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勇 《南风窗》2013,(26):88-90
2013年,"土豪"的大众话语狂欢,是一种高级版本的"弱者的武器"。在一场命名游戏中,中国社会确实"被土豪化"了。准确地说,中国社会的文化心态="屌丝化"+"土豪化"。一个在社会中低层,以及底层挣扎谋生的人,无论他是写字楼白领、服务业职员、小生意人,还是农民工,在粗鄙的权贵、富人阶层面前,今天还能有什么心理优势吗?利益分配的食物链,也就是心理的食物链—当拥有强大的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的人在利益上吃定大众时,在心理上当然也吃定了。但回答是:有。战场转移到了文化  相似文献   

2.
谭保罗 《南风窗》2014,(15):66-69
<正>长期以来,金融界一个不被关注的事实是,民营资本对保险牌照的热情一度超过银行。其原因在于,保险公司有着更明显的"资本运作平台"价值。在一个严格管制的金融市场之中,热衷从银行借钱的"土豪"可能只是"二流土豪",真正的"一流土豪"从不借钱,他们只会拿牌照、玩牌照。尽管民营保险公司不如民营银行来得"高大上",但前者却比后者提前开闸近10年。这10年,是民营保险公司从狂热到踯躅,再到遇冷的过程。现有金融体系的缺陷和民营资本趋利的  相似文献   

3.
石勇 《南风窗》2012,(10):91-92
官民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一个抽象群体与另一个抽象群体之间,具有一种莫名的心理对峙,成为他们打交道的心理背景。一方对另一方"敌视"、"愤怒",而另一方为了在心理上防御,也必须主动地变得"敌视"、"愤怒"。  相似文献   

4.
石勇 《南风窗》2013,(15):12-12
抬出"自由"来为富人辩护的文人们,似乎从来不知道,富人的自由的行使,很多时候是以别人埋单为代价的。一说到"自由",中国人,尤其是浅薄文人非常容易激动,口头禅是"这是我的自由",如何如何的。比如最近发生的"富人吃人奶"事件,"自由"这块金字招牌立马就被抬出来为富人的行为辩护。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16,(7)
正公平交易是商业的重要原则,但这只是在操作层面上,而在权利意义上,商业天然带有歧视性——它更喜欢富人,金融尤甚。所以,"普惠金融"这一词汇,从字面上就带着相当程度的理想主义色彩。而在今天的中国,"普惠金融"却成了热词。李克强总理在3月5日对全国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明确表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上一次的同样表述是在去年的同一天,同一场合。这表明发展普惠金融已经是国家意志的一部分,"大力发展"充分表明了  相似文献   

6.
石破 《南风窗》2014,(9):9-9
<正>在战争年代,革命者可以"视死如归"。"归"到哪里呢?"归"到他所属的"群体",以及该"群体"为之奋斗的事业。小时候,我们最不想看到老师的评语就是"这孩子不太合群"。在计划经济时期,"群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谁都不愿背上"脱离群众"的坏名声,每个人都有非常强烈的"群体归属感"。当然,客观来说,它是以一定程度的压抑和丧失个人尊严与自由为代价的。现在,在陌生人社会,我们成了一个一个的个体。邻里没有了,亲戚也少了,过去一个村或一个社区的人你全都认识,现在你只是跟临时"有用"(对你的谋利、晋升以及满足感情需求来说)的人快速地  相似文献   

7.
麦田基金会诞生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言 《南风窗》2010,(23):38-40
2010年10月1日,"麦田计划"正式在广东省民政厅注册成立"麦田教育基金会",获得了合法身份。有人惊呼,"这也许是国内第一个助学草根组织能注册成为基金会!"5年,它走过怎样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于时语 《南风窗》2014,(9):74-75
<正>大量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表明,美国寒门子弟"高考"失意的重要原因,越来越超出了教育体制本身,而无法单纯通过改革教育和"高考"来弥补。美国高校理事会前不久宣布:将对有80多年历史的"SAT高考"进行新一轮改革。改革目标是"减负",英语是dumb-down(降低难度)。除了把作文由"必考"变为"选考",语文的词汇部分也大幅删节简化,以便照顾缺乏家庭阅读环境的寒门子弟。长期以来,对SAT考试一贯的批评,便是它向富人子弟倾斜。同样的考分之  相似文献   

9.
社会     
《南风窗》2014,(11)
<正>万象∣Town News该向三亚"全民红包"学什么三亚政府发红包了!三亚本地户籍人口,或连续半年参加医保的非本地户籍人员,均可享受360元的物价补贴,惠及约62万人,总计发放2.2亿元。该向三亚学习的第一点,是"跟民众谈感情"。面对旅游城市的高物价,三亚政府之举虽杯水车薪,却还是颇有技巧地表达了"与民分利"的诚意,这跟老板喜欢向员工直接发钱,而不是打到银行卡上是一个道理。"归属感"是三亚在自我解释时用到的一个词。它考虑的不是"富人不该拿补贴",而是"大家都是三亚人";  相似文献   

10.
轰轰烈烈的国际旅游岛建设已经拉开帷幕,海南如何开创一个"民有民享民富"的全新时代,避免成为"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乔布斯的老师是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礼伟 《南风窗》2011,(22):59-60
布兰德是科技乌托邦的坚定信仰者,他说,"我们如同众神,我们不妨越来越擅长做到这一点",认为拥有科技利器的人们可以像神一样无所不能。顾城则说"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这是更高的东方精神境界,非美国人布兰德可比。BBC在播送悼念发明家史蒂夫·乔布斯的新闻专题时,  相似文献   

12.
<正>曼德拉2013年12月5日,"南非国父"曼德拉与世长辞。12月10日,全世界近百名政要云集曼德拉的葬礼致以哀悼和缅怀,西方发达国家在其身上找寻着"民主的价值",而发展中国家则在其身上找寻着"反对殖民压迫争取自由的价值",这一刻,曼德拉包容性的"和解"精神超越了一切,征服了世界。曼德拉的一生可谓"光辉岁月":不惑之年创建非国大军事组织——"民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4,(12)
<正>医患冲突,是社会人群的冲突,我相信有医生这个职业后,就有医患冲突。三国时,曹操杀华佗,就是典型的医患冲突。今天,医疗改革,"曹操"遍地,"华佗"越来越不好当。"医方的傲慢与患方的过激,这是中国每年发生的数以万计医患纠纷中,最终走向对抗的起点。"我认为,这个起点,是从医疗市场化改革开始的。十  相似文献   

14.
谢奕秋 《南风窗》2010,(2):12-12
<正>2010年是中国恢复"二战"期间失去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地位的一年,在9%高增长预期下,"风景这边独好"思维泛滥:1月4日落成的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被说成是"往昔繁荣的纪念碑",印度边民据说"遗憾自己生在印度而不是中国",德国报纸称"欧洲在国际舞台将无足轻重",日本网民自嘲"今后要到中国打工"……仿佛中国真的成了"世界新主人"。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4,(24):10-10
<正>现在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人民群众纷纷表示,太好了太好了,早就盼着这一天了。治国要依的是什么"法"?回答是:"良法",是真正具有合法性的法律。似乎如此,被认为是"恶法"的"嫖宿幼女罪",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就表示"完全赞成废除"了,并"希望能够共同推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尽快立项废除该罪名"。现在过了一年多,不知情况怎样了?什么叫真正具有合法性的法律呢?这有点像伪问题:还有法律是不真正具有合法性的吗?是的,确实有。很久很久以前,法学界有一个争论。一帮"大V"开得有一个公众号,叫作"自然法学"派,他们说,"恶法非法"。什么意  相似文献   

16.
石破 《南风窗》2014,(10):8-8
<正>每个国家的公民,不分职业、教育程度、年龄与种族,他们的行为本来均应受到法律的统一保护,亦应受到法律的统一限制,但中国的现实,常常是他们都受制于"关系"——大家都要"搞关系"。在中国传统的"熟人社会","搞关系"势在必需。但随全球化和城市化而来的现代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人们本应不靠"关系"而靠"规则"来打交道。然而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搞关系"之风愈演愈烈,跟之前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从经济学意义上讲,"搞关系"可以看作是一种重要活动或"产业",并且它的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16,(14)
正1927年在江西荆竹山首提"三大纪律"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向井冈山进发之前,由于有的战士纪律性不强,偷吃了老乡的红薯。偷吃红薯事小,损害群众利益事大。毛泽东在江西茨坪荆竹山"雷打石"前向部队讲话,郑重宣布了三大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要归公,这也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纪律"的雏形。1928年"六项注意"在遂川应运而生1928年1月,工农革命军占领遂川县城后,以"宣传队"开展宣传活动,还派人下  相似文献   

18.
董阳 《法制博览》2015,(1):159+158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数量逐年增加,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参与的规模不断升级,表现形式越来越激烈,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武警·部队在处置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处置行动中必须本着"高举三面旗帜"的原则,综合运用"情理攻心、政策攻心、武力攻心、惩治攻心"等谋略手段对闹事群体进行"攻心",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圆满完成处置任务。  相似文献   

19.
策划人语90年前的"五四"运动,以学生与民众的联合和最终胜利而告结束,其结果之一是"青年"这一群体被广泛承认,并确立了其在社会结构中的特殊地位。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青年"在社会、政治运动中的先锋角色被社会所公认,且被各种力量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及利用无论是"五四"青年,还是之后的革命青年、知识青年,或是1980年代的"现代青年",其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都无法小觑。  相似文献   

20.
石破 《南风窗》2013,(10):9-9
4月7日,河南陕县6名干部在外出考察途中因车祸伤亡。消息曝光后,网上一片欢呼,很少同情的帖子。尽管当地政府解释这批官员外出是公干而非公费旅游,但网民仍半信半疑。在"全民焦虑"的今天,"污名化"官员(以及名人、富人)成了普通民众缓释精神压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在作为弱者一方的民众看来,官员乃强势群体,不需要对他们理解、同情和关怀。某些遭遇"污名化"的官员,会立即被网民套上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