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周总理是我党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他又是一位老一辈的新闻工作者和政论家。人民日报的国际宣传,从建国之初到70年代中期20多年间,长期得到周总理的关怀和指导,这是人民日报的幸运。周总理对人民日报国际宣传的指导,他的言传和身教,给党的新闻事业留下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终生难忘,受用不尽的。一、呕心沥血  人民日报,作为我党执政后的中央机关报,它的国际宣传具有两方面的职能。一方面,向国内读者报道国际上新近发生的事件和事实,分析国际局势的发展和演变,解释党和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方针和政策…  相似文献   

2.
特殊的使命——忆1964年周总理访问缅甸程瑞声1964年7月11日,周总理在仰光国宾馆和缅甸革命委员会主席奈温将军进行了长达5个半小时的单独会谈,我有幸作为周总理的翻译,参加了这次重要会谈。在周总理生前对缅甸进行的9次访问中,这次访问是一次不同寻常的...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总理是全国人民最怀念的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毛主席和周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在外交战线上,周总理是决策人、指挥者和实践家。他不仅是新中国最杰出的外交家,而且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外交家。周总理亲身经历并积极参与了战后30多年复杂的国际风云,是当代国际舞台上最有影响的政治家之一、国际公认的著名国际活动家。周总理的一生以他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卓越的领导艺术和渊博的  相似文献   

4.
我院师生纪念周总理百年诞辰今年3月5日是周总理百年诞辰纪念日。举国上下,大江南北,各族人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缅怀周总理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建树的卓著功勋;赞颂他凝铸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无产阶级优秀品格的崇高精神和人格。...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奠基人周恩来总理一贯重视外事翻译工作及翻译干部的培养 ,强调它是整个外交工作和外交队伍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于 1 95 9年至 1 96 8年在外交部参与过翻译培养、管理工作 ,对此感受很深。现将我所了解的周总理对外事翻译工作的指导和关怀综合整理如下 ,以表对周总理的怀念之情。  建国前就注意培养、储备外语人才  早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 ,总理就非常重视培养、储备外语人才。 40年代 ,中央军委在延安开办外国语学校。总理亲自为该校的英语系配备干部 ,聘请教师。 1 944年 ,他两次到校给全体师生讲话 …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精神永存钱其琛为《老外交官回忆周恩来》一书作的序言1998年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外交战线上的全体同志一直对周总理抱有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约请部分曾在周总理直接领导下工作、亲身接受过周总理亲切教诲和热情关怀的外交...  相似文献   

7.
第四讲仪表和举止英国作家韩素音曾经称赞周总理是一位十分富有魅力的领导人。基辛格也称周恩来是“难能可贵地既具有敏锐的机智又具有个人的魅力”。周总理之所以具有这种吸引千百万人的“魅力”,当然首先是由于他高尚的  相似文献   

8.
每当我走进古老幽静的中南海、雄伟壮丽的人民大会堂、清秀优美的钓鱼台、繁华漂亮的北京饭店,就会回想起敬爱的周总理会见和宴请外宾时那种庄重、坦率、热情、谦虚的风度。仿佛又听到周总理在宴会上发表讲话时的宏亮声音,同客人们亲切交谈时  相似文献   

9.
外交学院和中国国际关系史研究会于1989年1月10日举行“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学术讨论会,应邀与会的部分老大使、长期在周总理身边工作的老同志以及首都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学者同外交学院的同行们一起,深情缅怀周总理为新中国外交创建的丰功伟绩,共同探讨周总理的外交思想、实践经验和外交风格。讨论会由中国国际关系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外交学院教授鲁毅主持. 外交学院院长章曙同志在会上发言,强调研究“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的科学价值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章曙院长说,周恩来总理是亿万人民所爱戴和敬仰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终身、鞠躬尽瘁。周总理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新中国诞生后,周总理长期主持外交工作,昼夜操劳、呕心沥血,为新中国外交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运用马列主义原理,结合每一时期国际关系的实际和中国的外交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战略和策略思想、政策和原则;树立了完全不同于旧中国外交的新的外交风格;在外交实践中,周总理高度的原则性和灵活的策略性以及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求实作风,都应当是我们学习、研究和总结的内容。周恩来总理的科学的外交思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国际关系和外交理论,丰富了毛泽东思想,是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尽管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许多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但周总理的外交思想和实践经验对当前的外交工作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每一个从事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和外事工作的同志都应该不断地深入学习,加以系统总结并在新形势下运用和发展,为进一步开创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创造更有利于我国四化建设的国际环境而努力. 章曙院长指出,周恩来总理生前十分重视外交理论的研究和外事干部的培养,外交学院就是在周总理兼任外交部长时亲自关怀创建的。外交学院更应该把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作为我们教学、科研的重要内容,尽力培养更多合格的外事干部。周总理在世时曾提出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学,目前我院正组织力量积极筹建外交学这门新课程,国家教委已将这门课程列为重点学科。我们还准备筹建新中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当代国际政治和地区研究等几门新课程,以适应当前形势和工作的需要。新学科的建设是一项很繁重的工程,需要我院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我希望并相信这次学术讨论会将对我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起推动作用。讨论会在热烈、活跃的气氛中进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陈辛仁、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刘春、老大使谢黎、马列、世界经济学会会长浦山、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周纪荣、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张志、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冯特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李石生、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杨铮。出席讨论会的还有:外交学院副院长黄国良、教授石磊、谢益显、黄金祺、王德仁,以及副教授、教师和光明日报记者等,他们是王芝、魏世华、郑谦、周尊南、徐炳和、傅耀祖、傅(女赞)其、刘金安、王武云、杨闯、龚惠平。现将在会上的部份发言(包括书面发言)整理摘要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学习周总理的谈判艺术和外交风格——忆中法建交谈判李清泉1964年中法建交,法国是我国同西方大国建立完全外交关系的第一个国家。当时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对国际事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法建交谈判是在周总理亲自参加和直接领导下进行的。我当时担任中...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九七三年九月,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等外宾一行到杭州访问.十六日中午,他请随行人员上“楼外楼”就餐.店里的职工听说周总理前来都非常高兴.除准备了西湖名菜外,还端上了周总理喜欢吃的绍兴家常菜.饭店结帐时,省里陪同的同志说,总理的饭菜钱按规定可由地方报销.总理坚持要自己付钱.店里的同志知道周总理一贯的作风,就答应收十元钱.  相似文献   

12.
周总理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外交家。人们对他的高尚品德、外交思想、优良作风、外交风格以及外交艺术等,均做了和正在做深入地探讨,给予高度的评价。笔者通过学习《周恩来外交文选》,深感周总理历史知识丰富、重视总结历史并灵活运用于外交工作,而且认为这是他能够取得巨大外交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试举几例写成此文,作为一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3.
学习周总理有关做好外事工作的指示丛文滋周总理生前多次强调外事无小事,对任何工作他都要求有布置、有督促、有检查,善始善终;办理案件、解决问题都要及时、准确,讲究效率,保证质量;起草外交公报、声明、照会等各种外交文件时,内容上要有政策、有策略、有原则性和...  相似文献   

14.
1976年的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从此,便有了“一月的哀思”。可以说,敬爱的周总理是真正活在人民心中的人,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特别是那比天空还广阔的无私胸怀和高尚的人格,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周总理不以身居要职而自居。他始终把自己看作是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员,他的心与人民群众的心贴得紧紧的,他对干部的关心和爱护是发自内心的。即  相似文献   

15.
“饮水不忘掘井人”这句谚语,周总理生前常用以教育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不要忘记那些为中日友好作出巨大贡献者的功绩。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后,1983年中日经济协会常任顾问、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冈崎嘉平太老先生,带领日本友好旅行团到我国江苏省淮安县瞻仰总理故居,在总理用过的水井里亲自打了一桶清爽甘甜的水,一  相似文献   

16.
反对侵略捍卫主权——周总理在台湾问题上与美国的斗争余科杰一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美国对台湾的武装侵占。早在1947年9月28日,周恩来在关于时局问题的报告中,针对美国援蒋内战的侵略政策,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人来中国,干预中国内战,“是想进一步地控制蒋介石的...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总设计师和实践者,《周恩来外交文选》集中了周恩来外交思想的精华,也是指导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宝库。周总理的外交思想包含各个重要的方  相似文献   

18.
周总理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创者、奠基人。他同毛主席及其他老一辈领导人一道,从外交思想理论、政策方针到风格和实践,为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新型外交作出了自己独特的历史性贡献。对周恩来外交思想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和外事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本文仅就与此有关的几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使这一研究工作更加深化。  相似文献   

19.
农民问题──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基本问题王修智在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认识和处理农民问题,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有人或许认为,革命战争年代早已过去,农民问题不那么重要了;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农民问题不那么紧迫了;计划经济正在转向市场经济,农...  相似文献   

20.
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是在周恩来同志的积极倡议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事业。1959年,周恩来同志向政协60岁以上老人倡议,“把亲身经历记录下来传之后代”,“用历史知识教育启发后代”。40年来,全国地市以上出版文史资料4千种左右,近20亿字,比较全面深刻地反映了近百年来中国五彩缤纷的社会历史风云,体现了人民政协工作的一大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周总理开创的这一伟大的事业继承和发扬光大,笔者重温了周总理的教诲,并有一些粗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