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甬政发[2014]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2013年,全市各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扎实有效开展村庄水环境治理,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农村生活品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鼓励先进,推广典型,加强建后管护,巩固建设成效,进一步推动全市农村水环境治理,市政府决定授予余姚市大将桥村等22个村为"宁波市水环  相似文献   

2.
加强农村河道综合整治既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善农村水环境,建设"民富、村美、风气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前不久,南通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组织农业界部分政协委员,对全市农村河道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据了解,南通市境内河道起到了蓄水水库、排水通道、提水水源、调水渠道、控水枢纽的作用,有效地保障和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ZJBC01—2019—0002甬政办发[2019]10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的意见》(浙政办发[2018]80号)要求,为统筹推进全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实施"山水林田湖草路村"系统治理,助推乡村振兴,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2012年,滨州市人大常委会把生态文明村建设摆到重要位置,通过听取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大监督力度,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市政府积极采纳人大意见,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以村庄绿化、净化、硬化、美化、亮化"五化"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暨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五大机制保障推进生态文明村创建为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5.
南太湖作眼眸,苕溪显风韵,仁皇山展胸襟,莫干山秀气魄,水逶迤而清深,山连属而秀拔,这是湖州的山水之美.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湖州自2014年以来,坚持以"五水共治"和"河长制"纵深带动全市环境综合整治,全域水环境面貌发生显著改善,连续7年夺得"大禹鼎",为打造美丽中国标杆市不断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6.
甬政办发〔2009〕5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自2006年我市开展墓葬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墓葬整治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市共拆迁"三沿五区"坟墓近30.56万穴,建成生态墓地806  相似文献   

7.
<正>芦江河为北仑区三大主要水系之一,贯穿北仑区柴桥街道全境,河道总长65.3公里,河网水面率达到15%,水域面积接近2000亩,河流流经村庄28个,柴桥街道80%以上的人口都在河道覆盖范围之内。北仑区按照"内河水质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的具体要求,自2011年初起,开始着手芦江河水综合治理,将芦江河上游定位为水原生态保护,芦江河下游确定为水生态治理。通过抓源头防污,加强工业污染源头控制,保障水生态健康,深化农业面源防治,构建水质保护屏障,强化原生态"护水";抓综合整治,重视常态管理,改善水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甬政办发[2014]94号)各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全市城乡一体化进程,切实改变当前村庄布局分散、人口集聚度不高、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现就加快推进我市村镇规划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凝聚共识,切实加强村镇规划工作做好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中亟需重视的一项基础性工  相似文献   

9.
甬政发[2008]9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宁波市城区内河建设管理工作,加大城区内河整治力度,改善城市水环境,恢复内河生态,增强防洪排涝能力,现就我市城区内河建设管理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衢州市坚持把农村居民住房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结合村庄整治、下山脱贫、中心村建设、历史文化村落建设等工程,着力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和突破。为进一步推进以"生态人居、和美家园"为主题的美丽乡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近我们先后到全市各县(市、区)的有关乡镇、行政村对农民建房情况进行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1.
<正>甬政发[2019] 10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2018年,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六争攻坚、三年攀高"和"五水共治"部署要求,攻坚克难、快马加鞭、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全力推进全市防洪排涝"2020"行动计划,基本完成水利重大项目节点目标,取得了水利总投资再次突破百亿元大关的喜人成绩,在水利建设、防汛抗旱减灾、水生态文明建  相似文献   

12.
<正>甬政办发[2017]120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2016年,全市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开展立功竞赛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建设热情和创新活力,扎实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  相似文献   

13.
高淳县紧紧围绕建设"城乡环境最优美、富民强县最协调、社会关系最和谐"的幸福城市目标,坚持不懈地实施"强基工程"、推进生态县镇村创建和开展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初步建设成长江之滨最美丽乡村。近年来,高淳县政协每年都组织委员进行视察调研、跟踪督查,提出针对性、务实性建议,为提升全县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一、突出自然生态特质,彰显村庄景观效应保护和建设好自然生态,是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塑造农村生态特质的精髓。要突出自然生态意识,科学规划,合理搭配,力求做出顺乎自然、协调美观的村庄景观景致,彰显村庄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14.
<正>甬政办发〔2014〕18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有关单位:《2014年"和丰奖"工业设计大赛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大赛取得圆满成功。2014年9月18日2014年"和丰奖"工业设计大赛方案为确保2014年"和丰奖"工业设计大赛成功举办,进一步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促进设计与制造互动和对接,推动产业设计化、设计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扩大"宁波设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助推工业强市建设,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宁波制造业基础,充分发挥全市广大工业企业、设计机构、高等院校和专业设计人才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进一  相似文献   

15.
<正>甬政办发[2018]143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宁波市打赢治水提升战三年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18年12月17日宁波市打赢治水提升战三年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和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按照《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碧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进一步改善我市水环境质量,特制  相似文献   

16.
<正>甬政发(2014)3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将我市建设成为"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金融生态示范区",提高社会诚信度,提高金融贡献度,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现就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建设金融生态示范区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甬政发[2014]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2]24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电商换市加快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3]117号)和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决定》(甬党发[2013]4号)精神,深入推进"电商换市"战略,推动全市电子商务加快发  相似文献   

18.
<正>总的来看,在"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推进大会和全市河道整治管理动员大会召开以后,市政公用局、城管局和河道整治指挥部明确任务、分解目标、扎实工作,城区河道整治取得积极进展。目前,我市又提出创建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市的宏伟目标,这是省委、省政府在充分考虑我市水系水网、水资源结构、水生态文化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部署,而河道综合整治作为水生态建设的重要一环,也对此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河道整治讲几点意见。(一)加快推进水系工程建设。一是科学实施截污治污。重点解决城市污水处理负荷过重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设想。宜兴要巩固提升生态文明,全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区,既需要山水自然资源的禀赋基础,也离不开广大城乡尤其是农村村庄环境面貌的重要支撑。日前,宜兴市政协围绕"加强农村村庄环境整治,倾力建  相似文献   

20.
厉志海 《政策瞭望》2007,(11):26-28
近几年,我们从衢州实际出发,围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这一核心,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为突破口,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抓手,按照"因村制宜、创新机制、体现特色、务求实效"的原则,着力发展特色生态经济,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培育乡村特色文化,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衢州特色的村庄整治、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