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有资产的流失随着改革的深入愈演愈烈,为此新刑法增设了一系列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罪名,完善了对国有资产特别是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刑法保护。迄今为止的改革历程表明,每走一步,国有资产就会流失一部分,因此,加强对国有资产流失违法犯罪的研究并力求在立法上予以完善,仍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20,(5)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不断地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而使其管理效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严重的可能会致使国有资产流失。因此,有必要全面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加以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3.
《瞭望》2010,(Z2)
<正> 防止事业单位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根本目的是要推动事业单位改制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事业单位改制的目的,从根本上讲,就是通过事业单位的公司化改造,使事业单位逐步转变为遵守市场经济运作规律的市场竞争主体,更好地得到发展。因此,在进行资产评估时,既不能人为地低估,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也不能高估,给转制后单位的发展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4.
国有资产流失的的原因及对策○文荣森近十几年来,我国国有资产流失总额在5000亿元以上。如此巨额的国有资产流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才能根治?是我国经济生活中必须有效解决的重大课题。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第一,现行干部人事制度阻断了职业企业家的形成。中...  相似文献   

5.
李利 《瞭望》1996,(50)
在1996年中,首次进行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工作全部完成,这是在清产核资摸清“家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不善和严重流失所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回顾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所走过的历程,可以看到国有资产管理网络已基本形成并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法规体系,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等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已全面铺开。旨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促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保值增值考核工作,又使国有资产管理与经营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相当多的国有资产沉积下来,出现了大量的存量资产。这些存量资产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企业实现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组建多元投资的股份制公司、使企业能有效持续经营,既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还能增加就业机会,就成了当务之急。通过资产交易使国有存量资产重新回到社会生产链中,实现“国有资产”到“国有资本”的转变,是一条现实有效的途径。。一、加强产权交易的过程监管,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了避免在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过程中发生问题与偏差,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必须要下大力气加强国有产权…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 ,怎样管理、配置、经营好国有资产 ,不仅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经济问题 ,更是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政治问题。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及原因在我国 ,国有资产是指全民享有所有权、国家行使所有权的全民所有制财产及其收益。它可以划分为经营性、非经营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三大类型。国有资产流失是指任何国有资产的占有单位违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造成国有资产或其收益的损失。新中国成立至今 ,尽管我国各项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13年,我国经济实力大增。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单一经济成份向多种经济成份过渡和变换,国有资产的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了。最明显的现象是,国有资产以各种形式大量流失。据有关部门的粗略统计:近13年来,平均每天流失的国有资产折合人民币约1亿元。到目前为止,国家至少已有5000亿元“家当”流失了或落入了私人腰包。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两届人大均有代表提出议案,要求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有个明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9.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是笔者在调查了深圳市四十多个国有企业后所作的一些探索性思考。一、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为什么不清晰何谓国有资产流失?在调查中,深圳市的企业家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可表述为: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直接使用者对投资者,即国有资产权益的侵蚀以及由于经营无能所造成的资本运营低效率或亏损。按照这一定义,流失可分为两部份,一部份是故意性流失,即企业法人财产权的使用者(主要经营者)出于私心或为了企业职工局部的利益,故意占有了本属于国家的权益。另一部份是过…  相似文献   

10.
范必 《瞭望》1995,(48)
自建国以来,在国有单位的经济活动中就存在着资产流失现象,改革开放前一般只称为浪费.如果说浪费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善或觉悟不高造成的,那么近年来国有资产的流失则主要是个人和小集团以谋取局部利益的动机所使然,远非传统意义上的“浪费”所能涵盖.国有资产流失成因探源对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梳理分析一下,可以看出大致是由如下诸种原因造成的.一、国有资产管理中,国有产权主体多元化与产权主体虚置并存.一方面,管理国有资产的部门很多,各部门间权责不清.国务院各部、委(局)及地方各级政府机关(尤其是各行业主管部门)都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企业国有资产遭到多个、多层次的政府机关的交叉管理.另一方面,大量的国有资产交给企业使用,国家所有权的产权代表不明,企业法人在行使法人所有权时责任不清,国家所有权在经济上难以实现.多头管理,而又无人负责的局面加剧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10,(52)
<正> 国有资产流失是个沉重的话题。近三年来,北京市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共查获与国有资产流失有关的贪污、挪用公款、私分国有资产、国有公司企业单位失职被骗、国有企业滥用职权等  相似文献   

12.
评估价值是产权交易合理定价的依据,做好国有资产评估能使产权产易有章可循,并能有效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产权交易过程中,当交易价值低于评估结果的90%时,应当暂停交易.但目前在产权交易公告中大部分是以评估后的净资产作为参考价格的,而且是一个定值,很容易给暗箱操作提供机会,容易产生贪腐.故产权交易前应科学地确定国有企业产权转让评估价值,使评估结论能够合理、公正地反映被评估资产的当期价值,真正成为产权交易可以依据的基价.  相似文献   

13.
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探析洪杰建国以来,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国有资产规模迅速扩大,到1992年底,全国国有资产总量已达30697亿元,比建国初期增长150多倍。这笔规模巨大的国有资产,是支撑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但也必须清醒地看...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是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和主体,国家对其管理有强制性要求和规定。当前高校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在价值管理、国有产权意识、管理理念、机构设置、制度制订、管理研究等方面存在问题,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高校应健全专门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制定管理流程,加强论证、采购、验收、使用、检查、考核、内部监督,加强国有资产参与市场经营的研究,保证教学、科研需要,确保保值、增值,防止发生浪费和流失,发挥国有资产作用。  相似文献   

15.
贾丽 《各界》2009,18(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会计法制和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近几年来,中国会计面临"诚信危机",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仅会误导投资者与债权人,使其决策失误,而且会导致国有资产和财政收入的大量流失,扰乱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建立一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会计队伍势在必行,而且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本文从会计职业道德作用出发,剖析了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黑洞”者,天文学词语,意思是指茫茫宇宙中存在的吞噬其它天体的一种现象。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也有一个吞噬共和国血液的“黑洞”。它令人怵目惊心,古今中外实属罕见。 镜头之一:国有资产的流失 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透露,从1982至1992年,国有资产流失高达5000多亿元,相当于1992年全国国有资产净值余额2.6万亿元的1/5,比1992年财政收入4188亿元还多上千亿元。目前,国有资产正按每年500亿、每天1.3亿元的速度流失。流失的主要渠  相似文献   

17.
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损害了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应加强对国有资产的公共监管保护,可借鉴食品安全领域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机制经验,建立国有资产公益诉讼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8.
高路论述了:一、从管理体制上使产权责任明晰化的两种思路。目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弊端是财产责任不明确。政府部门多头行使所有权,直接对国有企业发号施令,但谁都不承担财产责任。结果是国有资产不仅大量经营亏损、运营效益低下,而且被侵蚀、流失。实现产权责任明晰化,有两种思路可供选择:一是将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和所有权管理职能分离,设专职部门对国有资产实行责任  相似文献   

19.
赵明亮 《理论导刊》2002,(12):57-59
苏联的国有资产在苏联解体前夕流失的进程大大加快。一系列法律文件的出台使得这一进程具有了“合法化”特征。与此同时,苏联庞大的权贵阶层参与并主导了国有资产的瓜分。苏联后期日益繁荣的“影子经济”则进一步加速了国有资产的流失进程。这是当时苏联混乱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反映。加强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立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此之后,大家几乎一致认为,解决国有资产产权问题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焦点,是增强整个国民经济活力和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一环。江泽民总书记去年八月在大连视察工作时对这一问题作了重要指示,他说:“要加快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国有资产的立法工作,理顺产权关系和国家与企业的关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