者问前,向场外群众讲:“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持改革方向,既是对过去20多年我国改革的经验总结,又是对我国今后改革的动员和号召。重庆直辖九年来不断推进的行政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对今天的重庆来说,增强直辖意识,打好“直辖牌”;就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直辖市行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党史纵览》2009,(9):F0002-F0002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主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综合经济部门。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发展改革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深入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5.
正全面深化改革对于我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治清明、人心向背,关系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当前改革推进面临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是改革自身的供给侧存在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改革本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改革问题的关键在供给侧改革的极端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在于经济社会发展对改革的客观需求、国民对改革的主观渴求极端旺盛。我国依然处在由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对改革的强调引发各界关注。‘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髓方式的攻坚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聂高民说,“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重大的历史趋势在‘十二五’期问汇集到一起,核心是加快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是与‘攻坚时期’的判断相呼应的。”  相似文献   

7.
谢华忠  尹敏 《理论导报》2014,(10):17-19
改革是实现未来"两个百年"目标进而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是能否顺利推进改革的关键。要充分认识政府与市场关系对改革方向、持续动力等的重要性,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在现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系。推进改革,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市场意识,要打造"三有"政府,要把握好"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夏斌 《学习月刊》2012,(13):14-15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复杂.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各种矛盾和风险增多。在这种形势下.深入研究和推进改革顶层设计.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矛盾中抓住主要的、重大的矛盾.通过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社会和偕,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9.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以及这一实践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前所未有地发展的历程雄辩地说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是推动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推动了改革的不断深入  回顾 2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历程就会发现,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在推进改革发展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土地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和股份合作制,都是人民群众在党领导下的伟大创造。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发端于土地承包责任制。历史的这一选择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的困境决…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就全面、完整地提出了新的发展观.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代贵州》2008,(19):8-11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同时是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建立的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和安顺“深化改革、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试验区成立20周年。20年来,两个试验区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试验主题,矢志不渝地推进改革试验,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要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发展,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完善农村体制机制破解农村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3,(24):32-32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重在结合实际,抓好中央重大改革措施的细化和落实。要正确推进改革,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要准确推进改革,认真执行中央要求,不要事情还没弄明白就盲目推进。要有序推进改革,该中央统一部署的不要抢跑,  相似文献   

14.
王芳 《求实》2004,(Z4)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提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强调要按照“五个统筹”要求 ,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明确地提出科学发展观和统筹要求 ,可以说是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它源于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的经验总结 ,源于新形势新任务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解决 ,是今天确定改革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提出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紧密结合、相…  相似文献   

15.
国情     
习近平:不要事情还没弄明白就盲日推进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正确推进改革,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准确推进改革,认真执行中央要求,不要事情还没弄明白就盲目推进。要有序推进改革,该中央统一部署的不要抢跑,该试点的不要仓促推开,该深入研究后再推进的不要急于求成,该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要超前推进。要协调推进改革,注重改革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把握全局,力争最大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0,(21):20-2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历史转折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无论从全球来分析,还是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历史正处于一个分野的关键时期。以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为标志,世界的发展将进入了一个“战国时代”,多元化、多极化、多样化以及矛盾的多边化日趋明显,全球公共风险不断扩大。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为标志,我国的经济社会政治发展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关键时期,无论是发展还是改革,都需要摆脱路径依赖,实现发展方式的转换和改革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杜梅萍 《前线》2005,(11):9-1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改革攻坚总体进展情况如何,有哪些改革成果?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十一五”时期面临怎样的改革形势?如何在深化改革的同时规避风险?“十一五”时期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范恒山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并对以上问题一一作了回答。  相似文献   

18.
王爱莲 《实践》2014,(5):28-29
<正>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改革的任务更加艰巨和复杂,改革的要求更加紧迫。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要求,正确认识、把握和回答什么是改革红利、为什么要强调释放改革红利、如何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等问题,对于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有力地推进改革,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根本的问题,它贯穿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我们党80多年和新中国60年的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才能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挥伟大的指导作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每向前发展一步,都是在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过程中取得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80多年和新中国60年的辉煌历史,就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张晓林 《前线》2021,(1):30-34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特色和时代标识。从“发展”到“高质量发展”是质的提升和飞跃,意味着我国发展阶段的转换。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变得更加紧迫。高质量发展主要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解决“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问题,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要围绕经济社会的短板弱项推进改革发展,这是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要把创新摆在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改革促创新,以改革创新带动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