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辽宁、吉林、河北、黑龙江、北京、天津、江苏七省、市法学会共同组织的第三次经济法学术讨论会,于8月1日至6日在大连召开。来自七省、市的正式代表和内蒙古、安徽、贵州及八个计划单列城市、深圳特区的特邀代表共一百多人参加了讨论会。这次会议紧紧围绕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时期的有关法律问题,着重研讨了“三资”企业的法律调整问题,“三制”企业(租赁制、承包制、股份制)的法律性  相似文献   

2.
经一九八六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最后一次修改的《地方组织法》第七条第二款和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下统称“较大市“)的人大或其他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以下  相似文献   

3.
授权立法是我国在创制法律、法规和规章过程中使用比较多的一种立法形式。根据我国立法体制,宪法和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国务院部、委员会可以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规章。但在立法实践中,为了满足紧急情况的需要或者为了解决具体问题等,有立法权的机关往往把自己立法权限内的立法授予同级或下级相关机关或组织制定。譬如,1985年4月1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的  相似文献   

4.
在“七·五”计划期间,为了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我们要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济法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国家与国营企业关系的法律体现,是一个核心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七个重要法律,使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贯彻执行这些法律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许多省、市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培训司法干警。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于  相似文献   

6.
<正> 经过198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修改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规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下简称“较大市”)的人大或其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以下简称上一效力等级法律)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这就第一次为较大市确立了地方立法权。但由于较大市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后须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施行,较大市的立法权是一种不完整的立法权,从定量上来分析就是半个立法权。  相似文献   

7.
地方性法规,是指省(市)及省政府所在地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依法制定和颁布的,在本行政区域内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而财政经济类的地方性法规则是地方性法规这一法的形式中属于经济法律部门的地方性法规。它在我国经济法规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地方经济法规在制定的过程中应贯彻以下几项原则:(1)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地方经济立法的原则。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地  相似文献   

8.
行政立法是指行政立法主体根据法定权限并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以下统称行政法律规范)的活动。本文所称行政立法,采用的是广义的概念。既包括中央和地方专门立法机关制定行政法律和地方性法规(含经济特区法、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立法活动,也包括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并把它作为民主法制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法律援助是国家对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当事人给予减免收取法律服务费用,提供法律服务帮助的制度.陕西省已有90%的市,40%的县(区)建立了法律援助机构,初步形成省、市、县(区)三级法律援助的组织框架,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760余件,为保障社会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护我省的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行政性收费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在管理社会、经济、技术事务和自然资源的过程中 ,依据法律、法规或经国务院及财政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省、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收费。事业性收费 ,是指国家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为社会提供特定服务 ,依据法律、法规或经国务院及财政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省、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收费。近几年来 ,行政、事业性收费问题比较突出。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 ,规范乱收费行为 ,但至今问题仍然存在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此严重不满 ,影响了安定团结和经济建设。《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1.
我省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体制改革(以下简称"两项体制"改革),在省政府的领导和卫生部的直接指导下,坚持从实际出发,把两项体制改革纳入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之中,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加快实施,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仅用一个半月的时间,首先完成了省本级的两项体制改革工作,使全省的两项体制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随后各市、州两项体制改革工作陆续启动,力争在三月底前,市(州)两项体制改革全部结束,上半年大部分县(市)两项体制改革也将基本完成。到目前为止,省本级以及长春、吉林、辽源市卫生监督机构已正式挂牌运行;通化、四平等6个地级市(州)两项体制改革方案已报编制部门待批。下面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把两项体制改革切实摆到重要位置推进两项体制改革,既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卫生工作法制化进程的需要,也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适应防病  相似文献   

12.
踏着春风,迎着朝阳,我们昂首阔步走进1998。 1998年,江苏将实施依法治省战略,七千万江苏人民在省委领导下将同心构筑恢弘的法制长城。 什么叫依法治省?依法治省就是在邓小平理论旗帜指引下,认真落实依法治国方针,在一个省(市、区)的行政区域内,通过保障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的贯彻实施,把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纳入法制的轨道,从而使  相似文献   

13.
2006年3月底,司法部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工作办公室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司法鉴定规章制度立法研讨会。17个省(区、市)司法厅(局)司法鉴定管理部门负责人,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高等院校  相似文献   

14.
经济体制改革与制定民法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的阶段。《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全面改革制定了纲领,勾画出了蓝图,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法律和法学是上层建筑,要为经济基础服务。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对法律的制定和法学的研究提出了紧迫而重大的任务。民法是我国重要的法律部门之一,也是我国法学的一个独立学科。它与经济体制的关系非常密切。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民法在更加广泛的经济生活领域内发挥作用;而民法制度的逐步完备,又将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因此,经济体制改革与民法科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商品生产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迅速发展,各种股份企业在我国城乡纷纷出现,股份公司的产生与发展,昭示了中国未来的企业模式。为了充分发挥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国应尽快建立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股份公司法律制度。 (一)股份公司法律制度与增强企业活力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增强企业活力不仅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也是  相似文献   

16.
以立法形式解决地区级人大、行署的职权问题,应适时修改或增设宪法的个别条款。从实际情况看,这样做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从具体法律规定看,现行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对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设区的市)、县(自治县、县级市)、乡(民族乡、乡级镇)这五级的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予以明确规定,而对作为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和省级人民政府的派出办事机构——  相似文献   

17.
本栏目这期刊载两篇文章。一篇系中国体制改革法律问题研究组李肃等。“二汽”集团深化改革、搞活企业中有关法律问题的探索;另一篇系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金云妮(EUNICE K·KIM)博士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在武汉脱稿的专论。两篇论文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论及了企业实行股份制的问题。鉴于我国学界对于企业实行股份制尚有许多不同的认识,特将两文并发,供有关方面和国内外学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经理,下同)的法律地位问题,即厂长在法律上是代表国家呢?还是代表企业?或者是双重身份兼而有之?这个问题,过去很少有人提出过,也很少有人深入探讨过。因此,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看,都还是个暂时难以确定的问题。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这个问题的解决又是无法回避的。笔者不揣冒昧,拟从法学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出发,谈谈个人的一些初步认识。笔者认为,厂长的法律地位,应取决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法律地位。只有对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法律地位有了法律上的规定性,厂长的法律地位才易于确定。  相似文献   

19.
根据《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的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其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的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然而,无论是根据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状况,还是从近些年来的立法实践上讲,作为较大的市所拥有的立法权都是受到广泛质疑。本文将在较大的市地方立法权的授权、内容、程序、以及立法监督等方面对较大的市立法权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国营企业厂长(经理,下同)的法律地位,是企业法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正确地解决它,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试就增强企业活力和国营企业厂长法律地位的关系,厂长法律地位的前提与厂长法律地位的层次,以及完善厂长法律地位的途径等,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