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7,(2)
正摘编自1月5日香港《大公报》我们听说过"自自由由""自自然然"或"冉冉上升",但什么是"自自冉冉"?恐怕连学富五车的专家也要皱眉头。最近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就向公众派发了"自自冉冉、欢喜新春"的春联,并声称灵感来自"台湾文学之父"赖和的诗句,但台湾文学馆馆长指出,赖和原文应是"自自由由幸福身,欢欢喜喜过新春","自自冉冉"语意不通。古语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当局拒不认错,  相似文献   

2.
"四自能力"是党的十八大对全体党员提出的新要求,是广大党员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措施,是广大党员努力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广大党员要增强"四自能力",要充分认识"四自能力"是时代的要求;准确把握"四自能力"的科学内涵;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增强"四自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汉水流域存在大量自死窑遗址,关于自死窑的传说广泛流传。通过实地调查,自死窑的形制类型主要有敞口纵进式结构、小门侧进式结构和小门纵进式结构。"老人自死"是基于民俗信仰的"神圣行为",自死窑的传说的确反映了"老人自死习俗"的历史真实性,并且该传说是后人调和原始信仰之礼(有关老人死亡)与文明社会"孝"道之礼的产物,是在"敬老"、"孝道"的文明社会价值判断的视野下,对原始社会"老人自死仪式"内涵的传承和叙述。  相似文献   

4.
刘芳 《中国青年研究》2012,(8):65-68,21
近年来,青年"自组织"社会参与渐成景观。通过对"南京义工联"的参与观察和半结构式访谈,认为"社会认同"是青年自组织社会参与的重要内在动因。"社会认同"在自组织的"在线-在场-在线"的行动空间内,通过个体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比较的心理过程不断建构和强化。而"社会参与",则既是自组织"社会认同"的符号表征,又进一步再生产了自组织的符号边界。论文还希望借此对公益类自组织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传统农村"空心化"的表征愈发明显,农村逐渐步入"无主体熟人社会"。面对"舆论失灵"呼唤道德舆论新生态,"‘面子’贬值"期待道德序参量,"社会资本流散"需要道德契约化的境遇诉求,需要"自组织"发挥趣缘性、自治性、扁平性、灵活性等优势进行"补位"。当下,部分省市农村"道德评议会"的实践、探索,为"无主体熟人社会"中农民道德主体性的重塑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自组织"范式:即建构内聚与耦合的"双重"自组织体制,交叠制度与社会的"双重"自组织资本,形塑公意与博弈的"双重"自组织规范,衍化扬善与谴恶的"双重"自组织话语。  相似文献   

6.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不良社会心态的突出表征是:怨恨式社会心态、拒绝式社会心态、暮气式社会心态、盲目式社会心态。自媒体传播的不良思潮产生的误导、自媒体暴露的制度缺陷带来的冲击、自媒体强化的认知偏差形成的影响、自媒体建构的负性情绪导致的泛化是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不良社会心态形成的主要原因。为此,重点要在"指引"、"关怀"、"疏导"、"管理"上下功夫,采取有效措施调控和治理大学生不良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7.
纵观我国各招生单位的自命题管理工作不难发现,用以管理和规范自命题工作的"文件"、"规定"并不缺乏,而用以有效考核落实这一系列文件、规定等政策的方法却并不多见,使多数命题管理工作显得"有头无尾"。因此,建立并有效执行科学的评估体系以规范自命题管理方面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青年自组织及其参与社会建设所呈现的行为特征既非一种为成员提供"庇护"的"小共同体"路径,亦非纯粹以"第三部门"弥补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失灵,而是以其主动性、选择性、联合性和部分竞争性等行为特征彰显出基于"趣缘"和"事业"双重追求的群体性聚集方式变化。当前,国家的政策倡导,企业和有产者社会责任增长以及公共社会的逐步形成是青年自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三轮驱动因素,其三方汇聚点是青年自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工作交互点。青年自组织参与社会建设既有一定的正向功能,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可以从吸纳式管理、项目对接、阶梯式培育等方式入手,寻找引导青年自组织有序和谐参与社会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去中心化、交互性强、传播迅速、内容良莠不齐"等信息传播特点,对传统的高校思政工作模式产生的冲击与挑战,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工作环境、教育手段、工作队伍、学生素养以及网络应急处置机制等方面。同时,自媒体的特点也使高校思政工作形成新的合力成为可能,高校应通过更新观念、营造"校生合一"的自媒体舆论场、形成法律规范和道德自律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建立专业队伍和学生"首领"相结合的"意见领袖"队伍、构建"网上网下"联动的应急处置机制等方法来创新高校思政工作,探索出适合自媒体环境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特别提出,要促进海南自贸港与粤港澳大湾区(下称"大湾区")联动发展。按照《总体方案》,海南将在2025年前适时启动封关。一旦封关,自贸港"一线"将逐步完全放开、"二线"将高效管住,海南必须思考如何通过大湾区与国内大市场和国际市场实现联动,才能保证自贸港生产生活平稳有序过渡,同时实现"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自者"和"他者"构成关涉生活中的艺术的两个群体,也代表着研究艺术问题的两种视角。"自者"视野中的民间艺术与日常生活相融合,反映着其理想、愿望、情感。而"他者"往往将日常生活审美化,呈现在其眼前的是"自者"审美态度、审美情趣的反映。结合中、日、韩等国的相关个案,围绕"自者"和"他者"对生活中的艺术的理解加以阐述和分析可知: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他者"的艺术表述可为此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如"他者"过多介入,让生活中的艺术活动远离生活语境而进入到以艺术审美评价或艺术商品为中心的现代知识语境,其本质意义又会发生改变,成为"再造的生活艺术"。  相似文献   

12.
正4月21日,是福建自贸区平潭片区挂牌一周年的日子。这一年来,平潭拥有自贸试验区"创新高地"和综合实验区"政策洼地"两区功能叠加优势:既有自贸试验区赋予的制度创新试验平台,又有综合实验区全国独创对台融合政策。自贸试验区加综合实验区  相似文献   

13.
"社区自组织能力"是社区研究特别是社区建设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但不能停留于一般性论说层面,而必须进行具体化和操作化的实证研究,即需要对"社区自组织能力"进行测量和评价.文章将社区自组织能力划分为六个一级指标,即社区共同体的资源整合利用能力,社区自组织网络的结构和发育程度,社区居民自主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社区活动的状况,社区共同体的自我管理能力,社区共同体的自我服务能力,社区共同体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调解纠纷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测量和评价社区自组织能力的三级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自媒体对公民生活的全面渗透,自媒体在改变公民生活习惯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民的价值观念,公共精神面临着失落危险。因而,认识自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把握自媒体的正向作用,发挥自媒体"传声筒""网络社区"的积极作用,对于重建公共精神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辽宁自贸区三大片区之一的沈阳,肩负着提高东北地区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的重任,将如何在自贸区的"舞台"上发光发热?正在规划中的"自贸云"与"自贸大数据"或许能给出一个答案。据了解,"自贸云"是由东北大学下属的东网科技有限公司为辽宁自贸区所规划,其核心是将新技术作为自贸区整体建设发展的突破口,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空间信息、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从而驱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海南自贸港建设"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笔者认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最关键的两个问题就是加快制度集成创新和优化营商环境,最突出的两个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与如何"放得开、管得住"。  相似文献   

17.
曹伟 《小康》2012,(7):28-31
正从中共一大的13人代表,到2012年2270人代表,91年间中共党员总数扩充了100多万倍,党代表人数扩大了175倍。本届党代表产生办法采取"自上分配、自下选举"方式,一般都要经过"三上三下"逐级遴选的过程,从全国40个单位中选出  相似文献   

18.
《世纪行》2016,(10)
正"跟他打过交道的,都愿意下次再和他打交道。"了解陈险峰的人都这么说。的确,自1985年只身南下武汉学理发,到1986年回到华河镇办"时鬓"理发店;自2003年他在华河街开办了第一家"诚信超市",到2009年合股成立黄商超市华河店;自2004年注册红安县通达工程施工队,到2012年组建红安县泰源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跟他  相似文献   

19.
"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主流意识形态所掌控的传统媒体对话语权的垄断,从传播渠道、传播模式、议程设置、信息资源等方面严重挑战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威。自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要改变其在意识形态斗争中对广大青年话语权争夺的不利地位,增强时代感和感召力,须大力建设反映主流话语的自媒体平台,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切身需求,重视对青年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加强对自媒体平台的应用管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自媒体队伍。  相似文献   

20.
理性公民教育:网络环境治理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宏  杜智涛 《人民论坛》2013,(11):44-45
社会化媒体中造谣传谣信谣现象,折射出我国公民理性的缺失。网络谣言的治理成为我国互联网监管面临的一道难题。结合基于"自组织"视角下泛在网络环境中的公民"自教育"与"他组织"视角下社会化媒体对公民教育的组织调控所构建的理性公民教育体系,将成为我国网络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