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冯瑄 《今日浙江》2013,(8):22-23
一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3月,宁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6.2亿元,比上年增长21.9%。令人注目的是,其中,工业投资218亿元,增长43.3%,民间投资368.9亿元,增长37.7%。这是宁波实体经济发展强劲的有力信号。今年初,宁波启动了"有效投资提升年",集全市之力,将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重大基础设施和城乡功能设施等领域,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有效投资的主攻方向,推动投资转型提升。  相似文献   

2.
正"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宁波帮回归是整治宁波环境、推动宁波凤凰涅槃、撑起宁波美好明天的根本之道,是推进转型发展的最有效抓手。全市广大干部都应按照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的部署要求,掌握"拆、治、归"的真功夫,练就"拆、治、归"的硬本领,持之以恒地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打开发展空间、转换发展动力。"拆",要一鼓作气、加大力度,向纵深推进,向死角盲区推进。要坚定不移抓拆改,坚定不移抓治危,加快形成"除隐患、保安全、促转型"的破竹之势。要向违法建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宁波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和  相似文献   

4.
<正>8月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工业强市建设推进大会。会议强调要把信心和劲头鼓得更足,持之以恒推进工业创新转型发展,接力以进打造更高水平的工业强市。会议指出,工业经济是宁波城市竞争实力的重要砝码,这个优势决不能放弃。建设工业强市,是现阶段宁波发展之所需,是新一轮城市竞争之所需,更是"两美"宁波建设之所需,要进一步强化"工业稳则全局稳"、"工业兴则三产兴"、"工业优则环境优"的共识,努力建设特色产业优势明显、新兴产业领先发展的工业强市,投入产出比高、经  相似文献   

5.
<正>剿灭劣V类水是全面推进"五水共治"的重点工作,也是贯彻落实"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事关长远发展,事关民生福祉。我市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巩固"五水共治"积极成果,坚决打赢这场劣V类水"剿灭战",为我市推进"名城名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以实际行动打造美丽浙江的宁波样板。剿灭劣V类水工作刻不容缓,必须全力全域全速推进。一要以勇立潮头的担当,切  相似文献   

6.
<正>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84年10月,总面积29.6平方公里,是中国建区最早、面积最大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三十年来,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努力推动区域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把实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幸福"作为发展的重大使命,谋划产业转型、打造森林北仑、推进全域城市化、实施内河综合治理、创建国家生态区,向世人展现出一幅"后工业时代"的多彩画卷。经过三十年发展,目前,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已逐步形成了以石化、能源、钢铁、纸业、汽车、修造船、塑机等行业为主的临港产业集  相似文献   

7.
奉化紧靠宁波市区,交通便利,区位优越。依托宁波、借势借力,是奉化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是推进奉化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有效路径,也是加快建设宁波南郊现代化生态城市和海内外著名旅游城市的有效载体。我们必须把"依托宁波,借势借力"作为推进奉化区域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来抓。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期间,是宁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全面推进六个加快战略部署,加大项目储备和落地,加快项目推进,市发改委牵头编制了《宁波市十二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并经市政府批准实施。未来5年,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网络、统筹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社会民生保障等五大领域,宁波将加快推进重大项目675个,项目总投资16541亿元,十二五计划完成投资7573亿元。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7,(9)
<正>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工作总的奋斗目标。这一基于历史和现实、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强富美高"要求的崭新发展定位,对于把脉省情之要、描绘未来之景、厘清重大之事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高水平"找准了江苏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近年来,江苏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但也较早遇到了转型过程中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不尽理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构想和战略决策。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外可以加强海上通道的互联互通,扩大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对内可以辐射中部地区,促进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融合互动发展。当前,我市正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宁波作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区,无论是历史渊源、文化积淀,还是区位条件、发展基础,完全可以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先行区。作为宁波来讲,我们要肩负起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的新使命,要勇于担  相似文献   

11.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各级政府必须回应和解答好的重大民生课题与可持续发展课题。近年来,宁波把加强生态建设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将节能减排作为结构调整和创新转型的重要突破口,生态市建设的基础进一步夯实。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  相似文献   

12.
《前进》2014,(2):F0002-F0002,I0001
<正>近年来,晋城市把综改试验区建设作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统领,以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积极做好省委、省政府安排的"规定动作",全面开展了综改试验区建设的"顶层设计",先后编制完成《晋城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晋城市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3-2015年)》和《晋城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3年行动计划》,对重大改革、重大事项、重大项目、重大课题作出了具体  相似文献   

13.
<正>8月22日,全省召开发展信息经济暨"两化"深度融合推进工作视频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子跃在宁波分会场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部署。会议强调,要把加快发展信息经济、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加速宁波创新转型发展、做大做强城市经济的关键之举,在适应新常态中激活新经济,在推进新发展中构筑新优势,努力打造宁波经济"升级版"。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髓所在,也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宁波要在更高的起点上,谋求又快又好地发展,必须提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抓好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极推进港桥海联动,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开放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文化大市建设,建设教育强市;全面建设"法治宁波"、"平安宁波",构建和谐社会七项重点工作,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全国全省的前列。  相似文献   

15.
宁波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是宁波国际服装节的核心内容也是每年度我市最重大的经贸活动之一。第十六届宁波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于2012年10月25日-28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展会由中国服装协会和宁波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宁波市经信委承办,以推进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共设2000个展位,总展览面积达4.5万平方米,共吸引387家服装企业、335个品牌参展。现场举办的中国新锐设计师走进宁波  相似文献   

16.
《前进》2015,(4)
<正>加快推进综改试验区建设是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也是当前适应新常态,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自2013年4月下发《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3-2015)》以来,我省每年都会根据方案制定出台当年的"行动计划",使综改试验区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2015年面对全省亟待落实的"六大发展"战略部署,我省综改区建设将以2015年《行动计划》为指导,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改革、重大事项、重大项目、重大课  相似文献   

17.
<正>2004年,中科院、浙江省和宁波市共建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旨在探寻出一条科技成果产业化新路子,更好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今天,中科院材料所扎根宁波十周年,十年来,材料所以"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为目标,坚持"成果要落地、能落地、能结果"原则,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发展需求,通过全球高端人才本土创新、全球高端技术本土集成,开辟出一条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新通道,把宁波材料所打造成为新技术的摇篮、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和新工业的发  相似文献   

18.
正乡村风貌是美丽乡村之"形",是乡村振兴最明显直观的表现,也是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抓手。在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塑造美丽乡村之"形",广西要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动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步伐,加快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逐渐形成布局合理、城乡互通的基础设施体系。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  相似文献   

19.
《前进》2017,(6)
<正>当前,山西正处于全面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全面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全面走向"大治"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亲力亲为抓改革的指示要求,推动全省各级主要负责同志抓好改革落实工作,5月21日,省委召开全省改革推进会议,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惠宁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把这次会议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亲力亲为抓改革、抓落实新的出发点,加快重大改革和惠民改革落地落实,推进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相似文献   

20.
<正>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保证,也是应对执政考验和化解执政风险的必由之路。只有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速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党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